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樊院士,應該如何理性看待癌癥?腫瘤患者從心理上如何積極抗癌?如何提升自己的自愈力,科學合理地做好出院后的康復?”2024年3月24日下午,中國抗癌協會培訓基地揭牌儀式在長沙一縵酒店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為湖南康愛腫瘤患者服務中心(康愛公益)授牌——CACA腫瘤整合康復培訓基地(長沙)并揭牌,同時與腫瘤患者面對面,解答腫瘤康復等相關問題。
中國抗癌協會與慈善組織聯動,公益服務湖南患者
樊代明院士指出,提高腫瘤患者生存率主要有三點:一是“少得點兒”,1/3的腫瘤可通過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進行預防;二是“早查點兒”,1/3的腫瘤早期篩查出來,是可以完全治愈的;三是“晚走點兒”。在腫瘤治療以后的康復階段,科學的康復護理對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至關重要;康復是生命的最高境界,也體現醫療的最高水平。
康愛公益執行理事長唐小敏表示,中國抗癌協會此次選擇授牌——CACA腫瘤整合康復培訓基地給康愛公益,是為了雙方更好地聯動,共同為湖南的腫瘤患者提供公益服務。接下來康愛公益將在中國抗癌協會的領導下,依托CACA指南全力以赴開展好腫瘤整合康復的各項工作,呈現實實在在的康復成果。今年起,康愛公益將啟動【生命馬拉松·授人以漁計劃】,請患者和家屬參與,書寫更多精彩的生命故事;啟動【良醫傳播公益計劃】,請醫生參與;打造抗癌明星/生命故事講述人+良醫的IP矩陣,聯動大眾衛生報、新湖南湘健頻道推出基于【生活方式防癌抗癌的融媒體平臺】。同時,充分發揮公益組織作為超級連接器的優勢,倡導更多人加入到防癌抗癌公益事業中來。
作為一家在湖南省民政廳登記成立的省級慈善組織,康愛公益關注腫瘤患者的生存問題、診療問題、康復問題,牽頭組建了湖南防癌抗癌公益活動聯盟,共同傳播和推廣整合康復理念。機構發起的生命馬拉松公益計劃,自項目實施以來,已惠及2萬余名腫瘤患者及家屬。
院士患者面對面,探討人體自然力
樊代明院士指出,人類的疾病,1/3不治也好,1/3治也不好,1/3治完才好。在人類發展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是沒有醫學和藥師的,人類如何與疾病做斗爭呢?全靠自己的自然力,帶病生存是常態。多數疾病就像走鋼絲,身體快摔下去了,機體努把力,醫生幫點忙,讓身體不摔下去,挺過那段時間,實現新的平衡就行。醫生的主要作用就是扶正,呵護人體自然力,不要把治療疾病的全部責任都交給醫生,實現“人體自然力-疾病-醫療干預”的動態平衡,是未來醫學的主旋律。
活動現場,康愛公益抗癌明星、生命強者志愿者曾女士、田女士與樊代明院士面對面交流,圍繞積極抗癌心理和人體自然力,共同探討腫瘤患者如何正確面對癌癥,如何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提升人體自然力,從而實現更好的康復。
樊院士表示,腫瘤并不可怕,人人都有癌細胞,只有癌細胞長到一定的數量,形成一定的腫塊,影響器官功能、奪取身體營養,那才是癌癥。我們的身體具有天然控制癌細胞的機制和體系,免疫系統具有識別、清除癌細胞的“免疫監視”功能,為我們人體構筑了控制癌癥的“防火墻”。呵護和維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就是我們發揮自然力實現健康的法寶。癌細胞能不能長出來,在乎人自己;長出來了,能不能控制,也在乎人自己。
“生活方式抗癌”可學習可踐行
康愛公益一直以來倡導“生活方式抗癌”,機構編印了《腫瘤患者康復手冊》公益讀本,通過心理、運動、飲食等多個維度向腫瘤患者及家屬傳播生活方式抗癌理念,號召大眾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此次參與院士面對面交流環節的患者,均來自康愛公益幸福學堂。幸福學堂是一所康復學校,目前已開展5年時間,培養了百余名康復滿5年以上的抗癌明星志愿者,累計開展健康講座、公益課堂近千場,幫助腫瘤患者防復發轉移,給予其身心支持,直接受益人數2萬多人次。
CACA整合康復培訓基地成立后,幸福學堂將攜手抗癌明星志愿者開展整合康復課程和活動,通過榜樣的力量點亮新患者的生存希望,通過運動、飲食、心理等多種生活方式抗癌,幫助更多患者掌握康復主動權,全面提升生存質量和幸福指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