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詩的對仗,還有很多講究,下面主要談一談格律詩對仗中的工對與寬對,合掌與纖巧。
一、工對與寬對
簡單的講,對仗嚴格工整的稱為工對;對仗不嚴格不工整的叫寬對。
1、工對
工對的要求主要有三點:
1)字數相等,這是對仗最基本的要求,寬對通常也要求字數相等。
2)語序相同。這一點要求對仗的出句與對句的語法結構相同,句式相同。具體做法就讓上下聯相應的字要相同。
3)意義相當。也誻出句與對句所述的主體(主語,名詞、代詞)、所述行為(謂語,動詞)、所述對象(賓語,名詞、代詞)等可以相提并論。對仗一詞的來源是古代兩兩相對的儀仗對,因此,只有兩兩相當、可以相提并論的東西,才能相對。上下句相應的內容可以相提并論,是工對的實質。
在律詩中,頷聯頸聯這種要求對仗的地方,以使用工對為益。
2、寬對
至于寬對,就是指詩句意義上大致相對或詞性上大致相對,具體到細節,就未必那么嚴謹。寬對一般只用于不要求對仗的地方,但形式服務于內容,有時候,寫詩時頷聯頸聯實在難以工對,也可以使用寬對。
除了工對與寬對,對仗還有借對、流水對等形式。借對就是指,一個詞有兩個意義,詩人在詩中用的是四義,但是是用乙義來相為對仗。有時候也有借聲音來相為對仗的。流水對指對句接著出句敘述的對仗,在流水對里,單看每一句的意義都不完整,只有合起來看一整聯才能明白要表達的意思。
二、合掌與纖巧
在律詩的對仗中,有人為追求工整,而使用同義詞進行對仗,這種方法似工實拙。《文心雕龍》說:“反對為優,正對為劣。”同義詞相對,則比一般的正對更“劣”。而出句和對句完全同義(或基本同義),叫做“合掌 ”,合掌是詩家大忌
與此相反的叫纖巧,就是不追求對仗的工整,甚至刻章打破對仗的工整的行為。有時為了詩的藝術效果。難以做到絕對的工整,這在律詩中是允許的,但若刻意去追求纖巧,那你還寫格律詩干嘛。
邊塞詩人王昌齡律詩的對仗要求并不像平仄那樣嚴格,詩人在運用對仗時有更大的自由。古人常說詩歌的形式是服務于內容的,詩人不該為了追求工對而損害思想內容。藝術修養高的詩人往往能夠成功地運用工整的對仗來做到更好地表現思想內容。再遇到必要的情況時,也能夠擺脫對仗的束縛來充分表現自己的意境。可惜,我們現在有一部分人說,寫詩就是要自由,不需要什么平仄對仗的束縛才能寫出好詩。古從打破格律的束縛,那是因為他們對格律已經很了解了,只是有時候為了更好的表達詩歌的意境,不得已才破格,而今人則是根本不懂格律,而毫無原則地打破格律,這是庸俗的作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