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勞動者必讀的15首中國古代詩歌

0
分享至

1.
《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君王)何德於我哉?」
太陽升起時開始勞作,太陽落下時便休息。打井飲水,耕田以獲取食物。君王何德何能對我有何助力呢?


【賞析】《擊壤歌》(相傳為唐堯時歌謠),向來被視之為是中國詩歌的重要源頭。這首詩不僅反映了古代社會的生活面貌,也蘊含了對個體尊嚴、自然法則以及權力關系的深刻思考。全歌用語純凈,不染塵灰,意境高古,文字流暢。
擊壤(是一種古老的游戲,類似于打高爾夫球吧)的老人聽聞有人說他應該感謝唐堯,覺得簡直是一種侮辱,于是陡然變色,唱出這詩歌。大意說的是我自食其力,自得其樂,政府有何德何能要讓我說感謝。可別說什么國君,以此來打擾我安寧。我自治自立的生存方式和自得其樂的生活,又何須外力的干涉和君王的管理指導。詩人可謂智者,他明白自治自立自強的道理,渴望不遭受政治權力的侵擾。
詩歌的最后一句有多個版本。《太平御覽》所引的三個版本為:“帝何力有於我哉”(《帝王世紀》)“帝何力於我哉!”(《逸士傳》)“帝何德于我哉”(《高士傳》)。此處“帝”指唐堯,為了區別天帝與人君,避免誤讀,宜矯正為“君何德於我哉?”


2.
《碩鼠》(《詩經-魏風》):「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照顧。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土有幸福。那樂土啊那樂土,才是我的好去處!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麥!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優待。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國有仁愛。那樂國啊那樂國,才是我的好所在!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慰勞!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郊有歡笑。那樂郊啊那樂郊,誰還悲嘆長呼號!


【賞析】《碩鼠》這首詩通過比喻的手法,表達了對貪得無厭的強權食利階層的憎恨。以“碩鼠”象征那些貪婪無度、剝削百姓的統治階層。詩中反復提到的“無食我黍”、“無食我麥”、“無食我苗”,形象地描繪了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被無情剝奪的現實,表達了人們對這些“碩鼠”般的強權強烈不滿和憎恨之情。而“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國/樂郊”的重復吟唱,則寄托了百姓對沒有剝削、壓迫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渴望能找到一個能夠安居樂業的理想之地。整首詩情感真摯,深刻反映了古代社會底層人民的苦難和控訴。
這首詩指責食利階層“莫我肯顧”“莫我肯德”“莫我肯勞”,是對《擊壤歌》“(君)何德於我哉?”的有力回應。《擊壤歌》中的“(君)何德於我哉?”表達了百姓對于君主或統治階級未能給予恩惠、造福于民的質問與不滿。這與《碩鼠》中對食利階層的指責――“莫我肯顧”(不肯照顧我們)、“莫我肯德”(不感激我們的付出)、“莫我肯勞”(不體恤我們的辛勞)――形成了呼應,都是民眾對統治者忽視其基本福祉、只知索取不知回報行為的控訴。《碩鼠》通過具體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比《擊壤歌》更為直接和強烈的批判態度,它不僅表達了對統治階層不作為的不滿,還進一步表達了尋求自由樂土、擺脫壓迫的愿望。兩部作品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代社會下層民眾對于社會公正與統治者責任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3.
《憫農》唐—李紳:「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天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賞析】《擊壤歌》僅是質問“(君)何德於我哉?”《碩鼠》則直接控訴了畸形利維坦(碩鼠)本身乃是民眾苦難的根源。《憫農》則真實反映了古代農耕社會農民經受著怎樣的苦難。農民耕種之勞苦,收獲之豐碩,而強權統治之橫征暴斂與對財富的浪費,與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卻導致農民食不果腹。春天只需播種一粒谷物的種子,到秋天就能收獲成千上萬顆的糧食,展現了自然的慷慨。然而,盡管如此,“四海無閑田”,即所有田地都被充分利用,辛勤耕種,但農民卻依然要忍受饑餓,甚至餓死的威脅,這反映了社會不公和對農民的剝削。“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形象描繪了農民在酷熱的中午勞作,汗流浹背,滴落在禾苗下的土中,強調了勞動的艱苦。最后,“誰知盤中餐,粒皆辛苦?”提出疑問,指出人們是否意識到自己享用的每粒米粥都凝聚著農民的辛勤和汗水,是對那些食者的良心的質問,也是對農民處境的同情。


4.
《浪淘沙-其八》唐-劉禹錫:「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不要說讒言如同兇惡的浪濤一樣 令人恐懼,也不要說遷徙之人好像泥沙一樣在水底埋沉。要經過千遍萬遍的過濾,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才能淘盡泥沙得到閃閃發光的黃金。


【賞析】從更廣闊的社會學視角來看,詩歌也間接反映了唐朝的商品經濟的初步發展。農業其實不需要那么多人,不一定要都去種田,淘金采礦冶金,也是好出路。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勞動產品,就是有價值的。多樣的需求促進多樣的勞動產業,這是商品經濟發展的一種跡象。
不論是農業、淘金、采礦、冶金,還是其他各行各業,都在社會經濟體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共同推動著社會進步與發展的車輪軸。每個行業的存在和發展都基于一個核心理念:通過人力投入精力、智慧與汗水,將自然資源轉化為服務于人類所需的產品和服務,滿足社會的需求。基于社會需求的勞動,不僅生產物質產品,也生產了經濟活動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豐富了市場的選擇,促進了社會的交換與流通。同時,這也意味著市場多樣性的重要性。市場的多元化不僅為不同勞動產品提供展示平臺,還激勵創新和競爭,促進技術改進,優化資源配置。在農業與工業、采礦等不同行業間的互動,經濟的互補和依賴,促進了技術進步、提高了效率,推動了整體生產力。比如,現代農業機械化的提升減少了對人力需求,而釋放勞動力可能轉移到工業或其他新興行業,如信息科技,進而形成動態的經濟結構優化。各行業間相互依存與價值交換,不僅體現了社會的協作與進步,也彰顯了市場的活力。每個行業的辛勤與克服困難,不僅成就自我價值實現,更豐富了經濟的多樣性,是商品市場繁榮的基石,支撐著社會持續發展。


5.
《貧女》唐-秦韜玉:「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貧家的女兒不識綺羅的芳香,想托個良媒說親更感到悲傷。誰能愛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調?卻都喜歡時下正流行的儉妝。敢夸十指靈巧針線做得精美,決不天天描眉與人爭短比長。深恨年年手里拿著金線刺繡,都是替富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賞析】詩中的女子為他人做嫁衣裳,為自己謀生路。這在商品經濟下時一種生存策略。交換對雙方都有利。交相利。
《貧女》一詩通過描繪一位貧窮但品德與技藝兼備的女子形象,反映了唐代社會中個人生存狀態與商品經濟下的社會交換關系。在這首詩中,“貧女”作為一個社會經濟活動的微觀主體,她的“為他人作嫁衣裳”行為,不僅是一種生活技能的展現,也是在當時社會經濟條件下,個人為了生存而采取的一種策略。在商品經濟體系中,交換是基于自愿和平等的原則,旨在滿足各自的需求。貧女通過出售自己的手工技藝――針線活,雖然直接成果(嫁衣)歸于他人,但她以此換取了必要的生活資料或是經濟報酬,這是典型的商品交換行為。這種交換對于雙方來說是互利的:一方面,富有人家獲得了所需的高質量嫁衣;另一方面,貧女得以維持生計,體現了“交相利”的原則。此詩還映射出社會分工與專業化的重要性。貧女專注于自己的擅長領域(針線工藝),這種專業化的勞動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符合商品經濟下勞動分工的原則,即每個人從事自己最擅長的工作,通過市場交易來獲取自己不能生產的生活必需品。此外,詩中還隱含了一種對比和批判:盡管貧女擁有高尚品格和精湛手藝,但在當時的社會評價體系中,這些內在價值往往被外在的財富和社會地位所掩蓋。這種現象促使人們反思社會價值觀,以及如何更加公正地評價個體的貢獻與價值。因此,《貧女》不僅是對一位貧寒女子命運的同情之歌,也是對商品經濟初步發展背景下個人生存策略、社會分工與價值評價體系的一次深刻探討。


6.
《賣炭翁》唐-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太監手里拿著文書,嘴里卻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賞析】《賣炭翁》具有深刻的社會批判意義。反映最可恨的是利維坦怪物,催生出一幫幫強盜,巧取豪奪橫征暴斂。
這首詩通過賣炭翁的悲慘遭遇,尖銳地反映了唐代社會中存在的剝削與不公,尤其是官僚機構對底層百姓無情的壓迫。 “賣炭翁”是一個勤勞、淳樸卻深受制度之苦的典型人物,他的不幸遭遇成為了對當時社會體制弊端的有力控訴。“利維坦怪物”源自霍布斯的政治哲學,用來形容強大而無情的國家機器。在這個語境下,它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詩中以皇宮太監為代表的官方勢力,他們如同冷酷的機器一般,無視百姓疾苦,肆意掠奪民間財物。這種行為不僅是對個人勞動成果的剝奪,更是對弱者尊嚴的踐踏,展現了權力濫用導致的社會不公。
說他們“巧取豪奪橫征暴斂”毫不夸張。精準概括了太監及其手下強取炭車的行為本質。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強行低價征收(實際上是搶奪)賣炭翁辛苦得來的炭,僅以不值錢的紗綾作為補償,這種極端不對等的交換,赤裸裸地揭示了農業社會等級制度下弱肉強食的殘酷現實,以及等級制度對商品經濟的壓制。白居易通過《賣炭翁》傳達了對底層民眾深切的同情和對統治階層貪婪與腐敗的強烈不滿。這首詩不僅是文學作品,也是一篇社會紀實,它激發人們對正義與公平的思考,呼吁社會關注并改善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況,體現了詩人深刻的人文關懷和批判精神。


7.
觀刈麥》唐-白居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到了五月人們更加忙碌。夜晚南風吹起,金黃色的小麥覆蓋在田埂上。婦女和姑嫂們提著裝滿食物的籃子,孩童們攜帶水壺,大家一同前往田間給正在勞作的人送飯。強壯的男人們則在南邊的山岡上割麥。他們的腳底被暑氣熏蒸,背脊被烈日灼烤,盡管已經筋疲力盡,卻不覺得炎熱,只希望夏日能夠更長一些,好有更多時間收割。還有個貧窮的婦人,懷里抱著孩子站在一旁,右手拿著撿來的麥穗,左臂掛著破舊的籃筐。聽到她們相互交談的話語,旁聽者無不感到悲傷。因為她的家田交完稅后所剩無幾,只能靠拾取遺落的麥穗充饑。想到我自己有什么功德呢?從不曾參與農耕紡織。卻享受著三百石的官俸,到了年末還有多余的糧食。想到這些,我內心深感羞愧,整天都不能忘懷。


【賞析】官員們都象白居易一樣想那就好了。做人要懷感恩之心,愧疚之心。要感恩的是:民眾是你的衣食父母。愧疚的是:你對得起這這么高的俸祿嗎?民眾養著你使你養尊處優,你為民眾做了什么嗎?豈可你反過來要當民眾的父母?


8.
《插秧歌》五代-契此(布袋和尚):「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插秧人手里拿著秧苗,一撮一撮地插滿了水田,插秧時低頭就可以看到水田中倒映著的藍藍的一望無際的天空和朵朵白云。所插的秧苗需要"根須"清凈、沒有腐爛,將來才能長成"稻",插秧時表面上是邊插邊后退,但卻是一直向前。


【賞析】《插秧歌》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哲理和生活智慧,不僅是對農業勞動的描繪,也是對人生修行和處世哲學的隱喻。詩歌揭示了深刻的勞動哲學:勞動必須低頭埋頭苦干,然后才能見青天。勞動必須知退進,然后才能談向前。勞動是苦差事,要用耐心與力氣,要后退坐冷板凳,沉下來,才會有收獲。
“手捏青苗種福田”,字面上描述的是農夫插秧的動作,象征著播種希望、耕耘未來的辛勤努力。福田在此有多重含義,既指實際中的田地,也暗含佛教中行善積德以得福報的“福田”概念,提示我們每一份付出都是在為自己和他人創造福祉。“低頭便見水中天”,這一句富有詩意地展現了勞動中的禪意,低頭勞作不僅讓人專注于當下,同時也讓心靈得以沉靜,從而在最平凡的景象中發現不凡的美,寓意在卑微或艱難的時刻也能發現生活的廣闊與美好。“六根清凈方為道”,六根在佛教中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清凈六根意味著摒棄外界的紛擾和內心的雜念,達到一種超脫與專注的狀態。此處強調的是一種精神上的純凈與集中,是達到更高境界的必經之路。“退步原來是向前”,此句最為人稱道,它以插秧時身體后退、實際卻是在不斷向前延伸秧田的景象,比喻人生修行或追求目標過程中,有時看似退讓或放棄,實則是為了更穩健、更深遠的進步。這是一種逆向思維,提醒我們在面對困境或挑戰時,適時的退讓和自我反省,往往是向前邁進的關鍵。整首詩以插秧這一簡單勞動為載體,傳遞了關于勤勞、謙遜、內省和智慧的普遍真理,鼓勵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耐心、積極的態度,即使在看似后退的時刻,也要相信這是通往成功和悟道的必經之路。


9.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宋-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白天的時候,農民們在田里辛勤勞作除草,到了夜晚,則在家中忙碌地搓麻線,村里的男男女女各自忙著自家的活計。那些還不懂得如何去耕地織布的小孩子們,也會在桑樹蔭下模仿大人,學習著種瓜的技巧。


【賞析】范成大生動描繪了古代鄉村社會的生活場景,體現了農民勤勞樸實的生活態度以及家族產業的自然傳承。這首詩通過白描手法,展示了從早到晚不間斷的勞動畫面:“晝出耘田夜績麻”,反映了農民既要從事田間除草的辛勤勞作,夜晚還需繼續搓麻線,準備織布,展現了他們夙興夜寐、勤勞不懈的生活狀態。“村莊兒女各當家”,說明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各自承擔的家務和生產任務,體現了家庭內部的分工合作以及成員間的相互扶持。這種模式不僅限于農業,也普遍存在于其他傳統手工業或商業中,強調了家族成員在產業中扮演的角色和責任。“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這句詩尤為溫馨,描繪了兒童雖然還不懂得如何參與主要的耕織勞動,但也在樹蔭下模仿大人學習種植瓜果的情景,暗示了技能和生活方式的自然傳承。這不僅展現了兒童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也強調了家族產業和生活技能在代際間傳遞的重要性。
到了今天,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產業的多樣化,雖然直接從事農業和傳統手工業的家庭減少了,但家族企業、技術傳承乃至職業選擇上受到家庭背景影響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子女在繼承家族產業時,往往能夠獲得先驗知識、人脈資源和實踐經驗等優勢,有助于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和發展。同時,現代教育和個人興趣的選擇也為產業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新的路徑,使得傳統與現代能夠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融合發展。


10.
《蠶婦》宋-張俞:「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昨天我進城去賣絲,回來時淚水濕透了手巾。為什么這么傷心?我看到了渾身穿綾羅、著綢緞的富人,他們竟沒有一個是養蠶的人。


【賞析】“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是一個需要解釋的經濟學現象。蠶絲如果價高,為何穿不起綢羅?蠶絲如果價低,為何綢羅價高?可能的解釋是:蠶絲價雖好,綢羅價更高。當蠶絲作為原材料價格較高時,經過加工成為綢羅等高端織物的過程中,會疊加勞動成本、工藝成本、運輸成本以及商人的利潤等因素,使得最終產品的價格遠高于原材料本身。因此,即使蠶絲賣出相對好的價格,養蠶人依然難以承擔成品綢羅的高昂費用。
羅綢在古代屬于奢侈品。養蠶人出售蠶絲主要是為了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如食物、住所等,這些是他們的首要消費目標。相比之下,購買綢羅這樣的奢侈品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非必需的開支,即便有額外收入,也更可能用于提高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或是應對突發狀況,而不是購買奢侈品。詩歌批評了古代社會的貧富差距。貧富差距導致了市場的分割,富人有能力消費高價的奢侈品,而窮人則更多地集中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市場。這種分割限制了經濟流動性,使得養蠶人很難通過自身產出直接提升自身的社會經濟地位。
詩歌也反映了商品經濟的普遍現象:為富人服務,為窮人謀利,為自己賺錢。產品一定是賣給有購買能力的人(即此處所謂“富人”),這樣才能賺到錢。商品經濟的本質是交換經濟,窮人缺少他人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可拿來交換的,富人則有大量他人認為有價值的好東西可拿來交換,故此致富的秘訣是與富人交換。這意味著,盡管生產者可能無法直接享受到自己產品升級帶來的附加值,但他們通過交換獲取的貨幣可以用于滿足其他更緊迫的需求。這種機制雖然可能導致生產者與高端產品間的距離,但也是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分工深化的動力之一。
當然,商品經濟基于交換,要求產品必須找到有支付意愿和能力的買家。這導致了“為富人服務”的現象,產品往往流向有支付能力的“富人”。這種機制一方面推動了經濟增長,但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生產者與消費的不均衡,加劇貧富分化。這一現象不僅僅局限于古代,現代經濟中亦然存在。全球化與產業鏈的細化也可能加劇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需關注如何通過教育、社會保障等措施減少貧富差距,確保生產者也能分享到經濟增長成果。
理解商品經濟中“為富人服務,為窮人謀利,為自己賺錢”的現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釋:商品經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富人因其較高的支付能力,往往構成高端市場的重要部分,他們的需求驅動了大量商品和服務的創新、品質提升。為富人服務,實際上是為了響應這部分市場的需求端,滿足其對高質量、高價值產品或獨特性的追求,從而刺激經濟的發展。經濟活動本質上是商品的創造與價值交換過程。為富人服務,通過提供商品和服務,企業或生產者能實現較高利潤,這些利潤,這是經濟增值的直接動力。同時,這利潤再投資、消費、就業、稅收等途徑間接地惠及整個社會,包括窮人。雖然直接看起來為富人服務,但實際上經濟活動的連鎖反應在更廣泛層面為全社會謀利。經濟學中的“涓滴漏效應”理論指出,為富人消費、投資的部分資金會“滴漏”到較低階層,通過就業機會、消費市場流通、慈善等方式。雖然這種效果有限且爭議,但表明了為富人經濟活動間接地為窮人創造機會。長期看,商品經濟提供了社會流動的機會。為富人服務的市場活動創造了財富,同時也提供了技術和教育、創新、工作機會,為低收入者通過提升自己技能、改變社會經濟地位提供可能。商品經濟鼓勵競爭與機會平等,為窮人提供了上升通道。商品經濟是交換,其核心是基于自愿交換價值。為富人提供商品是基于他們愿意的支付能力,這為市場交換的基礎。生產者以此賺取利潤,實現自我維持、再生產、創新、增效。為富人服務是商品經濟的直接表現,但最終效果是為窮人也創造條件。
理解為富人服務的經濟現象,為窮人謀利,是商品經濟復雜互動、多層次的過程。包括市場機制、商品創造與交換、社會流動、公平機會提供等方面。通過商品經濟活動為富人服務,實質上也推動了整個經濟循環,為窮人創造條件,實現社會整體進步與福利。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不僅是一個關于社會不公的詩意表達,也是對古代乃至現代商品經濟中生產者與消費者關系、交換邏輯與貧富分化等現象的深刻反映。討論這些問題對理解與解決現代經濟問題同樣具有重要啟示。


11.
《江上漁者》宋-范仲淹「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江上行人來來往往,只是喜愛味道鮮美的鱸魚。你看那一葉小小漁船,時隱時現在滔滔風浪里。


【賞析】《江上漁者》不僅反映了漁民的現實生活,也借漁與食者的關系,深刻地揭示了市場經濟下人們為追逐利潤的普遍行為邏輯,如何推動了商品生產與消費,以及這背后隱藏的辛勞與犧牲。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這句揭示了人們往往只關注鱸魚的美味,卻忽略了捕魚的艱辛,象征著社會中消費者往往只關注商品的最終成果,忽略生產過程和背后的努力。“君看一葉舟,出風波里”,形象描繪了漁民乘小舟在風浪中捕魚的危險與不易,象征著生產者在社會中為了滿足市場需求,需承擔風險和辛勞苦。
這首詩隱喻了社會經濟生活中追求利潤的現實邏輯。游人但愛鱸魚美,我將舟葉入風波。追求利潤(鱸魚美)促使人們愿意冒險(入風波)。在經濟活動中,個人追求利益驅動了整個社會資源的流動與效率。這解釋了商業社會運行的邏輯:正是對利潤的追逐,讓我們成為了一個個利他主義者。


12.
《東馬塍》宋-朱淑真:「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護田。蠶事正忙農事急,不知春色為誰妍?」
在那片充滿生機的田埂上,綠草長得茂密又嫩綠一片,鮮活。清澈的細流穿過了花叢,悄悄地滋潤著田地,幫助作物生長。而此時節正是家戶戶們忙著蠶桑和農活的時候,個個忙得不可開交加,幾乎無暇顧及欣賞這周圍春景致的美好,也不知如此的春色是為誰而艷麗。


【賞析】在一個太忙的世界里,春色滿園無人賞。朱淑真的《東馬塍》通過細膩的觀察和深刻的抒情,展現了春天鄉村的一幕:綠草如茵,清泉繞花,悄悄滋養著田地,而此時正值蠶桑與農耕最為緊張忙碌的時刻。詩句“蠶事正忙農事急,不知春色為誰妍?”反映了一個深刻的矛盾與諷刺――大自然以其最絢爛的姿態展現春天的美麗,然而那些本應是這美景享受者的農人們,卻因生活的重擔無暇顧及這份美麗。
確實,這不僅僅是對古代農耕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對現代快節奏社會的一種隱喻。在當今社會,許多人也可能因為日常生活的忙碌和壓力,忽略了身邊的美好事物,比如春天的花開、夏日的蟬鳴,或是秋夜的月光、冬晨的霜白。
這首詩提醒我們,即便生活再忙碌,也不應忘記停下腳步,感受并珍惜自然賦予我們的每一份饋贈,尋找心靈的平衡與寧靜。“萬紫千紅總是春”,春色雖好,但若無人欣賞,其美麗似乎也減了幾分。這不僅是對自然美的呼喚,也是對人們內心世界的一種喚醒,提示我們要有意識地放慢生活節奏,用心去體驗和感受每一個當下,不讓生活的忙碌剝奪了我們感知幸福的能力。


13.
《鄉村四月》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四月里,山陵和田野遍地都是一片翠綠,河水映著天光,仿佛白色的錦帶鋪滿了河川。細雨蒙蒙之中,伴隨著杜鵑(子規)那悠長的鳴叫聲,整個鄉村籠罩在如煙似霧的雨幕里。這個時節的鄉村里,幾乎見不到閑暇的人,大家都很忙碌。剛結束養蠶抽絲的活兒,緊接著就要開始插秧種田了。


【賞析】“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直接表現了農忙時節村民們的辛勤。這兩句詩深刻揭示了古代農民對時間的珍視和對農事活動的緊湊安排――四月間,正是養蠶結束緊接著開始插秧的時節,村民們幾乎沒有閑暇,抓緊每一刻進行農業生產。這不僅體現了對自然規律的順應,也彰顯了勞動人民智慧和勤勞致富的道理。
正如古時候不誤農時,生財有道。千百年來,致富當順時而動,抓緊時機,不誤天時,才能生財之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把握時機、順應天時與潮流、勤奮努力,始終是事業成功和財富積累的關鍵。


14.
吳興雜詩》清-阮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四條河流交錯環抱著吳興城,它們的流向與城墻偏斜。這四條河又分出許多溪水,溪水邊居住著許多人家。居民們利用這大好的自然條件,在水深的地方種上菱角,水淺的地方種植水稻,在那不深不淺的水域里種上荷花。


【賞析】江南自古人杰地靈,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勤勞致富不二良方。《吳興雜詩》不僅描繪了一幅生動的江南水鄉風景畫,還蘊含了深刻的哲理與智慧。阮元通過這首詩,展現了吳興(今浙江湖州)地區人民如何巧妙地適應自然環境,利用水資源進行多樣化的農業生產。水深之處適合種菱角,水淺之地適宜水稻,而荷花則種植在水位適中的地方,這種細致的生態農業布局,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以及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活哲學。詩中所體現的“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不僅是對自然環境的有效利用,也是對“因地制宜”這一古老智慧的生動詮釋,強調了根據不同環境條件選擇最適宜的生產方式,以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可持續發展。這樣的生產生活方式,至今仍對現代農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即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注重生態保護和可持續性。


15.
《曉窗》清-魏源:「少聞雞聲眠,老聽雞聲起。千古萬代人,消磨數聲里。」
由少到老,世上千千萬萬代人,他們的歲月與生命,都無一例外地消磨在報曉的雞鳴中,蹉跎歲月人生短促。


【賞析】魏源的《曉窗》這首詩,以極其凝練的語言,深刻地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時也隱含了對世代勞動者辛勤付出的同情與思考。一代一代的勞動者,夙興夜寐,生生不息,熙熙攘攘,為誰辛苦為誰忙?
“少聞雞聲眠,老聽雞聲起”,這兩句詩描繪了從少年到老年的整個生命周期,都在雞鳴聲中開始和結束,寓意著人生的每一個清晨與夜晚,都在這平凡而恒定的聲音中輪回往復。雞鳴作為日出之前的信號,象征著新的一天的開始,也是時間無情流逝的標志。“千古萬代人,消磨數聲里”,進一步擴展了時間的跨度至千古萬代,指出不僅僅是當前的一代人,而是自古以來的所有人,他們的生活、努力乃至一生,都在這報曉雞鳴的重復中悄然消逝。這“數聲”雞鳴,成為了跨越時空的共同記憶,提醒著人們生命的短暫與普遍的人類命運。
這不禁讓人感慨“為誰辛苦為誰忙?”即人們如此不辭辛勞,究竟是為了什么?是對家庭的責任、對社會的貢獻,還是僅僅順應生存的本能?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想空間,讓人反思個人價值、社會角色以及生命的意義。整體而言,《曉窗》不僅是對時間流逝的感懷,也是對人類普遍生存狀態的一種哲思,反映了詩人對于生命意義和社會本質的深刻洞察。

(注:部分今譯來自網路,賞析部分為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7年賠光2個億,中年返貧的鄒市明,終究還是向生活低頭了

7年賠光2個億,中年返貧的鄒市明,終究還是向生活低頭了

娛小北
2025-07-10 08:54:33
中國稀土太子爺的奢靡生活:40萬一頓飯,父子聯手揮霍上百億資產

中國稀土太子爺的奢靡生活:40萬一頓飯,父子聯手揮霍上百億資產

混沌錄
2025-06-27 22:48:15
TA:由于參加世俱杯,切爾西大部分球員將不會有正常的季前賽

TA:由于參加世俱杯,切爾西大部分球員將不會有正常的季前賽

直播吧
2025-07-17 13:51:15
德國開始交付金牛座遠程導彈,數百枚地堡粉碎機抵達,俄擔心成真

德國開始交付金牛座遠程導彈,數百枚地堡粉碎機抵達,俄擔心成真

流年拾光
2025-07-14 21:46:15
網友網戀一個月奔現,花千元、見了親戚,房事時摸到男性生殖器

網友網戀一個月奔現,花千元、見了親戚,房事時摸到男性生殖器

社會醬
2025-07-13 17:33:17
楊儀曝父親隨禮名單,郭德綱真香了!娛樂圈的人情世故也大抵如此

楊儀曝父親隨禮名單,郭德綱真香了!娛樂圈的人情世故也大抵如此

山山視角
2025-07-15 15:32:32
娃哈哈老員工爆料:宗馥莉與杜建英都不算太厲害,真正厲的還是她

娃哈哈老員工爆料:宗馥莉與杜建英都不算太厲害,真正厲的還是她

南南說娛
2025-07-16 15:10:38
今年的劇王來了?我看它不行!

今年的劇王來了?我看它不行!

小片片說大片
2025-07-16 15:37:55
手段真高!宗慶后老員工曝更多內情,原來宗馥莉早就掀桌了

手段真高!宗慶后老員工曝更多內情,原來宗馥莉早就掀桌了

果娛
2025-07-17 11:58:12
立訊精密的44萬股東,終于翻身了

立訊精密的44萬股東,終于翻身了

看財經show
2025-07-17 16:06:25
賽道爆發!滿屏漲停

賽道爆發!滿屏漲停

新浪財經
2025-07-17 12:54:45
美軍學毒販建造半潛無人艇,專向菲律賓偷運,號稱沉幾十艘都不怕

美軍學毒販建造半潛無人艇,專向菲律賓偷運,號稱沉幾十艘都不怕

陶慕劍地球觀察
2025-07-16 14:32:36
喬丹排第一只是表達敬意?BR專家:更全能更持久的老詹已經是GOAT

喬丹排第一只是表達敬意?BR專家:更全能更持久的老詹已經是GOAT

直播吧
2025-07-16 20:53:22
美考慮援烏射程1000公里巡航導彈,特朗普:莫斯科不能打

美考慮援烏射程1000公里巡航導彈,特朗普:莫斯科不能打

文匯報
2025-07-16 23:54:20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軍覆沒,實為科技糖水,以后別再被騙了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軍覆沒,實為科技糖水,以后別再被騙了

好賢觀史記
2025-07-15 21:02:07
12比0壓倒性通過,中國選擇棄權,只能“幫”胡塞武裝到這了

12比0壓倒性通過,中國選擇棄權,只能“幫”胡塞武裝到這了

素年文史
2025-07-17 10:20:45
在上海街頭,一個法國游客為成功解鎖共享單車而落淚

在上海街頭,一個法國游客為成功解鎖共享單車而落淚

隨申Hi
2025-07-16 16:52:13
蔣介石私生活有多混亂?貼身秘書晚年才敢說破,宋美齡的做法絕了

蔣介石私生活有多混亂?貼身秘書晚年才敢說破,宋美齡的做法絕了

回京歷史夢
2025-03-27 18:21:52
內馬爾復出就絕殺!一頭臟辮跪地慶祝,星二代首秀,親爹入獄9年

內馬爾復出就絕殺!一頭臟辮跪地慶祝,星二代首秀,親爹入獄9年

念洲
2025-07-17 09:17:25
八卦往事!1995年帶宗、杜到香港洽談,預訂2間套房,宗說1間就夠

八卦往事!1995年帶宗、杜到香港洽談,預訂2間套房,宗說1間就夠

火山詩話
2025-07-17 08:54:26
2025-07-17 17:07:00
墨者辯 incentive-icons
墨者辯
察類,明故,出理。
383文章數 2306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愛康國賓CEO曾揭行業造假黑幕:抽血后不檢測直接倒掉

頭條要聞

愛康國賓CEO曾揭行業造假黑幕:抽血后不檢測直接倒掉

體育要聞

過去一年的頭號贏家,他說偶像永遠是媽媽

娛樂要聞

又相信愛情了,董璇二婚現場照曝光!

財經要聞

探究萬億市場的休閑零食

科技要聞

沒有老黃不夸的中國公司了吧??

汽車要聞

有望年內上市 奧迪A6L e-tron申報信息曝光

態度原創

健康
藝術
旅游
家居
公開課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家居要聞

空間分明 時尚風格并存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虹口区| 手游| 叙永县| 综艺| 西宁市| 南靖县| 轮台县| 崇阳县| 富宁县| 板桥市| 多伦县| 东源县| 石泉县| 淮阳县| 安达市| 谢通门县| 宁德市| 阳泉市| 无为县| 湟中县| 潮安县| 苍南县| 正安县| 曲周县| 奈曼旗| 外汇| 林芝县| 青冈县| 瑞丽市| 厦门市| 瑞金市| 丰县| 迭部县| 玛沁县| 东莞市| 大丰市| 房山区| 专栏| 巴林右旗| 丰城市| 泰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