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過家附近的社區食堂吃飯嗎?關于社區食堂的話題頻頻登上熱搜,社區食堂曾一度被認為是老年人專屬的用餐模式,但越來越受到各種年齡層的青睞,社區食堂也因其物美價廉,開始變得流行起來。
四川手機報記者走訪成都市多家社區食堂,發現不僅有政府進行補貼參與設立的社區食堂,部分純民營餐飲店也以食堂模式經營,甚至連超市里面也辦起了“社區食堂”。社區食堂都有哪些運營模式?它們都有補貼嗎?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
模式一:傳統社區食堂,輻射周邊鄰里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看到,一般傳統的社區食堂籌建時間均較早,往往建于老小區較多的社區,功能性也主要服務于社區的居家老人,例如成都市成華區下澗槽社區歲月廚香餐廳,店面環境追求簡潔干凈,菜品也以樸實的家常菜為主,不追求花樣,力求保證健康、環保和安全。
模式二:綜合養老體,融合食堂供餐服務
此外,新建的社區食堂往往和日間照料中心、社區醫館等便民服務點進行融合。例如:金牛區營門口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中心不但是老人的日托中心,還是社區老人的活動中心和膳食中心,為轄區老年人提供更加豐富的包括日托、夜托、助餐、娛樂、精神慰藉等嵌入式為老服務。
附近居住的老年人每天空閑時,就會到服務中心讀讀書看看報、聊天和下棋,到飯點兒了就直接用餐。甚至吸引了較遠社區的老人每日乘坐公交車,到營門口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來休閑。
模式三:企業加盟,選址商城服務全齡客群
記者了解到,現在有政府參與的社區食堂已不局限于社區街巷之中,有的社區食堂也開進了大型商超,為更多年齡客群提供就餐便利。
在成都市成華區鐵建廣場華林社區“你身邊的社區食堂”,記者現場看到,中午來到該社區食堂就餐的客群,80%都是年輕人。食堂負責人熊娟表示,食堂每日提供包含8道涼菜、22道熱菜以及各類小吃在內的30余種菜品,最大限度保證食材的多樣性和新鮮度,“其實自助午餐也有很多連鎖品牌,但客人選擇來到社區食堂,一是價格會比同品類飯店便宜15%左右,二來不擔心吃到預制菜,更放心。”
這類社區食堂更加強調選址、門店裝修的重要性,除了肩負養老服務的公益性之外,同時也作為一家正常的餐飲飯店在經營,菜品等均面向全年齡段客群服務。
模式四:自主經營,老板給顧客優惠
在金牛區茶店子西宸天街附近,有一家名為“鮮先生社區食堂”的餐館,該餐館同樣采取自助稱重的模式。記者從門店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目前,門店是自負盈虧純自營,每天特定時段會給予就餐者優惠。
記者觀察發現,該餐館在飯點生意不錯,晚上8點以后,仍有很多上班族前來就餐。餐館采用稱重模式,晚上8點后,所有菜品優惠出售,12元不限量自助。
模式五:企業與企業合作,“食堂”開進超市
連日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大家熟知的永輝超市,也開始運營“社區食堂”模式,開設“永輝食堂”。
例如:武侯區吾悅廣場、金牛區西宸天街等商城的永輝超市等,均在入口處設立“永輝食堂”。記者從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永輝食堂是由“米樂家”品牌與永輝超市合作推出的,食堂的食材均直接采購自永輝超市,價格也比同品類食堂便宜15%-20%左右。
菜品采用稱重模式收費,成年人葷素搭配一頓下來只需要15元左右,相比同品類餐飲品牌便宜15%-20%左右。據了解,永輝食堂正處于前期摸索階段,同樣會推出部分補貼活動。例如:武侯區吾悅廣場的永輝食堂,就會每日推出晚餐優惠活動,參與的消費者能直接獲得優惠減免。
社區食堂都有政府補貼嗎?不一定
記者從多位行業人士處獲悉,目前,有政府參與補貼的其實叫“老年助餐點”,“老年助餐點”會嵌套在某一家社區食堂的服務中,給予來社區食堂就餐的老年人部分優惠。這類社區食堂在門店顯眼的位置,會放置例如“養老助餐”等字樣的標牌,有助于老年人就餐時識別。而自營的社區食堂則是純商業行為,僅是采用了類似食堂的就餐形式,無政府參與補貼。
多位社區食堂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政策,政府會給予的一些補貼,對餐廳啟動有很大幫助,不過社區食堂終究是市場化運營,需要自負盈虧。
記者體驗發現,無論是有政府補貼的社區食堂,還是自營的類似社區食堂模式的餐館,食堂都必須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且被給予了“物美價廉”的期望。
你吃過社區食堂嗎?體驗如何?歡迎評論區留言
(川網傳媒·四川手機報記者 李瀚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