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農民賣了一個西瓜500塊。中國農民賣10個西瓜50塊錢。按收入計算GDP的話,日本農民的GDP是中國農民的10倍。但是按實際的生產算的話,中國農民實際上是日本的10倍。這就是名義GDP和購買力平價GDP的區別。
正常提升GDP的方法是提高西瓜產量,收入提高的同時能買到更多的西瓜,人民能感到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但是還有一種邪門的方法是往金融系統注水,提高西瓜價格。人民只能看到經濟數據好看,但是物價上天,生活水平反而下降了。這是為什么我們的臺灣省經濟數據非常好看,人均GDP“亞洲第一”,真相是買臺車價格比大陸貴出好幾倍,臺灣人只能感受到各種物價飛漲。
上世紀日本人均GDP短暫超過美國,去年美國GDP短暫5.2%增長,安倍經濟學等都是注水提高GDP的實際案例。拔苗助長的做法越猛副作用就越大,暫時搞高的GDP最終會導致匯率下跌經濟受創。如果再來一招“廣場協議”讓匯率強制提高,那就是金融核彈了。
其實,GDP最重要的是看工業能力,汽車產業最能體現一個傳統工業國家的工業能力。沒有工業能力你生產再多的西瓜也只能賣西瓜。日本平均14個人生產一輛車,中國平均1400人生產一輛車。中國就得高價進口日本車才能滿足需求,這樣日本就算買500塊一個的西瓜,生活水平也比中國要好。中國現在平均34人生產一輛車。按人均車產量日本是中國的2.42倍,同時日本的人均GDP也是中國的2.7倍,再對比下農產品價格,你就很難說日本的生活水平比中國好了。
同理,美國的航空工業,汽車,計算機,軟件等目前都比中國要強,但是中國已經掌握了現代工業的幾乎所有門類。軟件,芯片,大飛機這些產業是美國最后的底牌,美國一定會不計代價的守住,所以美國一定要用各種方法遏制中國liunx操作系統社區的發展。
按購買力平價GDP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只是美國的1.2倍。如果把500塊的西瓜等服務業的因素排除,只看工業GDP中國早就遠遠遠遠的超過了整個外國,全世界加起來也干不過中國。世界鋼產量18億,中國一家13億(2020)。世界汽車產量7000萬,中國一家3000萬。世界手機6成屬于中國,還剩四成在中國代工等等。
在工業能力已經上天中國面前,歐美日本等等要想維持對中國的心理優勢,就必須靠“營銷”甚至造假的方式來證明日本西瓜比中國的好,一個頂100個。日本人營銷出來的各種仙人,和牛,天價水果,甚至礦泉水基本屬于智商稅。我們短板現在只有半導體還有一小部分沒有掌握,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和如今的中國相提并論。
所以,中國的GDP實際上是被遠遠低估的。中國的生產能力早已超過世界總量的一半,而且還在增長。其它國家未來都只能嵌入到中國的經濟秩序中,沒有任何國家或國家聯盟能夠抵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