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為仝麟閣的資深讀者: 點擊上方「麟閣經略」→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其他平臺讀者請關注公眾號“麟閣經略”
永不落幕的大英
因為去倫敦辦貸款的緣故,我近期頻繁去倫敦。固然老牌殖民帝國的榮光早已成夢幻泡影,英國的政治、文化、經濟影響力依然不可小覷。
我和倫敦的朋友們聊,有個觀點一致認同:只要英語還作為世界第一語言,英國這個國家就不會衰落,而倫敦則是英國的核心,倫敦外的英國和倫敦是兩個世界。
這個觀點怎么來的呢?首先,英語作為全球第一語言,其人口基數是最大的。在吸引人力、資本上,英語國家有天然優勢。
而倫敦,又有著不可替代的金融和政治屬性。作為英聯邦政治中心、全球第一金融城市、歐洲經濟中心之一,倫敦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富豪最青睞的城市之一。
咱們不說那些大數據,我就用最直觀的感受告訴你倫敦的消費能力有多強。這次我去看房的地方在倫敦格林尼治,旁邊有個標志性建筑叫“千禧巨蛋”,常舉辦大型賽事和演唱會。
但這個地方,在北京相當于朝陽區的四環到五環之間,算倫敦中產所居住的位置。房價和北京四惠差不太多,一平米8-10萬rmb(注意沒有公攤面積)。
但是租金簡直離譜,一套80平米兩室一廳的公寓,月租金居然能達到3.6萬元以上。年租金相當于房價的7%!是北京相同價位地段,房租的四倍以上。
比租金還要離譜的是教育成本,我們逛了四所私立學校,最便宜的一家年費用都在20萬人民幣以上。維也納聯合國附近各國官員子女上的國際學校,年費用也就不到十萬。
是誰撐起了倫敦的高房租和物價?在我調查中發現,租這種“相對中等價位”的房子的人,主要是金融、互聯網行業的中產,以及全世界所有城市比例最高的留學生們。
為什么倫敦能有這么多金融產業?因為有錢人喜歡來這里投資、生活。為什么倫敦有這么多有錢的留學生?因為英語世界的文化影響力,倫敦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二。
所以再重復那句話:只要英語是世界第一語言,英國永遠可以躺著吸全球資本和消費。這種優勢的穩定性無與倫比,因為錢去哪、金融就在那,金融行業在哪,利潤就會去哪。
再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事實:倫敦允許給外國人貸款購買不動產,最低首付可到20%。這不是因為英國政府仁慈,而是倫敦不動產強大的流動性,一旦你斷供,資產可以快速變現而不會砸到銀行手上。
回顧歷史,英國是唯一一個經歷過所有重大經濟危機和世界大戰的考驗,而依然有穩定不動產增值的國家,它的經濟韌性禁得住歷史的檢驗。
在倫敦第二金融中心——金絲雀碼頭漫步,仿佛回到了上海。這里的建筑物嶄新且寬敞,和西倫敦那些有年代感的街道風格迥異。
朋友告訴我,在倫敦最有錢的不是金融大佬,而是中東石油土豪。他們成片買地開發,并將倫敦作為自己家族移民的首選目的地,整個金色雀碼頭的繁榮就是被石油佬投資出來的。
下周一5月14日19:00,我將在倫敦直播,帶您看看倫敦的房子,聊聊其回報率、出租情況等各種投資信息。您可點擊下方預約按鈕,和您在直播間不見不散。
康侯簋
理解這個藏品的價值,需要一點歷史門檻。公元前1042年,距今3000多年前。周公平叛“三監之亂”后。封周武王胞弟康叔在前商故都朝歌建立“衛國”,衛國也是東西周到秦代存續最久的王國之一,秦二世時期才將衛國國君頭銜剝奪。
這個康侯簋,就是當年周王室封賞給康叔的禮器。
雨過天晴云破處,玉面蟬翼晨星稀。
汝窯,宋代五大窯口之首,總共就燒了20年,傳世不到60件,這一展柜的市場價值高達幾十億,今天終于見到原物了!
關于作者
仝麟閣,前財經記者,發表文章累計超過200萬字。千萬級報道作者,網易年度影響力創作者。研究領域為政治、歷史、經濟和社會問題,在多家咨詢和教育機構任兼職講師,現居奧地利。
(我的小號,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