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讀書日”,看完了一本輕松小書《毛姆東南亞游記》。關于毛姆的書寫過不少了,如:《月亮與六便士》、《刀鋒》、《尋歡作樂》、《整整一打》、《面紗》、《人生的枷鎖》、《間諜故事》(這些舊文沒放上網易號)、《毛姆文學課》(點擊可跳轉)……
為何喜歡看毛姆的書?因為他是“最會講故事的人”、“人性觀察者”。他因寫作名利雙收,始終得不到評論家的認可,為此自封“二流作家”。業內不認可又怎樣?他廣受讀者歡迎、因寫作獲得巨額財富,一生的經歷和他的小說一樣精彩。
1922年,毛姆遠赴東南亞進行了一次長途而且相當艱苦的旅行。他坐船從英國到錫蘭,然后騎驢、徒步、坐船,游歷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等地,一直到中國香港,然后穿越太平洋,穿越美國,穿越大西洋,最后回到倫敦。
直到七年之后,他提筆寫成此書,并在“序言”中說:
本書不像《在中國屏風上》乃意外所獲。書中記述的旅行為我所愿;但我起初就有意將之成書。《在中國屏風上》我寫得開心。同類題材我想再試手藝,但規模要更精細,并采用一種我能賦予明確模式的形式。這是風格的演練。
毛姆不忘自嘲:“我游歷雖廣,卻是一位差勁的旅行者。”他邊走邊看,一路感受一路記錄,在我看來,游記里面最有趣的“風景”還是人啊。
為了不生誤解,我要趕緊告訴讀者,這本書中找不到多少資訊。它是一冊穿越緬甸、撣邦、暹羅與印度支那的旅行記。我為個人遣興而寫,也希望取悅樂于花點時間閱讀本書的諸君。我是職業作家,我希望靠這本書賺一筆錢,或許還能得到一點贊譽。
那時,毛姆已經是成功的劇作家、作家,有名有利,他為何還要“自討苦吃”、舟車勞頓去東南亞“苦旅”?
我旅行是因為喜歡到處走動,我享受旅行給我的自由感覺,我很高興擺脫羈絆、責任和義務,我喜歡未知事物;我結識一些奇人,他們給我片刻歡娛,有時也予我寫作主題;我時常膩煩自己,覺得借助旅行可以豐富自我,讓自己略有改觀。我旅行一趟,回來的時候不會依然故我。
▲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1874-1965)。
你逃,我追
毛姆從蒲甘乘船到曼德勒,船停泊在某村落,他在岸上的俱樂部聽到了“喬治和梅波的故事”,相當戲劇性。
喬治和梅波訂了婚,喬治去緬甸前說好半年就回來。但意外接二連三,梅波父親去世、戰爭爆發、喬治被派去不適合白人女子前往的地方……
一晃七年過去,喬治在仰光安排好婚禮,等梅波前來。他在碼頭踱來踱去,突然沒勇氣結婚了。七年過去,他忘了梅波什么樣子了,梅波于他已經完全是個陌生人。
他必須告訴梅波他很抱歉,但他做不到,他真的不能娶她。但是,你怎么能夠這樣告訴一個女子,她跟你訂婚七年,跑了六千英里來跟你結婚?他也沒勇氣這么做。
剛好碼頭有艘船去新加坡,喬治上了船,給梅波發了電報,說突然要出公差。
“你逃我追”的戲碼上演了:新加坡、曼谷、西貢、香港、馬尼拉、上海、重慶、成都……
當時去成都很艱難,只有陸路,路上土匪出沒,喬治逃到成都覺得可以休息了,梅波再也找不到他了。沒想到兩個星期后,梅波來了,“整潔、鎮定、精神”。
“你根本沒變?!彼f,“七年時間,男人會變得很可怕,我擔心你又胖又禿,我太神經了。經過這些年,我要是不能讓自己最后嫁給你,那就太糟糕了。”
他們結婚了,往后余生,如漆似膠。
“幾乎要讓步了”
毛姆在曼德勒認識一位新朋友叫馬斯特森,三十來歲,在緬甸做生意,養成收藏的癖好。毛姆看他的藏品,聽他說緬甸女人的故事。
馬斯特森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一個緬甸女人,很喜歡,找到她的住處,派男仆去打聽她的情況。她父母同意他們在一起,于是她就來他家住下,同居了五年。
馬斯特森完全把她當做妻子,讓她管家。這個緬甸女人幾乎無可挑剔,會管家、會招待客人,和他生了三個孩子(有一個死了)。
后來,女人要馬斯特森娶她,馬斯特森一笑置之,說沒考慮結婚。女人說要是不娶她,她就走,把孩子也帶走,馬斯特森不肯讓步。
女人走了之后,馬斯特森覺得家很空,心里全是她。女人讓仆人帶話,如果同意娶她,她就會回來。馬斯特森沒想到女人這么有個性,“幾乎要讓步了”。
“但你要是喜歡她,你究竟為了什么不娶她?你們會很美滿的。”
“我給你講,我要是娶她,就得在緬甸待一輩子。我遲早要退休,到時我想回老家住。我不想在這里入土,我想埋在英國的教堂墓地。我在這兒很快活,但我不想永遠住在這里?!?br/>
同一個笑話
毛姆在一個村落受到大家的熱情招待,村長和村民每天給他送雞蛋、香蕉和米飯等。毛姆有口吃,最怕演講,但為了答謝大家,他不得不說幾句得體風趣的話。
想到我要是每天說同樣的話,我的翻譯會看輕我,所以早晨騎行的時候,我絞盡腦汁,就我得到的歡迎和禮物想些新的答謝用語。一天又一天,我編了三十來套不同的話。
一天早晨,毛姆想到一個新笑話,把它用在講話里。他覺得很精彩,翻譯聽完也兩眼放光,笑了起來。
我一直覺得他把我的話翻譯得很好,我從未做過這么風趣的演講。但令我吃驚的是,似乎沒效果。我的妙語沒有贏得一個笑容,他們客氣地聽著,但臉上并無任何表情令人覺得他們感興趣或者開心。
原來翻譯覺得毛姆太費心思了,他自作主張,“我每天都講同一個笑話,這是頭一次沒人笑。”
權宜婚姻
毛姆乘船離開曼谷,認識一位退休的法國總督及其夫人,他們打算環游世界。總督個子小,長得難看;夫人個子高,長得漂亮??偠秸f起他的羅曼史,“我們的婚姻純屬權宜”。
總督以前是海軍,49歲退役。表兄在政界有點影響,給他謀得某個屬地的總督職位,地方很偏遠,一個月內要動身。
殖民部長說,前任是個單身漢,惹出丑聞,因此決定下一任總督必須是個典范,必須要求已婚。殖民部長建議他登報,一個月內找到老婆,沒老婆就沒工作。
他在《費加羅報》登了廣告,竟然收到4372封回信,信件和照片根本看不來,什么女人都有,他越看越絕望。
沒希望了,我現在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在這段時間里,我沒法把手上的四千名候選人都看一遍。而我覺得要是不全部都看,我一生都會痛苦地想著我錯過了命中注定要給我幸福的那個女人。我不抱希望只好放棄了。
他到咖啡館發呆,碰到一位朋友。朋友聽完他的煩惱,建議他去日內瓦見見其表妹,是個老處女,受過良好教育,長得也不錯,十五年來都在照顧最近去世的生病母親。
朋友還教他怎么做:以其名義帶一盒巧克力上門拜訪,聊一會,如果不喜歡就告辭,喜歡就正式求婚。結果他一見鐘情,立刻求婚,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朋友的表妹覺得他簡直瘋了。
兩個星期后,他們順利結婚,他做了那個屬地的總督,她成了總督夫人。
總督夫人顯然不在意總督反復提這件往事,還總結這場幸福婚姻。
權宜之計的婚姻,你的期望實則較少,所以你的失望也較少。因為雙方都沒向對方提出毫無道理的要求,也就沒有理由惱火。你不尋求完美,所以雙方都能容忍對方的缺點。
這本書每個故事都短小精悍,毛姆以其細膩筆法,以一貫幽默、毒舌的口吻敘述一路的風土人情和有趣故事,向我們呈現了一百年前的東南亞風貌,讀來輕松愉快。
順便一提,毛姆沒有戴著“有色眼鏡”看東方,而是海納百川,冷靜、客觀、求實地觀察和記錄,這也是“旅行的意義”吧。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