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我們沒有出去玩,而是回了老家陪父母。跟以往一樣,我們花了一天時間在我媽家,三天時間在我婆婆家。
結婚十多年來,大多數時候如此,我在婆家待的時間比在娘家待的時間長。
先不討論結婚后放了假應該回娘家還是回婆家這個問題,倒是我人到中年,越來越感覺,回婆家時我大多數時候很放松,倒是回了娘家會有幾分不自在。
難道我更喜歡回婆家而不是娘家?
當我心中升騰起這個念頭的時候,我很是愧疚了一會兒,覺得有些對不起我媽。但真的對不起,相比于回娘家,有時候我更愿意回婆家。
實話實說,兩邊的父母都很好,每次我們回去,他們都張羅一大桌菜,我們返回時也讓我們帶很多東西。
不同的是,我在婆家,感覺很放松,沒什么要擔心的事,而在娘家,我感覺有點壓抑,以及一些無奈。
就拿剛過去的五一來說吧。
那天我們到了家,歇了一會兒,我就帶著二寶陪我老媽去買菜了。我們在一家店正選涼菜,我一抬眼,看到我那在外地工作的嫂子進來了,我趕緊和她打了個招呼,而我媽一句話也沒說。原來我哥一大早去接了嫂子,他們這是剛回來,我嫂子還沒回家,直接先來買菜了。
細算一下,我哥嫂結婚快23年了,我侄女今年也將大學畢業,但我媽和我嫂子,這么多年來婆媳關系一直緊張,個中原因三言兩語說不清楚,目前的情況是,她倆幾乎不說話。
我想,一會兒結賬時我一塊兒把賬結了得了,中午要在一個飯桌上吃飯,不用分得太清楚。誰知,我媽買了幾樣菜后,直接結賬走人了,我尷尬地跟我嫂子打了個招呼就跟出來了。
中午一起吃飯時,我媽全程黑著臉,也不怎么說話。我后來知道,還是因為我哥裝修房子的事。我以為這事已經過去了呢,其實在她那里并沒有過去。
這么多年,一家人一起吃飯,如果我哥在家,十次得有八次我媽會擺臉色,或者把我哥罵一頓。我覺得這真的不好。我老公在,孩子們也都大了,我哥四十四了,不是四歲也不是十四的小孩,但我媽罵起我哥來,一點不留情面,我都覺得尷尬。我會勸我媽少說兩句,也勸哥讓老媽少生點氣。
說起來我媽是個操心的命,尤其操心我哥。我哥也是不讓人省心的主,他小時候就調皮惹事,沒少被我爸媽揍。長大以后哥參加工作,照樣不讓人省心,結了婚也如此。在我媽眼里我哥的大問題是,他太敢花錢,太會花錢,一年到頭他雖然掙得不少但基本存不下錢,這個習慣到現在依然如此。而我媽一向節儉也有攢錢意識,她嚴重看不上我哥大手大腳花錢這一點。多年來我媽苦口婆心地勸我哥,奈何我哥不聽,依舊瀟灑生活。
大概兩個月前我哥開始裝修房子,我媽的意思是簡單裝修一下,誰知我哥預算超了不少,我媽很生氣。裝修的錢,大部分是我媽出的,我哥只出了一小部分。我媽生起氣來愛冷戰,直接不和人說話,所以她不和我哥說話了,或者就算是說話也是嗆他。
我媽雖然心眼不錯,但說出的話太硬,太嗆人,有時候我聽著都不愛聽,勸她柔和點。從我爸到我哥,我媽說話從來不客氣。這一點我不知勸了她多少回,但沒用。
那天吃完飯,我和老媽在院子里坐著小板凳聊天。聊天的重點,依舊是老媽吐槽我哥以及如何勸我哥省錢,那天又吐槽了我侄女。
我聽著她吐槽,有點無奈。我哥都四十多了,我侄女也即將畢業,而我媽快七十了,這些事本不應該她操心。
自然也是沒結果的,多年來都是如此。
我其實每次都勸老媽,日常打電話也勸她,只要她每天健康平安,能吃能喝就很好,其他的,就不要管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再說了,我媽說了那么多年,罵了那么多年,改變了什么呢?并沒有,只是她自己徒增煩惱罷了。
《孩子:挑戰》中有一句話說,父母要牢記在心,我們只能努力激勵孩子改善他們的行為,有時盡管我們做得很對,也未必會成功。
是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想自己做主。
更別提,我哥早已不是孩子了,他從孩子時代起,就不太聽我媽的話。
勸了老媽半天,突然地我就有點煩了。我回娘家主要是看望我老媽的,目前她吃喝不愁,身體健康,我希望她是幸福的,至少不是怨氣滿天,看這個不順眼嗆那個兩句,以及,無時不刻為我哥發愁。
多少年了,總是這樣,我覺得心累。我希望她放松一些,不要總嘮叨我哥,也不要吐槽我侄女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我媽那種打著為你好的嘮叨,其實只是感動了自己,當事人并不領情。
后來我果斷轉移了話題,何必總做這些費力不討好的事呢。
我想,他們不住在一起就好了。我媽也說過,眼不見心不煩。所以這次我哥提出裝修房子,我媽是同意的,也拿出了一大部分錢。
作為出嫁女,娘家的事我不好說什么,我哥嫂有他們生活的方式,我媽的脾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無論是我媽還是我哥嫂,我都勸不動,于是我有些泄氣,也很無奈。
希望我媽想開一些吧,活了大半輩子的人了,余生照顧好自己就好了,非要跟兒孫較勁有什么意思呢?
這是我在娘家的一些尷尬事,多少年了都是如此,這也導致我有時候一回去也頭疼。我心疼我媽,對我哥也是有點埋怨的,但我也只能勸我媽,以及在我哥需要幫忙時幫上一把。
相反在我婆家,我婆婆很少說鬧心事,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相敬如賓。做飯時,她是主廚我打下手,吃完飯后我洗碗,若碗筷多的話我婆婆還會幫忙洗。閑下來時,我們閑聊幾句,也是聊些家常話,沒有負面情緒,沒有憂心事。那些年婆婆為兩個小姑子的婚事發愁時,也不會總拿這個來說事。而且,我公公也是很好的人,他每天下班回到家會先到廚房,問我婆婆需要他做些什么。二老很少吵鬧,總是和和氣氣的。我印象中,我們很少因為什么紅臉,更別提被他們批評了。
不只是我,我小姑子一家三口也經常在假期回來,據我觀察,妹夫在老丈人家待得也舒心,悠閑。而且我婆家地方大,六間房里有一間是屬于我們的,我可以有安靜獨處的空間。
可以說,在我婆婆家,一片歲月靜好。自然,我也覺得安心、放松。
當然,我理解我媽的不如意,以及她的固執。說到底,她也只是希望兒子一家過得更好罷了。
但我真的希望,她快七十了,保重好自己的身體,想開一點,自私一點,別管太多,沒什么大不了的。
你更愿意回娘家還是回婆家呢,歡迎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