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小二述哲文
我們想要成事的第一步,往往首先要對自己的伙伴、對手有一定了解,兵家有句古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人們往往想當然認為,了解對方、了解外界,是首要成事的“動作”,卻總是忽略了最重要的第一步,即“了解自己”。
實際上,在鬼谷子的觀點里面,“看懂”自己,是準確識人判物的第一步,而其中的底層邏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一、鬼谷子:要像“比目魚”一樣,在“識人”前“看懂”自己
關于鬼谷子的“比目魚”識人術,我們先來看看書中的原文,原文是這么寫的: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其伺言也,若聲之與響;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也。
這句話直接翻譯,通俗來說,是鬼谷子在告誡我們,想要了解別人,首先,我們得明確了解自己。如果連自己都無法了解,那么了解他人就是天方夜譚了。在鬼谷子看來,人和人之間的“相互熟悉”,實際上就和“比目魚”一樣,形影相隨之下,從對方的話語里面,可以聽到聽到和自己“回聲”一樣的呼應,看到對方的真相,就像看到光的時候也能看見影子,這種知己知彼的效果,大抵就是“比目魚”識人術。
實際上,我們結合生活實際,仔細分析底層邏輯,不難發現,鬼谷子在告誡我們,想要促成合作、達到知己知彼的效果,就要學會“感同身受”、”設身處地“。
我們每個人的獨特,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們每個人擁有不同的生長環境。因此,在不同的境況下,對待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態度。但是,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真正的了解,不僅僅只是面對同一件事,而是要在同樣的情境下,和“比目魚”一樣“鏡像”去了解對方的處境、感受對方的想法。
于此,當我們化身“比目魚”,去“鏡像”探知對方感受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將自己置換于和對方一樣的情境之下、了解自己的感受。這就是鬼谷子“識人”先“知己”的精華所在,各位可以體會一下其中的邏輯。
二、生活中的鬼谷子智慧:感同身受,是素養,也是智慧
我們將上述鬼谷子的“比目魚”識人術生活化、淺顯化一些,其實這些智慧可以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實際上,無論是朋友關系,同事關系,還是夫妻關系,那些總能很好處理這些關系的人,往往都有一個“技巧”,這個“技巧”淺顯來說是“體貼”,深刻來看,實際上是“感同身受”。
因為可以對對方的遭遇、想法感同身受,所以表達出來的“體貼”就總是會“恰到好處”,真誠而不做作。
畢竟“感同身受”之下,基于自己在相同境況之下對某些東西的好惡,明白不想加之于己,于此不去加之于人,這樣的“感同身受”,是讓人舒心的愉悅,更是聰明人珍惜心中珍貴的“智慧”。
三、寫在最后
《鬼谷子》中的智慧有很多,“比目魚”識人術有些人將其冰冷地看作如何“促成利益合作”的工具,實際上,越是這樣想的人,越是把自己排斥在“感同身受”之外,就越是學不到鬼谷子智慧的精髓。
因此,用柔軟的內心去體悟鬼谷子智慧,我們往往會有不一樣的巨大收獲。
【本文為顏小二述哲文原創且獨家發布,搬運、抄襲等任何侵權行為,發現必究】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部分素材來自網絡,侵刪(兩周內),喜歡請點贊收藏哦。想持續了解更多蘊含哲理的國學知識,想持續從各類文化,如影視、文學作品、歷史中體察更多人性的高尚與悲俗,可關注@顏小二述哲文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