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Food School
Gourmet Theatre 2024
前些日子,
在辦公室正忙的我,
收到同事隨手遞來的快遞,
打開細看竟是一別四年的
美食劇院活動邀請,
有這等好事?
二話不說買了機票飛曼谷!
「美食劇院GOURMET THEATRE」
在曼谷首次亮相
標題說的「看一場電影」,更準確說是參與一場嘉賓和名廚們共同進行的行為藝術,對了,在這里它叫美食劇場GOURMET THEATRE,自2020年在中國香港華麗啟幕以來,便以出其不意的空間轉化,為傳統餐飲賦予了全新的生命力,成為活力四溢的美食圣地。
美食劇場GOURMET THEATRE的靈魂和最吸引的地方,便是那獨具特色的A GastroNOM and Beyond 活動,簡而言之就是「移動廚師桌」,當客人從一個現場烹飪空間移動到下一個時,一場瘋狂的風味冒險之旅必定讓你留下深刻印象,更能令你感受到亞洲烹飪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今,在曼谷這座烹飪氛圍熾熱、創意新潮、食材卓越的城市,自然成為美食劇場首次海外綻放的理想舞臺。而Food School Bangkok作為此次活動的場地合作伙伴,更是如虎添翼。
參與美食劇場的嘉賓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Stage1或者Stage2,跟隨眾多亞洲頂級廚師與調酒師現場四手和六手聯彈的精彩表演,穿梭于五個空間之間,每一空間都承載著亞洲美食與調酒技巧的精髓。
我們當天參加的是美食劇院Stage1的活動,位置在Food School Bangkok的二層,俗話說人強何需馬壯,看下圖就知道當天不僅人強馬也壯!
1
譚卉 | 中國澳門xKaen | 曼谷
開門見山,Stage1的第一站是由來自中國澳門永利皇宮譚卉的人見人愛譚國鋒師傅,與來自泰國孔敬府的Kaen餐廳Paisarn Cheewinsiriwat 與Kanyarat “Jib” Thanomseang兩位主廚合作六手呈現。
譚師傅的輝煌職業生涯不消介紹,但細問之下原來譚師傅之前曾在曼谷奢華品牌酒店擔任行政總廚經年,并在此地生活了十年時間,這次六手聯彈的Chef Jib也是譚師傅之前在曼谷的同事。
而這家來自泰國孔敬府的Kaen就有話要說說了,孔敬府(Khon Kaen)是泰國東北部的一個府,位于依善地區的心臟地帶,和清邁、宋卡、那空和春武里同為聯合國經濟社會計劃下的重點城市。創始人Paisarn將有多種含義的泰文「Kaen」用作店名,曾在一家五星級度假村擔任行政總廚的他,將這些含義全部融入到他的家鄉孔敬府的「Kaen」餐廳中 。
莆一落座,Chef Paisarn先給大家倒上他家鄉孔敬府傳統發酵工藝的粉紅色米酒,味道有點像我們的糯米酒。
閑話少說,一道名為「All about Jack Fruit」的菜品已上桌,望文生義也就是這道菜全部由Jack Fruit(大樹菠蘿)各個部位制成,比如菠蘿蜜核蒸熟搗成泥伴碟,大樹菠蘿果肉撕成條炸干,大樹菠蘿葉子加入油醋汁做成沙律等等,相當于重構了整個大樹菠蘿的「全家」。現今很流行的西餐技法,不過從沒想過大樹菠蘿可以用來做菜!!!
第二道一上來就感覺是譚師傅主導的,因為呈現的就是再明顯不過的粵菜白切雞,只不過做成了雞卷。譚師傅分享到這道菜與在大灣區做法不同,雞腿肉一直用泰國香料和少量鹽巴低溫浸熟,務必使雞肉保證足夠的滑嫩和香味,而譚師傅指出那一紅一綠雙醬才是重點,以米酒醸發酵番茄辣椒醬與堅果草本醬的紅綠組合,一惹味一微辣,很好地反映在地風味。
如果沒有隱藏菜單的譚師傅就不是人見人愛的譚師傅啦!千萬別擔心菜單上只有三道菜。在大家翹首以盼之際,侍應生竟給每位嘉賓端上來一顆方正的黑色食物,難道是秘不宣人的黑暗料理臭豆腐?!譚師傅馬上現場開謎,原來外層的黑色是泰國常見的椰殼燒炭再磨粉,然后將豆腐做個驢打滾去炸制,入口真的滿嘴豆香,伴碟是一些增加食趣的芋頭絲和譚師傅從澳門帶過來的蝦干,非常下酒!!
活動當天下午就看到譚師傅正在密鑼緊鼓地前期準備,飛快翻炒的鍋中,也不知道是何好物。原來,這好物就藏在眼前最后一道Coconut Lobster Roll中。譚師傅提前炒的正是它的料碼,其中包括炒好的龍蝦蝦肉、本地沙葛和椰肉、芝麻放冷后一一卷進春卷皮,炸成泰式春卷,一旁添入類似潮汕地區橘油的金桔汁,酸酸甜甜,充滿熱帶風味。
還沒認真回味這最后一道美味,工作人員已經「催促」我們趕緊起座,馬上投入到下一個空間,下一個,是餐廳還是酒吧呢?
2
BAR CMYK | 中國長沙
x BAR US | 泰國曼谷
跟隨工作人員進入第二個空間,燈光馬上暗了下來,幕簾后只透出些許藍粉色霓虹燈影,周遭氛圍一秒變酒吧。
這個空間由屢獲殊榮的中國長沙CMYK(2023 年 DRiNK 年度最佳新酒吧)和曼谷Bar US(亞洲 50 佳探索酒吧)一同上演的雞尾酒四手聯彈。
眼前的吧臺滿眼熟人,CMYK這邊是BartendarEthan Liu & Tiger Liang & Tommy Wong,而來自泰國曼谷本地的Bar US的則是Aum & Taln組合,兩支team各出兩款風味雞尾酒。
Watermelon & Happiness是CMYK的經典出品,有了泰國本地甜到起沙的西瓜食材加持,這一經典是夜也成為我們crew最愛的一杯,我不禁又續了一杯。另一杯Tomato & Coconut,用酒圈大神羊男的話來說「是一杯讓人溫柔走進良夜的martini twist」,對的,熟悉的味道總是與陷阱相伴!
BAR US曼谷本店一度是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中曼谷最受歡迎的網紅打卡酒吧之一,客人可以直接坐在吧臺邊觀看身穿實驗室白大褂的Bartenders的「經典操作」,從一個個大的塑料瓶內把液體倒入加冰的玻璃杯中,輕輕攪拌上酒,這也是BAR US區別于傳統網紅酒吧的特色。我們把Talm和Aum現場調制的Jasmine & White Negroni拍個劇場版!
3
Samuay & Sons | 烏隆他尼
x Blackitch | 清邁
歡樂的時間過得真快又是時間說拜拜。大家在盡情享受酒吧空間的4手聯彈,一直hea一直drink一直happy,終于按時等到工作人員領大家進入第三個空間。
來自Samuay & Sons(泰國烏隆他尼)主廚 Weerawat “Num” Triyasenawat和來自Blackitch Artisan Kitchen(泰國清邁)主廚Phanuphon “Black” Bulsuwan帶來泰國偏北地區清涼的四手體驗。
自學成才的Chef Black,他的餐廳Blackitch Artisan Kitchen在泰國北部山區,不僅受泰國、日本和中國傳統料理的影響,Chef Black還融合了家鄉和北歐美食的風味。與此同時,Chef Black一直致力于餐廳的可持續性發展,包括發酵廚房殘渣和生產清酒,以及對當地農民的支持,使他成為泰國美食的大使。現場趕緊來selfie一個!
聯彈的另一位廚師Chef Num的餐廳Samuay & Sons位于泰國東北部靠近老撾邊境的烏隆他尼,烹飪風味與中南半島的越南柬埔寨有所關聯,在2022年被亞洲50佳餐廳認可為「50大發現餐廳」,并在2023年成為泰國米其林入選餐廳,多虧了 Chef Num持續推廣,現今烏隆府(Udon Thani)風味已成為泰國烹飪熱點。
第一道菜看似花花綠綠的前菜,實則是一道主菜,處理工序很多,比如冬菇切絲烤香,以豬油爆炒椰菜,用牛油汁燜冬菇,再用一大堆香草蒸熟魚肉拆絲,配上泰國北部阿卡山地部落特色花生醬與泡菜,一口下去,原來泰國北部的風味這么復合奇妙!
別看到圖中廚師閉眼就以為這一道看上去毫無頭緒,其實跟第一站的all about jack fruit一個思路。
這一道食材以泰國南部海域的魷魚為主食材貫穿始終,魷魚絲、帕瑪臣芝士、墨魚汁、蛋黃醬都安放在深碗中,魷魚這一刻角色變成pasta,用叉卷起魷魚,一邊拌一邊吃,不經意間浮現意式情懷。
由于最后一道魚肉料理(見下圖)風味平淡不再贅述,重點來講講現場參與感很強的這一道Issan Rice Field Crab Currywith Tiger Prawn and Thai Rice Noodles,看英文菜名就知道制作復雜。
泰國米粉和泰國虎蝦糾纏在一起,在大家注目之下一起下油鍋,變成一根「盤旋向上的螺絲虎蝦」,但這一道菜關鍵卻在醬汁!!用泰北Issan的稻田蟹拆肉取膏,與泰北咖喱齊煮,收汁至濃稠狀態,裝盤,然后把金黃色的「盤旋向上的螺絲虎蝦」放進,入口是味美咖喱和蝦肉爽彈雙重享受。
4
Whey | 中國香港
壓軸空間由來自中國香港米一餐廳Whey的新加坡主廚Barry Quek親自掌控,下下周預約了要去探訪,我們看看他如何將焦點放在新加坡風味融合歐洲菜肴之上。
第一道上來發現賣相很美,藍鰭金槍魚切片后裝飾成魚肉tartar,鋪上紅心脆蘿卜再以脆片蓋上,topping是鮮上加鮮的魚子醬,這一道很歐洲!
第二道上來就發現是食肉獸的樂園,盤中兩塊豬肉展現兩種烹飪方式,來自新加坡的Barry Quek,以新加坡白胡椒偏辣湯頭的白湯肉骨茶,加入大蒜和時蔬汁,將其一煨熟。另一邊廂,Barry則涂上叉燒醬汁將其二入爐烤制,入口有焦香加持,兩種呈現都充滿新馬地區的風味。
真正的收官之作來了,這份甜品與頭道金槍魚魚子醬的呈現大相徑庭,看上去「一團糟」應該一點都不好吃,看了看menu上的菜名Pandan Chiffon Cakewith Pistachio and Gula Melaka,難道這「一團糟」的甜品里面竟然擁有斑斕戚風蛋糕、開心果和椰糖的凍干組合?入口一刻,有層次,有溫度變化,有咀嚼趣味,是禾稈蓋珍珠的一道完美dessert!
收官甜品之后大家可以自由進入After party的第五個空間,盡情投入到整個美食劇場旅程之中。當晚略有遺憾的是一人不能分飾二角,同時間進行的在food school第三層的Stage2活動,同樣精彩紛呈。
不但有當紅炸子雞曼谷新晉米二BAAN TEPA的chef Tam Chudaree,我們的老朋友香港Little Bao的 May Chow,中國臺北LOGY的日籍主廚Tahara Ryogo。
臺灣南部最難預訂餐廳AKAME的主廚也來了,主理人Alex Peng是臺灣少數民族魯凱族人,而Akame在魯凱部族語言就是「燒烤」的意思。泰國本地則有來自den kushi flori的廚師 Susumu Shimizu和來自 Wana Yook的主廚 Chalee Kade。
最后,當然少不了和一眾名廚、調酒師、是夜活動嘉賓結伴打卡!這一夜,我們擁有了美食劇場(Gourmet Theatre)最為重要的要素——美味的食物和偉大的陪伴,而這項獨特的餐飲活動讓用餐體驗充滿了有趣,這與泰迪趣哪兒一直倡導的多做有趣的事,多交有趣的人,多吃有趣的飯是異曲同工的,你要相信,有趣的人終會相遇!
撰稿:泰迪熊
圖片:Teddy's Choice Studio/Food School Bangkok
排版:Teddy's Choice Studio
工作聯系丨微信:gzteddy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