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改革家、政治家、思想家。他輔佐秦孝公推行的商鞅變法,使秦國從一個弱國快速地強大起來,為后來統一全國打下了基礎。他改革了戶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制定了嚴酷的法律,主張重農抑商。他的變法理念被后世的變法家繼承。他制定的郡縣制、土地私有制、以法治國、中央集權等的政治制度,成為了以后中國兩千多年的基本國家制度。
商鞅
商鞅對秦國的強大有很大的功勞,但據《資治通鑒》記載,商鞅后來被秦王以謀反罪處以五馬分尸,誅滅全家。有人認為他是受到了冤枉,實際上,商鞅的很多過分甚至殘忍的做法,是他被處死的直接原因。
商鞅總結了堯舜禹以來各個賢明君王治理國家的經驗。他看到周朝后期各諸侯和地方勢力不斷擴大,逐漸開始不再聽從天子的指揮各自為政,互相攻伐爭奪利益,使得禮崩樂壞、天下混亂。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5后,商鞅就開始削弱貴族和大臣的權力,使他們都能聽從國君的指揮,以穩定國家。但這引起了絕大多數貴族和大臣的極力反對。由于商鞅為了增強軍力實行男充軍、女主耕的政策,大量百姓中的男丁被強行充軍,造成無數家庭妻離子散,引起了百姓怨聲載道。他還禁止議論變法的不好,把議論的百姓一律驅趕到偏僻貧窮的地方去住。
商鞅
商鞅為了讓國家快速強大起來,輕視道德教化采用暴力手段治國。他制定了嚴酷甚至殘酷的法律,實行輕罪重罰,以使人們絕對聽從命令保持社會的秩序,有時稍有不從或懈怠就要殺頭。他曾經在渭水河畔一次殺了七百多錯誤并不大的人,使渭河水都染成了紅色。商鞅還推行連坐法,就是一人犯法,全家和親戚朋友老師都要受懲罰,對重犯處以五馬分尸。這樣慘無人道的行為反映出他人品中惡的一面。
秦國太子駟的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是變法反對派中的貴族首領。他們認為商鞅不敢處罰太子,就故意挑唆太子觸犯新法來破壞新法。商鞅放過太子,懲罰他的老師,砍掉了公孫賈的右足。公子虔作為秦王的哥哥,再次犯法后,被削掉了鼻子,使得公子虔因羞恥再沒有出過府門。他對秦王的哥哥都如此殘忍,對別的貴族大臣就不用提了。
商鞅
商鞅寫的《商君書》中認為,人窮時就會想富起來,富了以后就會“飽暖思淫欲“,開始追求六虱。六虱是對“禮樂、詩書、修善、孝悌、誠信、貞廉”蔑視的污化叫法。他對這些正能量思想的蔑視,反映出他人品中惡的一面。《商君書》中還認為,國君對百姓不能太慈善,不能把百姓當良民,而應把百姓當做罪犯對待。好人不可能治理好國家,只有壞人才能把國家治好。
司馬遷看了商鞅的《商君書》后,對商鞅十分鄙視,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商鞅本性刻薄,他冒著巨大的危險變法是為自己升官發財。一次,商鞅率軍攻打魏國前,先騙魏國守將公子卯來結盟,卻把公子卯扣押,使得魏軍大亂之后趁機攻打才取勝。《史記》記載,商鞅得到很多重大利益的過程中都使用了欺騙手段。
商鞅官居高位以后,每次出行都是幾十輛馬車和衛士跟隨,場面很是招搖,而且時常大肆吃喝享樂。
商鞅出行的車隊古畫
商鞅用殘忍的手段懲處反對他的貴族大臣和百姓,引起了很多人的極大仇恨,不少貴族大臣都想除之而后快。太子駟繼位以后,為報以前被商鞅處罰老師的前仇,以謀反罪處商鞅五馬分尸,誅滅全家。他的尸骨被很多百姓爭搶一空,人們以吃他的肉來解心頭之恨。
老子講:“禍莫大于不知足”,意思是說,過于貪多會引出禍端。商鞅的結局就是因為他貪圖獲得巨大的功名地位,所以使用了殘忍和欺騙的手段,以至于只當政了十年,就給自己制造了巨大的禍端。
老子
春秋時期的另一個著名改革家管仲,也是通過變法使齊國強盛起來的。但他的做法沒有商鞅那樣的過分和殘忍,所以能夠執政四十年,最后因病而亡,得以善終。
所以,老子講:“知止不殆“。就是說,如果做事不過分,能做到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失敗,更不會遇到禍端。這就是商鞅和管仲的結局給我們的啟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