如今什么節日都成為促銷良機,“3?8”無論叫女生節、女神節、女王節都是為了掏你腰包。
消費讓你亢奮,看書卻能靜心。
在這頌揚女性的節日,我看了一本抑郁少女的繪本《今日大吉,諸事不宜》。一句話形容:文字很少,圖片潦草,卻有著真誠動人的力量。
作者露比?艾略特(Ruby Elliot)生活在倫敦,十六歲患上重度抑郁癥,深受折磨。她把糟心的日常、紛亂的心緒畫了出來,放在網上,在社交網站迅速走紅,也被BBC、Mind、《赫芬頓郵報》等轉載。
“生活太復雜,不如畫畫它。”她通過畫畫拯救了自己,感動了萬千讀者。
在前言中,露比說“我是多種災難的集合體。”
我出這本書,主要是想描繪我腦子里面想的各種東西,以及在我腦子外面發生的各種事情,還有這些玩意兒是怎么稀奇古怪的攪合在一起,從而令人困惑的。這些畫是關于我自己的,但我希望其中一些畫也能讓你們產生共鳴。如果不能,那也沒關系,至少你能拿這本書當個正方形豪華杯墊之類的。皆大歡喜。
進食障礙
露比在十四歲患上進食障礙,先是神經性厭食,過了一段時間又食欲亢進,得了暴食癥,一直在這幾種病之間搖擺,體重急劇減輕或卡路里過量。
這些癥狀只是一種非常真實又復雜的精神疾病,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體現出來而已。
重度抑郁
露比被進食障礙折磨了好幾年,十六歲患上重度抑郁癥。抑郁癥直接讓她的大腦宕機了,她整日整夜蜷縮在沙發上。
它就像一個又瘋又傻的人一邊獰笑一邊開著蒸汽壓路機破門而入,把我的整個人生碾平,只留下一片凄慘的虛無。我并不是不在乎自己的生活,而是沒有能力在乎它了。
為什么會重度抑郁,露比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自己無法接受不確定性,太追求完美。
我之所以過得如此艱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無法忍受生活中充斥著“灰色地帶”。過去,我的大腦是這么告訴我的:如果生活不是絕對完美,如果我不是絕對完美,那么一切就注定了是場徹底的災難,我也是徹底的災難。如果我發覺任何東西可能威脅到“完美”的狀態,腦子就罷工了,立即認定一切都糟糕透頂。
很長一段時間,露比恨自己的外表。
自我價值感與外表分離開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她得出一些結論幫助自己:
第一:別人壓根不在乎她長什么樣,他們有自己的事情要操心。
可我確實知道一點:除非我脫光衣服,在公交車上跑來跑去,否則人們停留在我身上的注意力不會超過幾秒,所以,他們當然不會為我的大腿有多粗、臉型怎么樣而感到惡心,那太說不通了。每當被害妄想癥發作時,我都這么提醒自己。
第二,看得越少,就看得越多。
過分執著于外表,花更多的時間和腦力確保自己看起來“還行”,有時甚至用上十分不健康的手段,這些都令我的世界變得狹小,而且非常可悲。
露比有嚴重的拖延癥,她認為和焦慮有關。
我會忘記自己是有能力做事的,只不過大腦太愛東想西想。我會轉而認為自己是個極度糟糕、一事無成的白癡。這種狀態相當可怕,令我孤立無援。和應對類似的病癥一樣,我需要經歷一個過程才能意識到自己陷入了這種狀態,從而相信自己的判斷,開始積極地進行自我調控,而這個過程無異于打一場硬仗。
自毀真相
露比知道怎樣做才對自己好,但沒法看管好自己。她自暴自棄,忽略洗澡、吃飯、睡覺,她說出了自毀的真實理由。
自我傷害并不是什么非同尋常的經歷,也不是可恥的缺陷或者人生的失敗。它發生在我身上,是因為我沒法應對情感上強烈的痛苦。它有一種特殊的功能,會把無形的不依不饒的精神痛苦,轉化為一種劇烈的可以量化的肉體痛苦,這樣一來便可以暫時(雖然肉體痛苦總是暫時的)緩解我精神上的痛苦,而且坦白說,考慮到當時我腦子里一塌糊涂的狀況,我不會放過任何能緩解痛苦的手段。即便是自殘。
在我不合邏輯的行為背后,其實存在著合乎邏輯的理由——它們建立在我當時對自己、對自身境遇的感受上,盡管那種感受可能不切合實際,但對經歷著那一切的我來說,卻真實和可怕得難以置信。
露比花了很長時間,接受足夠多的治療,才覺得自己大概配得上比自毀更好的待遇,打破了“因為我的大腦懲罰我,所以我懲罰自己”的死循環。
她分享自己走出自毀困境的方法,其中一條是:“你的世界可能真要完蛋了,但這種狀態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寵物陪伴
重度抑郁的日子里,只有她的狗能成功把她弄出門,畢竟狗狗需要出門溜達。
所以,有小動物陪伴是件很美妙的事,尤其是當你感覺糟透了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們絲毫不為“存在”這種問題困擾,始終對自己找樂子的能力堅定不移(哪怕它們找的樂子是在狐貍的糞便里打滾)。
當我處于低谷,無法關愛自己、善待自己的時候,我把所有關愛和善意都給了它。通過愛這團非常簡單、非常愚蠢,但快活得難以置信的毛球,我才能在毫無意義的生活中找到一丁點意義。
求助是勇敢者行為
露比接受心理治療,接觸過形形色色的心理醫生。她知道心理醫生不能立刻治好她,她只是尋求支持與幫助,好讓她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
世間存在一種誤解常常令我很生氣:看心理醫生只是無力應對自己問題的人用來逃避的方法,新潮但愚昧。沒有什么謬論比這更離譜了。沒有人是自己選擇心理不健康的,也沒有人希望因此被排擠、被羞辱,因而產生負罪感,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幫助。
所以說真的,當你腦中的每一個細胞都在叫囂,讓你孤零零地躺在大腦化成的一團糨糊里面的時候,能克服莫大的困難,從地板上爬起來,出去尋找幫助,的確是勇敢者的行為。
你得在精神上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向外界求助,接著還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相信自己的問題真實存在。并且有正當的理由被第三方嚴肅對待。
我們都是怪土豆
在后記中,露比說:
也許今天是個不錯的日子,你感到得心應手、胸有成竹,生存似乎是件比較容易的事。
也許今天是個糟糕的日子,甚至像世界末日一樣糟糕,咸咸的淚水浸透了枕頭的悲傷時光又來了。
也許你不能確切地指出原因,但你知道問題很多;又或者你壓根兒都搞不清楚今天是好是壞,只是無悲無喜地晃蕩著。
但我們都活著,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我們遭遇了生活,我們都一路顛簸,不同程度地像一顆又哭又笑、感情豐富的怪土豆。
讀這本書,很多地方感同身受(大概我也很抑郁吧)。這不是一本逗你開心的書,但會讓你笑著笑著突然想哭。
分享她書中最后一幅漫畫,也是最讓我動容一幅畫。
(本文配圖為書本插畫,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