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新城,作為上海五大新城之一,曾在五大新城中熱度僅次于青浦新城,且自積分制實施以來,多次出現備受矚目的高分樓盤。
然而,近年來奉賢新城的新房市場卻呈現出明顯的降溫趨勢。據數據顯示,2021年奉賢新城新房平均認購率高達94%,但到了2022年,這一數字已跌至80%,而至2023年更是進一步下滑至67%。
近日,鳳凰網房產在對奉賢新城板塊進行實地走訪時觀察到,板塊新房市場在大量供應的情況下,內卷相當嚴重,導致眾多樓盤面臨銷售困境。即便是此前備受追捧的“網紅盤”,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銷售也明顯遇冷,開盤7個月僅售出兩成房源,甚至有個別樓盤在認購期間竟無人問津。
然而,在面臨市場嚴峻形勢之際,部分樓盤正在積極調整策略,卷產品卷價格;同時,也有一些樓盤選擇保持現狀,選擇躺平,能賣出去就賣,賣不出去就慢慢賣。
Part.1
有樓盤開盤7個月,網簽剛過2成
在樓市進入蕭條期以前,奉賢新城被賦予了太多的期許,南上海城市中心、宜居寶地、長三角活力新城。
但樓市下行以來,奉賢新城也率先感受到了市場的寒意,土地出讓成交低迷,新房銷售遭遇困境。
據鳳凰網房產上海站統計,目前奉賢新城范圍內共有12個新房項目在售,然而,除了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入市的幾個項目網簽率在90%以上,其余項目的銷售情況并不樂觀,甚至有5個樓盤的網簽率尚不足3成。
(數據來源:上海網上房地產 統計時間:2024年5月26日)
而這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莫過于奉發云境PRO、奉發右岸晶邸。近日,小鳳凰也曾實地探訪過兩個項目,發現售樓處幾乎都是門可羅雀,其中奉發云境PRO除了銷售人員之外,看房者僅有小鳳凰一人;奉發右岸晶邸則有1組客戶在看房。
奉發云境PRO作為奉發云境的二期項目,其銷售情況與一期形成了鮮明對比。一期項目在開盤時曾創下了熱銷的記錄,而二期項目在推出時卻遭遇了認購率低下的困境。
2023年10月,二期推出672套房源,認購期間僅收到126組意向認購,認購率18%,而開盤當日去化率也僅有13%。
上海網上房地產顯示,截至5月30日,奉發云境PRO672套房源,已售住宅套數為152套,7個月時間,網簽去化剛過2成。
奉發右岸晶邸的情況亦不容樂觀。
今年4月份,奉發右岸晶邸加推83套房源,然而在開盤前項目發布公告,稱由于項目認購期間無意向認購客戶登記認購,取消搖號排序活動,成為奉賢新城首個在認購期間零認購的樓盤。
截至目前,近一個月時間,奉發右岸晶邸83套房源,依舊是零網簽。
公開資料顯示,奉發右岸晶邸項目于2023年12月首開,270套房源認購率約32%。截至5月30日,項目352套房源,已網簽87套,5個月時間,網簽去化率24.6%。
Part.2
賣不動的樓盤都藏著痛點
樓盤銷售不暢,其核心原因在于其存在諸多痛點。
以奉發右岸晶邸項目為例,其最為顯著的痛點是性價比的缺失。
當前,該項目的售價為4.3萬/平方米,然而,與其相距僅3公里的象嶼江灣悅府的售價卻僅為3.6萬/平方米,兩者之間的價差高達近7000元/平方米。
盡管右岸晶邸項目地理位置靠近新城核心區,然而其對于多數新上海人而言,這一優勢并不具備足夠的吸引力,特別是在15單元和16單元置業的群體中。
相比之下,江灣悅府的周邊配套設施更為完善,緊鄰龍湖金匯天街,且對口學校為九年一貫制的上大附校,為居民提供了更為便捷的生活環境和教育資源。
反觀右岸晶邸,除了金海小學外,商業配套幾乎空白,居民購物休閑需遠行至3公里外的龍湖金匯天街或新城核心區,這無疑增加了生活的不便。
此外,在得房率和裝修標準方面,奉發右岸晶邸也遜于象嶼江灣悅府,進一步削弱了其市場競爭力。
據上海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象嶼江灣悅府的得房率高達78.8%,而奉發右岸晶邸僅為76.2%。在裝修標準上,象嶼江灣悅府以2000元/平方米的集采價提供了中央空調、地暖、新風系統以及廚房洗碗機和涼霸等高端配置,而右岸晶邸則僅配備了中央空調,明顯在裝修品質和舒適度上有所欠缺。
另一項目奉發云境,盡管一期曾取得過不錯的銷售業績,但在購房者日趨理性的市場環境下,其痛點也逐漸凸顯出來。
該項目位于奉賢新城21單元,雖然鄰近地鐵5號線,但周邊生活配套設施嚴重不足,停工爛尾的萬達廣場,其開業時間仍遙遙無期。
此外,項目周邊聚集了大量的產業園區,導致整體居住環境一般,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難以得到顯著改善,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其在二手房市場上的溢價空間。
除樓盤自身存在的問題外,錯誤的銷售策略和營銷手段也可能導致房屋銷售困難。
在當前樓市下行的大環境下,眾多房企率先啟動中介帶客,紛紛采取促銷優惠措施,在不擾亂市場秩序的前提下,進行一定程度的降價促銷。
然而,奉發右岸晶邸、奉發云境卻一直按兵不動,并沒有降價促銷的計劃,亦未有明顯讓利于購房者的舉措。前幾年房地產市場好,躺平也能贏,但當前市場環境已發生深刻變化,若繼續沿用舊有營銷策略,顯然難以適應市場需求。
據悉,奉發右岸晶邸與奉發云境雖由奉發集團開發,但其在銷售策略上仍沿用國企傳統的營銷方式,并未組建自有銷售團隊,而是將銷售工作外包給代理公司。這也導致了項目本身成本較高,因此在資金安排上并無額外空間用于促銷活動的投入。
奉發集團2023年年報顯示,2023年,奉發集團房地產業務營收約15.55億元,而其成本就有18.08億元。
Part.3
出清周期長,庫存壓力大
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奉賢新城的新房成交面積相較于去年同期呈現明顯下滑趨勢,降幅達到24.3%。同時,該區域的房產市場出清周期也相應延長,目前約為7.4個月。
對于奉賢新城當前的房地產市場狀況,業內資深人士指出,目前該區域的新房供應量較為充裕,因此導致了去化周期相對較長的情況。
據鳳凰網房產上海站統計,2022年時,奉賢新城新房共供應了3321套房源,合計19.64萬方。然而,去年以來,奉賢新城新房供應量顯著增加,去年全年,奉賢新城累計供應4165套房源,合計45.25萬方。
面對著成交疲軟、庫存持續高企、出清周期長的情況,奉賢新城也不得不做出了相應調整。今年1至6批次,該區域僅推出了5個樓盤,累計供應房源1585套。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3批次以來,奉賢新城已連續三個批次供應掛0。
此外,土地拍賣市場也受到了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的影響。相較于2022年和去年同期的土地推出數量,今年奉賢新城在土地供應方面明顯放緩,僅推出了1幅地塊。
Part.4
“掉隊”的奉賢新城
上海的五個新城,最掉隊的那個,莫過于奉賢新城。
當2018年12月30日,閉塞已久的奉賢新城,終于等到了5號線南延伸段的通車。
而彼時,通向松江新城的地鐵9號線已經運行了11年,通向嘉定新城的地鐵11號線運行了9年,通向臨港新城的地鐵16號線運行了5年,就連通向青浦新城的地鐵17號線也都已運行了1年。
至關重要的交通跟不上,奉賢新城的發展速度也就慢了下來,逐步與五個新城拉開了差距。
在商業布局方面,盡管奉賢新城擁有兩個龍湖天街以及百聯、寶龍、蘇寧等商業體,但其中體量最大的龍湖天街僅占地14萬方,相較于松江新城的40.5萬方萬達印象城、青浦新城的24.7萬方青浦萬達茂以及嘉定新城的34萬方南翔印象城而言,顯然存在顯著差距。
在產業發展方面,其他新城均已形成鮮明的產業特色,如嘉定新城的汽車產業、青浦新城的大虹橋和華為、松江新城的G60科創走廊以及臨港的國家級大規劃等。相比之下,奉賢新城尚未形成明確的產業標簽。
盡管奉賢新城已成功打造東方美谷這一特色產業,并在業界享有一定知名度,但與汽車城、硬核科創等產業相比,其影響力仍顯有限。至于目標在10年內建成的“頭號工程”數字江海,目前仍處于建設階段,其未來發展前景尚待觀察。
或是因為發展掉隊的原因,奉賢新城的房價水平一直較為低迷,其吸金能力相較于嘉定、松江、青浦、臨港四個新城而言,存在顯著差距。
根據上海中原地產的統計數據,2014年奉賢新城的新房均價為21762元/㎡,這一價格相較于同期的松江新城(20788元/㎡)、嘉定新城(18018元/㎡)、青浦新城(19086元/㎡)和臨港新城(14475元/㎡)均處于相對較高水平。
經過十年的市場演變,各新城房價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增長態勢。
至2023年,松江新城新房均價已飆升至51605元/㎡,房地聯動價更是高達6.3萬/㎡;嘉定新城新房均價也攀升至47511元/㎡,房地聯動價達到50400元/㎡;青浦新城新房均價漲至47026元/㎡,臨港新城新房均價漲至32669元/㎡。
盡管奉賢新城新房均價也有所增長,達到43482元/㎡,但相較于其他新城,其漲幅相對較小。
從十年間的房價漲幅來看,松江新城上漲了148%,嘉定新城上漲了164%,青浦新城上漲了146%,臨港新城上漲了126%,而奉賢新城僅上漲了99.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