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段子
外交家對他的朋友說:你知道嗎,外交家其實就是預言師。朋友疑惑地問:為什么這么說?外交家笑著回答:因為每次參加國際會議,我都能準確預知到哪些國家代表會打瞌睡。然而,有一種情況叫做”事與愿違“,李存勖想著露臉,沒想到在何詞這樣的有心人看來,根本就是露屁股。李存勖以為自己展現的,是:人民富足、將士善戰與政通人和。但何詞看到的,卻是:稅吏斂財、士卒抱怨和驕淫無政。
文中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特別感謝辛苦制作、上傳的網友!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是大衛的平行宇宙,歡迎關注!
面對同樣一件事,不同人的反應可能截然不同。比如,后唐滅梁后,
- 楊吳的徐溫一面外交示弱、一面加強武備;
- 荊南的高季興馬上改換門庭,甚至不惜親自跑到洛陽覲見李存勖;
- 馬楚的馬殷派兒子帶著象征權力的都統印信去覲見李存勖。以上這些割據勢力,展現的伏低做小程度固然不同,但面對新晉霸主,無一例外地表現出擔憂,即:自己的權力是否會像后梁那樣灰飛煙滅。當然,總有些奇行種,認為自己是幸運的例外。
- 前蜀的王宗衍認為坐擁蜀道地利,完全有資格問一問”漢孰與我大?“【詳見叫不醒的前蜀皇帝王宗衍 - 裝睡一時爽,一直裝睡一直……衰|閑話殘唐五代】所以,盡管在群臣的反復勸諫下,一度整頓武備,但最終還是覺得這事兒勞民傷財,完全沒必要——最終,面對后唐的無敵雄獅,王宗衍果斷選擇裸奔。
在如此紛繁的時勢中,自然少不了外交家們精彩的表演。
一.何詞鐵口直斷
同光三年(公元925年)。
從地理上看,南漢遠離中原紛爭地。但梁晉爭霸是彼時發生在神州大地上一切事情的核心驅動力,影響力無遠弗屆。所以,在確定后梁覆滅之后,南漢皇帝劉巖不得不派出宮苑使何詞,跑到后唐入貢。
必須提醒小伙伴兒注意,何詞的任務是入貢而非出使。這可是將自己放到附庸而非對手的位置上。作為對比,可以回憶一下當初楊吳是怎么做的?
嗯……嚴可求給出的建議是無恥但有效的渣男式外交內政策略。
如前所述: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對之反應可能截然不同。楊吳國力之強盛遠不是南漢這樣的邊緣小國能夠望其項背的,所以劉巖把自己的姿態擺低也是極為正常的反應——畢竟能在亂世混成話事人,除了王宗衍那樣的奇行種,大家伙兒的智商都應該、也必須是在線的。
盡管是低姿態的入貢,但何詞終究是一方諸侯之代表,該有的待遇必然是要享受到的。站在李存勖的角度,這同樣是最優的選擇——展現己方的天朝風范,以至不戰而屈人之兵——這顯然是統一之路的捷徑。再多說一句,此前,李存勖違背郭崇韜、張憲的諫言,拆毀即位壇去給義務軍鎮的王都修建球場,其根本目的,其實與高規格招待何詞并無二致。
所以,一進鄴都魏州,何詞就受到了李存勖專門安排的各種招待項目。
回到南漢,何詞鐵口直斷:后唐不足為懼!劉巖一聽,敢情所謂的當代戰神的成色不過如此啊!那還有什么入貢的必要?從此安心當自己的南漢土皇帝,再也不去找李存勖獻殷勤了。
用不著擔心外界壓力,對劉巖這樣樂意偏安一隅的割據勢力自然是極好的——但,使者不過是名外交使節,又不是預言師,皇帝憑什么會完全信任他的判斷?
二.同時代杰出外交家的示范效應
那自然因為有良好榜樣的示范效應嘍!
就在五代的同一時期,便活躍著諸多杰出的外交家。甚至,杰出這個詞已經完全不足以正確描述這些外交家的成就……嗯,“多智而近妖”才是恰當的形容。
隨手就能舉出三個實例來。
1.楊吳智囊嚴可求
宏觀上,嚴可求針對強勢崛起的后唐,制定了”不承諾、不拒絕、不負責“的渣男式外交策略。沿用這條核心原則,楊吳加上他的繼承人南唐可是一直茍到了北宋建國——而李存勖,在位不過四年,甚至后唐的國祚也不過十四年。
微觀上,當徐溫派司農卿盧蘋出使后唐時,嚴可求居然有能力完全模擬出李存勖關心的問題,并且給出標準答案。更讓人心服口服的是,當盧蘋出使回來,明確告訴徐溫:老嚴完全拿捏住了李存勖,押的重點全都出現在后唐的考卷上。
那個領導不想擁有像嚴可求這樣的智囊?
2.親身出使的荊南高季興
作為外交使節,高季興能全須全尾地從后唐返回荊南,這件事兒本身就已經足夠拿出去吹噓一輩子了——君不見,藺相如保住和氏璧的影響有多大嗎?
更不用說,當李存勖問他”如何在前蜀和楊吳之間作選擇“的時候,高季興既能為一己私利夾帶私貨,又能有理有據說服李存勖。這不就是完美的優秀外交家之典范嘛!
3.后唐神算子李嚴
李嚴,幽州人,一度在歡樂喜劇人劉守光手下做到刺史這樣的高官。
后來,桀燕被李存勖滅國。作為金子,李嚴依舊可以在后唐閃耀發光——成了客省使這樣的關鍵官員,并在平蜀這件大事兒上成了最為活躍的因素,詳見【叫不醒的前蜀皇帝王宗衍 - 裝睡一時爽,一直裝睡一直……衰|閑話殘唐五代】。
啥,你問具體做了哪些貢獻?至少在以下幾點上,李嚴居功至偉。
1)完美摸清前蜀情形
孫子云:知自知彼,百戰不殆。
前蜀擁有雄絕天下的地利,這可是所有人都清楚的信息。所以,志在一統天下的李存勖也會屈尊降貴地去咨詢高季興如何排列“平蜀和滅吳”的優先級——哪怕彼時高季興的立場晦暗不明。[[黃金圈法則 - 謀士如何獻策|殘唐五代失敗學]]
無論高季興是否夾帶私貨,他十分了解前蜀終究是不爭的事實。在得到他的建議后,李存勖將平蜀的事情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但是,作為天下莫敵的當代戰神,發動這樣一場滅國戰,肯定不能僅聽旁人的一面之詞。為了真正摸清前蜀的虛實,李存勖決定派個干將去前蜀盡調。這份重任,就落到了李嚴的肩頭。
2)兩難困境下,既維護國格、又保全性命
同光二年,李嚴以客省使的身份,出使前蜀。
說起來,前蜀之所以被李存勖選作建國后第一個用兵對象,首要原因便是上游之利——這便是高季興能打動李存勖的核心原因——如果執行得好,確實能一并收獲順流滅吳的衍生效益。次要原因則是前蜀實在太富庶了——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是也。一旦據為己有,后唐隨后的用兵,就再也用不著為資源緊缺發愁了——孔謙可能會有些許失落感吧?
明確了需求,將平蜀的OKR拆解到李嚴身上,其核心任務就是勘察清楚前蜀是否真的像高季興描述的“文恬武嬉、民心思變”?
這就將一種兩難困境放到了李嚴的面前。身為上國天使,萬事須以國體為重,絕不可因個人的利害而失掉國格;身為理性個體,一切均應以利益為準,斷不該為他人之收益而損失自我。
如果以前者為準則,就應該強勢出擊,以上位者的風范鎮壓前蜀一切作為敵國的主張——哪怕會因此送了性命;如果奉后者為圭臬,那就該唯唯諾諾,將存身保命作為最高標準,至于國格什么的……還是等李存勖派大軍平蜀時再找回來吧。
可要再深想一步,如果因為維護國體而丟了性命,那又如何將前蜀的虛實匯報給李存勖呢?如果為了保命而喪失國格,那又如何說服李存勖相信自己的判斷呢?
……對普通人而言,這事兒越理越亂,還是不碰為妙。但李嚴不是普通人,他是個天生的外交家。
而身處亂世的外交家,其核心品質便是勇于冒險。所以,對普通人噤若寒蟬的危險事情,外交家的反應卻是:好極了,我來!
面對出使前蜀這樣兩頭堵的困境,李嚴不但沒有擔心、拒絕,反而欣然前往——畢竟,在他這樣的人心中,堅信的是:富貴險中求!
一到前蜀,李嚴就拿出上過上國天使的范兒來,大談李存勖如何神武、特談李存勖如何克服萬難而滅梁的曲折故事。整個演講過程,李嚴不但言辭犀利、邏輯自洽,而且擁有一個令所有辯論家都夢寐已久的好嗓門,史稱:
為王宗衍陳唐興復功德之盛,音辭清亮,蜀人聽之皆竦動。
這就是祖師爺賞飯吃了!
最后,李嚴暗示:*統一天下這種小事兒,我們皇帝辦起來易如反掌!
就在前蜀君臣以為這一通長篇大論講終于結束了,李嚴仿佛突然想起了一件小事兒,漫不經心地補充了一句:當初朱溫篡唐,除了我們老板,全天下的盛唐子民就沒有誰勤過王,真是人心不古啊!我相信,我那皇帝陛下一定會勸人向善滴!
面對如此直白的威脅,前蜀宗室王宗儔當即懟了回去:你們李存勖是皇帝,難道我們王宗衍就不是皇帝了?然后向王宗衍建議把這個大放厥詞的混賬宰了了事。
但是,王宗衍的為人……你是知道的,當即表示“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就把這事兒糊弄過去了。
由于一登臺就氣場全開,加之背后有強大的后唐軍隊撐腰,李嚴梭哈買大的舉動一時間的確震懾住本就沒有什么大志向的前蜀朝廷。
[[新五代史#^3zlc9i]] 后唐想了解前蜀的虛實,前蜀其實也急需知道后唐的真實想法。為了摸清李嚴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在王宗衍的默許與暗示下,樞密使宋光嗣私下設宴款待李嚴。酒至半酣,宋光嗣終于鼓起勇氣,向李嚴詳細打聽下梁晉爭霸的終局之戰。
李嚴擦了擦嘴,縱論時勢:自從我們皇帝陛下在鄴都(魏州)成帝登基,后梁的好日子就算到頭了。我軍一戰而下鄆州,之后長驅直入,不費吹灰之力攻克大梁,前后不過十余日——此乃前所未有之武功。攝于我軍之堂皇武運,后梁尚存的三十余萬士卒未經一戰,便向我軍投誠。
自此,東到大海、西臨蔥嶺、北至燕山、南逾五嶺,盛唐固有疆域,泰半已入貢我朝。
強藩如楊吳坐擁水戰之利、岐國以先朝勛舊自居,如今均已遣子入侍,稽首稱籓。小藩如荊南、馬楚、吳越,各挾奇珍異寶,稱臣入朝者絡繹不絕。
一言以蔽之,天子方懷之以德,而震之以威,天下之勢,不得不一也。
這么一大套精心準備的話術,被李嚴以高山推雪的威勢壓下來,宋光嗣立即就被鎮住了——哪還敢問什么天下大勢,只能詢問些具體的小細節,比如:據傳,契丹這些年發展的不錯,不時有其南下打草谷的消息。你們唐軍就不擔心他們將來會威脅到自己嗎?
李嚴微微一笑,先是承認一個事實:契丹的確很強大。隨后發起靈魂反問:在你看來,其與后梁誰更武德爆棚呢?
宋光嗣想了一下,說了心里話:跟后梁比,契丹好像還差一些。
李嚴愈發得意了:我們后唐天兵滅梁如同摧枯拉朽,對付一個還不如后梁的小角色,還不是手到擒來?我朝百戰雄兵遍及天下,隨便派出一鎮的力量,就能夠送契丹人回歸他們的長生天。
只是,自古以來,王者都對境外四夷存而不論,畢竟都是母生父養的,天子不欲滅人倫大禮而窮兵黷武是也!
這一番長篇大論,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以宋光嗣為代表的前蜀群臣實在無力分辨其中的貓膩——于是,毫不意外地被李嚴這個辯論大師給集體PUA了。
如此,李嚴既維護了天朝上國的尊嚴,又保全了自己的安危。外交家之揮灑自如,不過如此!
3)說服李存勖平蜀
用盛氣凌人的態度執行出使帝國的任務,卻完全沒有遭受到任何實質性的回應——事實上,連形式上的回懟幾乎都不存在——李嚴已經在內心判了前蜀死刑。那么,余下的問題就是如何說服李存勖同意自己的判斷了。
鑒于李存勖好大喜功的性格,李嚴認定他絕對接受不了“明明是弱者,卻偏要從實力地位出發與自己交涉”的行為。
一番深思熟慮后,李嚴因循慣例,接受了前蜀寒酸的回禮。這里需要強調兩件事。其一,李嚴帶過去的,可是優良戰馬這樣戰略級別的國禮,完全能夠體現出后唐的誠意。其二,彼時的前蜀高層,從心理到武備,都已經完全被李嚴PUA了。所以,只要李嚴愿意,完全有理由且有能力要求前蜀的回禮必須與自己帶來的禮物級別對等;與之對應的,王宗衍也實在沒有什么拒絕的理由。
回到洛陽,李嚴鐵口直斷:大兵一臨,前蜀必跪!在給出判斷依據后,他特意像李存勖強調,前蜀有針對咱們后唐的國策,即:貿易制裁。具體體現在所有前蜀特有的奇珍異寶均不得出口后唐;只有哪兒都能見到的大陸貨才允許放到交易清單之中。然后,似乎不經意地補了一句:對了,前蜀還給這種做法起了個名字,叫做“入草物”。
果然,李存勖當即就火了,說了一句不失幽默的狠話:王宗衍這小子還能擺脫“入草人”的命運嗎?
就此,平蜀成了后唐的首要工作。
4)平蜀一役,比肩張儀
出使前蜀、促使出兵,這些事兒固然關鍵,但終究還是一個合格外交家理應實現的業績。李嚴能達到優秀的級別,自然在于其有能力完成超出領導預期的KPI。
李存勖是個地道的行動派,一旦確定平蜀,立即調撥資源、整肅軍隊,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冬,任命兒子魏王李繼岌為帥,樞密使侍中郭崇韜副之,西征前蜀。此行的先鋒部隊由康延孝領導,李嚴以三川招討使副之。
先鋒軍不過五千騎,但由于王宗衍干得實在太過出色,唐軍所到之處,前蜀“州縣皆迎降”。這一下,始終認為天命在我的王宗衍終于坐不住了,難得硬氣一回,派人通知康延孝:你把李嚴送過來,用不著后唐打過來,我主動投降。
按照康延孝的想法,實在犯不著讓李嚴平白冒險——以他首倡平蜀的身份,孤身前往成都,那是一定會被王宗衍挫骨揚灰的。既然己方軍威正盛,平推過去即可滅國,怎么能莫名其妙地損失一個三川招討使呢?這不是自找不痛快嗎?
但李嚴反應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打仗一定會死人,咱們寶貴的士卒值得我為之冒險。當即疾馳入成都,見到王宗衍后,又是一通PUA。而王宗衍則是又一次聽了進去,干脆將家眷托付給李嚴——這可是將之視為救命稻草了——隨后降唐。
小伙伴兒是不是從中看到了張儀與楚懷王的影子了!嗯,他們的結局也差相仿佛。有這么多珠玉在前,劉巖自然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自己派出去的外交家能夠做出最為正確的判斷。
至于何詞,除了這段記載外,就找不到其他的痕跡了。所以,是否他也像以上三位外交家那樣多智而近妖,并無定論。但從事后諸葛亮的角度看,在判斷后唐國運這件事兒上,此公一語中的!要么,何詞也是預言師,只不過南漢的舞臺過小,沒有給他更多的展示機會;要么,李存勖的荒政已經到了盡人皆知的程度,就算何詞資質平平,也能一眼看出端倪。至少,天下未定,李存勖卻開始猜忌勛臣,已經頗有昏聵暴君的底色了。
三.外交家就是預言師
如果用另一個小伙伴兒熟悉的名詞來指代外交家,我們就能更容易得出外交家就是預言師的結論。那個名詞就是縱橫家——春秋戰國的任何一個關鍵節點,都活躍著縱橫家的身影,可以說,彼時的歷史大勢,就是由縱橫家規劃出來的。
當然,由于幸存者偏差的存在,那些預言錯的外交家往往不會再史書上留下痕跡。但,如此多的成功案例也足以讓決策者傾向于相信外交家的判斷。
另外,如果不相信的這些人的話,決策者壓根就不會將外交這樣的重任交給他們。所以,哪怕僅僅因為不想自己打臉,決策者也會樂意采納外交家的建議。
敲黑板,劃重點了!外交家就是預言師!
參考資料:
- 司馬光【資治通鑒】
- 歐陽修【新五代史】
- 薛居正【舊五代史】
- 胡三省【通鑒音注】
- 裝睡爽,一直裝睡一直……衰-叫不醒的前蜀皇帝|閑話殘唐五代(mp.weixin.qq.com/s?__biz=MzU5MTEwOTQwMQ==&mid=2247486299&idx=1&sn=560126a1cc5a6f0984a0f5a1a1ba3f8b&chksm=fe35472dc942ce3b1e47589205122a0f60a12337e6116d6799ff0d5dd4d704829e8e70248ed9&token=603646870&lang=zh_CN#rd[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MTEwOTQwMQ==&mid=2247486299&idx=1&sn=560126a1cc5a6f0984a0f5a1a1ba3f8b&chksm=fe35472dc942ce3b1e47589205122a0f60a12337e6116d6799ff0d5dd4d704829e8e70248ed9&token=603646870&lang=zh_CN#rd])
- 黃金圈法則 - 謀士如何獻策|殘唐五代失敗學(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1438442234315304/?log_from=fee2d59b6a834_1715408593333)
- 猜忌,將忠心手下擠兌成掘墓人 - 李嗣源慘遭猜忌|閑話殘唐五代(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d64126d3c60e4493a67acebfa98aa6b0[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d64126d3c60e4493a67acebfa98aa6b0])
特別聲明:事實上,當我閱讀歷史的時候,其實質就是開啟了一個平行宇宙;而當你閱讀本文的時候,其實質也是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在這個平行宇宙中,如果你發現了錯誤,請及時指出、不吝賜教,那將是你我持續進步的原動力;如果你受到啟發,不妨關注、點贊、轉發,去激發更多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