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曾說過:凡是負能量的東西,都不要去回應,回應就會與之糾纏,糾纏就會受其損耗。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常常會因為好心、怕失去禮節或是顧及情感紐帶答應一些不該答應的請求。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求助都應該回應,特別是以下3樣東西,不論別人如何請求,你們的關系再密切,也應該堅定地拒絕。
這不僅僅是為了留住福報,更是為了防止自己深陷負能量的漩渦。
01
記錄著個人痛苦回憶的物品
比如日記本、情書等。
這些東西像一個垃圾桶,很多都盛滿了過去的陰影和心靈的創傷。
如果輕易就借給他人,相當于分享了自己的隱私,無形中將自己的負能量傳遞出去。
記得有一次,發小在失戀后找到我,想要借我當年感情受挫時的日記本。
他說,想要從我的過往經歷中找到解脫之道。雖然理解他的苦衷,但我還是很謹慎地拒絕了。
因為我的日記里記錄了太多的喜怒哀樂,是屬于我自己療傷的過程,如果借給他閱讀,不但可能加劇他的負面情緒,而且也會使我再次經歷那些不愉快。
事實也證明我做對了,拒絕他借日記本的請求,反而促成了他尋找更健康的方式去克服情緒低落,比如運動、旅行等等。
02
特殊意義的信物
第二樣需要堅決拒絕借出的,是那些具有特殊意義的信物。
不管是長輩贈與的老物件,還是代表著自己信仰的首飾,這些物品人們都認為有著某種強烈的能量場。
它們可能給主人帶來好運,卻未必適合他人。
我有一串當年在外出旅行時從一位高僧那里獲贈的佛珠,我視它為心靈的寄托。
有一次,表弟看到后非常喜歡,懇求我借給他幾天,洗洗霉氣。我并沒有同意,而是勸他多讀讀書把心靜下來。
因為我覺得,真正的好運還是來源于自己的內心,在任何時候,依賴外物的力量是沒有根基的。
希望這樣做能讓表弟明白生活的意義所在。
03
個人聲譽
借用個人聲譽,聽起來有些抽象,但實際上它比前兩者更重要。
這里的“借用”是指在不了解真相或完全不知情的狀況下,替別人背鍋,成了替罪羊。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出于好意幫朋友推薦工作或者介紹業務,但如果對方未能履行承諾或應付了事,最終受損的不僅是業務或工作本身,還有我們的個人信譽和聲望。
我當年就因為給合作伙伴介紹了一個不靠譜的經銷商,丟了一個馬上就要到手的大單不說,還成了業內的笑話。
這件事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個人的聲譽,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一旦損害,要想恢復原狀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
就像弘一法師所說,我們應該守護好自己的能量場。
當我們能夠溫和而堅定地拒絕把上面這三樣東西借給他人時,才真正做到了慈悲和自我保護。
記住,關系再好,也不能忽視對自身福報的維護。
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在保護那些真正珍貴的人際關系不被金錢、誤解以及不必要的紛爭所破壞。
時刻保持內心的清凈,才能讓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遠,更加從容不迫。
希望我們都能學會這份智慧,擁有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人際交往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