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和李書福的造車策略是相通的。只是恒大汽車被恒大集團兩萬億債務拖累,最終失敗。許家印未能完成救贖,鋃鐺入獄。
相反,吉利集團的李書福卻將此策略跑通,將吉利從一家瀕臨破產的摩托車廠變成了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
2019年剛成立的恒大汽車被許家印描繪得慘兮兮的:“我們要資質沒資質,要技術沒技術,要經驗沒經驗,要人沒人,要制造基地沒有制造基地,一窮二白。”在汽車業務上,恒大確實是一無所有。
所以當年11月2日許家印在“恒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上宣布了恒大造車的戰略以及目標: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這幾個詞的含義很簡單:能買的就買,買不了的就跟別人合作,多跟供應商們交朋友,搞朋友圈,最后把企業做大,產品做好。
其中“買買買”是最重要的核心,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核心。但是這“暴發戶”式的造車戰略讓許家印本人以及恒大汽車受盡嘲諷。
不過對當時除了錢什么都缺的恒大汽車來說,通過“買買買”加速恒大汽車的成長卻是最靠譜的一條路線。這可以幫助恒大汽車快速切入汽車制造行業,快速實現從0-1的突破,從而做大做強。
畢竟如果一切都靠自己從零開始,慢慢積累和沉淀,等造出車來,黃花菜都涼了。
雖然許家印造車失敗了,但“買買買”的這一造車戰略,卻被李書福走通了,一舉將吉利從一家瀕臨破產的摩托車廠發展成為中國最大汽車集團。
1、李書福:造汽車沒什么難的,不就是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嘛
李書福1963年出生在浙江臺州,高中畢業后靠著從父親處借來的120元開始自主創業。先后開過照相館、開過冰箱制造廠、賣過建材。
1993年,30歲已經多次創業成功的李書福瞄上了摩托車行業。為了快速獲得摩托車生產許可資質以及技術,他花巨資收購了一家瀕臨破產的國有摩托車廠。
李書福只花了三年時間就將的摩托車廠規模就帶到了年銷20萬輛,暢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度。李書福第一次品嘗到了通過“買買買”給企業帶來迅猛發展的甜頭。
1996年,李書福開始偷偷地為自己的“汽車夢”做準備。以擴大摩托車產能的名義在臨海城東買下800畝地。第二年便宣布投資5億元進軍汽車行業。
他先是入股了四川的一家汽車廠,迅速獲得一定的技術基礎。然后買來幾輛奔馳、紅旗進行拆解學習,重新構建,還真的拼裝出一臺新汽車--“吉利一號”。
很多人都嘲諷李書福,認為他不知天高地厚地把汽車當玩具了。
面對質疑,李書福說出了那句經典狂言:“造汽車沒什么難的,不就是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嘛?!?/strong>
不過對李書福的造車夢來說最致命的是當時國內汽車行業一直也沒向民營企業開放。沒有造車資質,他做出來的汽車就不能上路,更無法上市銷售。
雖然他入股四川汽車廠獲得過汽車生產許可證,但是那張證只能生產客車,無法生產乘用車。
接下來的幾年,李書福四處求告,爭取國家政策的支持。1999年12月,時逢國家計委一位主任到臺州調研,李書福當面請命:“請允許民營企業大膽嘗試,允許民營企業家做轎車夢。”講到激動處,李書福干脆來了句“蕩氣回腸”的話:“如果失敗的話,請給我一次失敗的機會!”
時間來到2002年,當時中國市場上一臺夏利就敢要價13萬元,一臺桑塔納更是高達20萬元。高昂的價格注定汽車不是普通老百姓消費得起的。
同一年,國家政策開放,吉利汽車成功獲得乘用車造車許可證。李書福立馬將自己的汽車以5.8萬的價格推向市場,迅速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吉利一度將車子的起售價調低至2.99萬元。
憑著價格優勢,2006年底,吉利騎汽車的年銷量就突破了20萬輛,在中國車市中排名第七。
然而吉利汽車的銷量是上去了,但是質量以及服務卻飽受用戶抱怨,甚至連經銷商都開始倒戈。媒體對此更是口誅筆伐。
2、全球“買買買”,實現超越
痛定思痛,李書福于2007年5月17日宣布吉利汽車開始進入轉型期,開始向“技術先進、品質可靠、服務滿意、全面領先”的方向發展。
為了獲得更好的造車技術和管理體系,提升品牌形象。李書福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買買買”路線。
2010年李書福力排眾議主導吉利以18億美元完成了對沃爾沃的100%收購。
彼時吉利造車才13年,而定位豪華品牌的沃爾沃已經有近百年歷史。這一起“蛇吞象”的收購事件震驚了全球汽車行業。
根據與福特的協議,即使沃爾沃被吉利汽車收購,吉利汽車卻不能使用沃爾沃的技術。
不過對吉利來說,雖然不能直接使用沃爾沃的技術,但是吉利自此卻能從容地看清沃爾沃背后的所有細節。這些東西是“局外人”永遠無法觸碰得到的。
這好比你去餐館吃飯,不到后廚,只看飯菜,你就不會知道飯菜是如何做出來的;當你走進后廚,即便別人不教你,自己也能看會。
后來吉利對奔馳的收購,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踹開奔馳的“后廚”看個究竟。
自此吉利在沃爾沃的反哺下駛入高速發展軌道,不管是技術還是服務還是管理都得到了脫胎換骨的提升,逐漸實現對其他所有自主品牌的超越。
從2017年開始,吉利汽車連續5年奪得自主銷冠頭銜。
李書福之于癡迷于在全球“掃貨”,道理其實一點就破。那就是以金錢搶時間,以金錢換技術,快速實現企業擴張,做大做強,實現公司的全球化策略。
3、中國最大汽車集團誕生
目前,吉利已經是世界500強,旗下共有8家上市公司:2005年在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車,1998年上市被吉利2016年收購的錢江摩托,2003年上市被吉利收購的華菱星馬,1997年上市被吉利收購的力帆汽車、2021年在瑞典上市的沃爾沃、2022年在美國上市的極星和億咖通,以及2024年在美國上市的路特斯。
加上旗下的遠程汽車、極氪汽車、曹操出行的IPO也蓄勢待發。屆時,吉利在全球將擁有共計11家上市公司。這樣的資本規模,在中國汽車行業中是無人能及的。簡而概之,通過多年來“買買買”之路,以及自身的發展和布局,吉利已經是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