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件很奇妙的事。有人讀知識,有人讀故事,有人讀情緒,有人讀反思。
每一位閱讀者和每一本被閱讀著或閱讀過的書之間的親密關系,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第29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招商銀行西安分行以銀行網點為陣地,聯合獨立書店、咖啡店,發起了屬于西安人的“城市閱讀計劃”。通過參加活動,打卡分享,即可領取圖書盲盒,收獲自己獨特的讀書記憶。
跟著發哥一起,“云打卡”活動
看看拿起這些書本的西安人究竟是誰
他們又和手上的書籍有著怎樣的故事?
@老秦
我是在招商銀行存錢的時候,看到圖書盲盒活動的。
別看我年紀大,但老伴他們都說我很潮。我從小就喜歡閱讀,年輕的時候愛看詩集,什么劉半農,北島,汪國真我都愛看。現在愛看小說,這次從招商銀行的圖書盲盒中拆出來一本馬伯庸的《長安的荔枝》,細品幾頁,很對我的口味。
在我看來,閱讀和吃火鍋、健身并無太大區別。年輕人購物聚會揮灑熱情和汗水,我讀我的書,大家都只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罷了。只是現在能遇到喜歡讀紙質書籍的同好很難,小時候沒有手機、也沒有網絡,一本書就能讓好幾個人爭著搶著看,然后討論好久。
書對于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段故事,也是我成長路上歷歷在目的影子。讀過的書,吃過的苦,會鋪成你腳下的路。
我很喜歡招商銀行這次開展的“城市閱讀計劃”,也很喜歡圖書盲盒的創意。
每一個圖書盲盒里,裝的都是未知的世界。打開盲盒,就像打開一份作者送給我的文字禮物,就像電影《阿甘正傳》里所說的,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么味道。
@i
對我來說,一本好書就像是一個靜音耳塞,世界再吵,只要翻開書本就可以瞬間按下靜音鍵。 今天 看的這本書是《看不見的城市》,是一位朋友送我的。 說她認識的喜歡讀書的人似乎只有我了。 慚愧,其實我也很久沒有讀完一本書了。
卡爾維諾曾是我懷揣“作家夢”時的偶像。這本《看不見的城市》是他斷斷續續寫出來的,今天寫幸福的城市,明天就寫悲傷的城市,跟發博客差不多。書中55個城市故事,就像55個小小的深淵。
拿到書的瞬間,有種久違的感動。想起了曾經一星期讀完一本書的時光——心無旁騖讀書的日子,才是真正的好日子。如今,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已經很難集中精力看完幾十頁文字了。而這本《看不見的城市》恰恰適合碎片化閱讀,從哪里開始都可以。
走進咖啡店后,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很新奇的海報,“以書換咖”四個大字吸引了我的注意,細看之下,原來是招商銀行西安分行推出的“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可以用閑置的書籍來換取一杯咖啡。
我被“擊中”了,咖啡+書,這不正是我心目中書店與咖啡店的另一種可能嗎!
讀一本好書,喝一杯咖啡,都是讓人愜意的生活饋贈。咖啡香氣醇厚,讀書心曠神怡,如果人們可以嘗試不帶電腦走進咖啡館或者書店,而是選擇打開一本書,時光會變得很緩慢。于是我打算把這本《看不見的城市》捐贈出去,讓更多人能體會到書籍帶來的自由感。
也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我捐贈的書本,也能夠體會到在咖啡館看書的快樂。
@張小朋友
我媽媽很喜歡看書。
小時候,她總是給我講書里的故事,從我上小學開始,她就開始給我買各式各樣的書。 我家里有個小小的圖書角,里面放著我所有的書。
《昆蟲記》《魯濱遜漂流記》《十萬個為什么》,一開始我只能看插圖,后來慢慢地開始看圖文版。書籍帶給了我很多想象的空間,雖然我還沒出過國,但是從書中我可以想象到國外的樣子,想象到哪個海峽有險峻的懸崖和拍打著海岸的浪花。
和媽媽參與圖書盲盒活動的時候,聽銀行的小姐姐說招商銀行會聯合長安區圖書館,將閑置書籍捐贈給需要的人。
這樣更多的小朋友就能夠有屬于自己的讀書角,能夠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啦。
只要有了書本,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大,再變大。
月亮,銀河,山川湖海,都會是我們世界的滄海一粟。
讀未見書,如得良友;
見已讀書,如逢故人。
“城市閱讀計劃”是招商銀行西安分行在春風吹拂中的一場浪漫漂流。
一本本書就像一張張網,從生活中來,又灑向生活.
我們可以掩耳不聽塵世喧囂,感受世間寧靜的快樂,也可以把生活中的寂靜時光,換成巨大的享受時刻。
這是一場“不問來路只問歸處”的計劃,或者說,是一場關于西安生活方式的倡導和構建。在書的世界里,沒有邊界,沒有盡頭。
當閱讀的意義被招商銀行重新喚醒,我們,也終將在書籍這座諾亞方舟上相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