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健康——
適逢春季流行病高發期,病寶寶的人數只增不減,怎樣提高孩子免疫力、不用動不動就擠著上醫院,成為家長們的一大所需。
免疫力是什么
免疫是機體的保護機制,可以把它看成一支捍衛人體健康的“部隊”,能抵御入侵的“敵人”,還能清除已經受損、死亡或者突變的異己,來維持內環境的穩定。免疫可以分為先天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
也叫非特異性免疫,是與生俱來的,包括組織屏障、吞噬細胞、酶類物質等等。比如血腦屏障可以保護中樞神經,健康的皮膚屏障可以抵御外界有害物質的進入,吞噬細胞會把病原體吃掉,溶菌酶可以破壞病菌。
獲得性免疫
也叫做特異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當被病原體等“敵人”侵襲后,免疫系統會產生相應的“武器”來消滅“敵人”,同時還會記住它,當孩子再遇到這種“敵人”的時候會立即做出反應,迅速將之消滅。
孩子是不是免疫力低 其實有標準
1.總是生病,并明顯伴有生長發育落后 ;
2.每次生病后,都不能自行好轉,需要靜脈輸液或者住院治療;
3.每次細菌性感染,得使用2個月以上的抗生素,效果還不好;
4.每次生病都是嚴重感染。比如 1 年內出現≥6 次耳部或呼吸道感染;1 年內出現 ≥2 次嚴重鼻竇感染或肺炎;1 年內出現 ≥4次新發耳部感染 ;有過 ≥2 次膿毒癥或腦膜炎。
孩子經常生病不一定是免疫力弱。有研究發現,6 歲以下的孩子平均每年會感冒 6~8 次 ;如果孩子剛上幼兒園,接觸的人或物更多,生病的次數會更頻繁一些。在感染高發的冬春季節,一個月生病 1~2 次,也是很常見的。
1.飲食營養是基礎
保障兒童營養均衡,提升免疫力
飲食是兒童免疫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有利于提高身體抵抗力。兒童要通過合理飲食以及補充免疫相關營養素來保障正常營養需求,營養不良會對免疫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導致免疫力下降。
三種常見的營養不良形式
和想象中干瘦等同于營養不良不同,營養不良可分為營養不足、超重和肥胖、微量營養素缺乏三種常見形式,即便是看著正常的孩子,身體里可能也缺乏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因此需要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和補劑。
2.適度運動是關鍵
當代兒童運動現狀
運動是健康的保險,適量運動可以加速新陳代謝,提高機體的調節能力和適應性,進而增強免疫力,降低患感染性疾病的風險,然而當代兒童的頭腦運動、視覺運動和行動普遍不匹配,造成身體素質的短板與免疫系統的不足。因此,家長應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運動觀念,培養多樣化的運動愛好。
3.疫苗接種是加分
疫苗含有經過處理的病原體或其成分,能夠刺激孩子的免疫系統產生特定的抗體,從而增強對相應疾病的抵抗力。當孩子接觸到真正的病原體時,免疫系統能夠迅速識別并消滅它們,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此外,疫苗還能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免疫記憶,使他們在未來遇到相同病原體時能夠迅速應對。因此,接種疫苗是保護孩子健康、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措施。是兒童免疫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有利于提高身體抵抗力。兒童要通過合理飲食以及補充免疫相關營養素來保障正常營養需求,營養不良會對免疫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導致免疫力下降。
4.良好情緒是提升
當孩子心情愉悅時,身體內的免疫系統會得到積極的調節,有助于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同時,積極情緒還能促進身體內的荷爾蒙分泌,有助于身體健康發展。相反,負面情緒則可能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影響孩子的健康。因此,家長應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態,引導他們保持良好的情緒。
5.充足睡眠是保證
睡眠時,身體進入修復和再生狀態,有助于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提升抵抗力。同時,良好的睡眠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助于孩子的身體發育。反之,睡眠不足則可能削弱免疫系統,使孩子更易生病。因此,家長應確保孩子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為其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撰文/趙媛媛
圖片/視覺中國
設計/劉淑妍
——OK!BAB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