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掌握了蘇聯時期的一系列絕密文件,并且很快公開了一封關于朝鮮戰爭的信函。
至此,抗美援朝被隱瞞了42年的真相也由此被揭開。
按理說,朝鮮戰爭本質上其實是美蘇兩極爭霸的一個縮影,南北之爭也是美蘇之爭,可是為什么最終美國坐不住出兵干預了這場戰爭而蘇聯卻一直袖手旁觀呢?蘇聯和朝鮮又是用的什么辦法和理由讓中國不得不出兵呢?
打開塵封的歷史,或許可以窺見一些幾十年前的真相。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也已經進入尾聲,侵略者日本政府在美國“小男孩”的猛烈攻勢下不得不宣布停戰投降,東亞地區,曾經被日本占領并殖民的朝鮮半島也獲得解放。
早在二戰結束之前,美蘇已經開始暗中較勁,兩國都想占據朝鮮半島控制東亞局勢,于是干脆以北緯38度為線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北邊歸蘇聯,實行社會主義,南邊歸美國,實行資本主義。
這就給后來的朝鮮戰爭埋下禍根。
既然分屬兩個不同陣營,意識形態又有不同,兩個國家儼然成為美蘇爭霸的縮影,矛盾相當激烈。
1948年,北朝鮮領導人金日成意識到,或許一場大戰已經不可避免,于是他秘密詢問斯大林,希望獲得斯大林方面的軍事援助。
他陳述的理由非常全面。
首先是朝鮮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中國蘇聯接壤。
這兩個都是社會主義陣營的實力大國,也是社會主義的象征和主心骨,美國之所以對朝鮮半島這塊土地寸土必爭,其最終目的也是為了防范遏制蘇聯和中國,別看美國現在按兵不動,可是有三八線在,美軍遲早有一天會跨過來,北朝鮮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如果蘇聯不出手,到時候以朝鮮和美國在軍事力量上的差異,北朝鮮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一旦北朝鮮失手,唇亡齒寒,蘇聯和中國也危險了。
這個理由倒是頗為可信,事實上金日成也猜到了一部分美國的意圖,仔細觀察后來美國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就不難發現,要是當時中國不出兵,美國真的有可能借機占領北朝鮮。
其次,金日成認為,好在美國現在還沒有出兵,而且根據現在的國際形勢分析,美國很有可能因為忌憚蘇聯而進行軍事部署上的調整,這也就給了北朝鮮一個天賜良機,只要北朝鮮迅速出兵,以南北兩地之間的軍事差異,完全可以在兩三天內速戰速決。
金日成承諾,只要蘇聯支持,三天之內,北朝鮮就可以攻陷南朝鮮,打得就是一個出其不意,三天的時間美國根本來不及出兵,到時候大勢已定。
從這條暴露出金日成的根本目的,北朝鮮有沒有到了生死存亡那一步還未可知,但是他想拉攏蘇聯完成南北統一卻是真心實意的。
那么面對金日成的請求,蘇聯是怎么做的呢?
斯大林不建議北朝鮮出兵。
斯大林這人何等精明,早在金日成發出請求之前,他已經派出心腹到北朝鮮去實地走訪和探查了具體情況,并且通過克格勃進一步了解了南朝鮮的軍事裝備,最終得到了一個否定的答案。
北朝鮮根本不可能在三天之內結束戰斗。
雖然金日成說南北兩國的武器裝備質量相當,相比之下,北邊的戰士們在共產主義的感召下不怕死的精神更加可貴,真打起來南邊根本不是對手。
但是據斯大林得到的情報稱,美國早已經為南朝鮮配備了各種新式武器和精銳裝備,且不說南北兩軍的戰斗實力不好評估,但是在飛機大炮面前,北朝鮮的英勇戰士能起到的作用好像不大。
一旦北朝鮮不能如金日成所說那樣速戰速決,恐怕會立刻引起美國的注意,到時候美軍出兵北朝鮮連最后一點優勢也沒了,蘇聯要是插手,最后真刀真槍和美國打的就是蘇聯,到時候萬一真的陷進戰爭泥潭里,恐怕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所以希望斯大林三思。
其實除此之外,斯大林也有他自己的顧慮。
最近社會主義陣營里,斯大林對其他國家的共產黨產生了信任危機,典型代表人物就是南斯拉夫的領導人鐵托。
在南斯拉夫的獨立解放過程中,蘇聯也算是出過力,幫過忙的,所以當鐵托在南斯拉夫站穩腳跟,而蘇聯又面臨著和美國的兩極爭霸的時候,蘇聯皮切希望能喝和南斯拉夫建立牢不可分的利益聯盟,甚至將南斯拉夫作為蘇聯勢力范圍的一部分,加重和美國爭霸的籌碼。
可惜鐵托這個人不受控制。
鐵托是不結盟運動的倡導者,對眼下美蘇爭霸的局面保持旁觀態度,他希望各個國家能夠恢復到各自發展的狀態,友好和平的相處,減少戰爭和爭霸。
這是思維顯然和斯大林背道而馳,于是鐵托遭受到蘇聯主導的社會主義陣營的批判,與此同時,斯大林還把對鐵托的不信任感擴散到其他國家其他同志身上,對于金日成的提議,他持冷靜態度。
還有就是,此時美蘇爭霸的格局雖然已經拉開,但兩國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此時此刻的蘇聯雖然可以在世界舞臺上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但如果說真的要因為北朝鮮就和美國開戰,甚至擴散成第三次世界大戰,蘇聯沒有做好這個準備,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綜合考慮之后,斯大林給出他自己的看法,建議金日成不要沖動。
但如果必要,蘇聯會向北朝鮮提供武器。
這就是蘇聯的態度:武器援助。
但這個態度實在模棱兩可,既可以理解為蘇聯只會提供武器援助,又可以理解為蘇聯先進行武器援助,于是金日成信心大振,迅速集結兵力,向南朝鮮發起進攻。
值得一提的是,在與斯大林商議之后,金日成也曾問過中國的意見,毛主席當時就直截了當的告訴他,以美國的行事作風,北朝鮮暫時不要出兵為好。
可是金日成早已經被蘇聯的武器援助砸昏了腦袋,對毛主席的意見只聽取不采納,還是發動了南北內戰。
不得不說在最初北朝鮮的戰斗力還是非??梢缘?,南朝鮮雖然有美國的武器裝備,但是戰士膽怯根本發揮不出有效價值,再加上北朝鮮出其不意,所以一路上所向披靡。
然而很快,這股強有力的攻勢就被美國攔截下來,在南朝鮮潰不成軍之際,美國順勢在仁川登陸,直接從兩翼夾斷了北朝鮮的迅猛攻勢,導致南朝鮮首尾不能呼應,大軍被攔腰截斷。
隨即美軍對北朝鮮發起進攻,金日成屢戰屢敗,節節敗退到三八線以內,眼看著首都都要不保。
此時金日成秘密北上,希望蘇聯能夠出兵,幫他們抵抗美國。
之前還沒有正式開戰,金日成還可以粉飾真實實力和斯大林交涉,然而此時戰事已經拉開,北朝鮮不堪一擊已經被蘇聯看在眼里,斯大林只會比之前更加保守和謹慎。
果然,斯大林直接拒絕出兵。
不過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斯大林也不能對北朝鮮不管不顧,于是他建議金日成南下,到北京去找毛主席。
很快,金日成秘密訪問北京,和毛主席力陳北朝鮮現在的危機,而且再次重申中國和北朝鮮之間唇亡齒寒的密切關系,希望毛主席出兵援助。
這其中就出現了一個很大的矛盾,固然中朝之間的關系緊密,三八線對中國也同等重要,但此時南北朝鮮已經開戰,而且是在無視中國曾經提醒的情況下,仍舊要求中國出兵援助,這是直接把燙手的山芋丟給中國,讓中國政府騎虎難下。
所以,看似慷慨悲歌的朝鮮戰爭背后卻有著大國之間的激烈博弈,蘇聯想要保住在朝鮮半島社會主義陣營的地位,但同時又不想出兵折損自己的軍事實力,所以他選擇給北朝鮮一個模棱兩可的承諾,然后大量兜售自己國家制造的軍事武器,同時讓朝鮮請求中國出兵,這樣自己可以著手于力發展正財賺的盆滿缽滿。
中國政府難道沒有看出蘇聯的居心嗎?
其實毛主席早就看明白蘇聯不會出兵,所以當年他才會勸阻金日成,畢竟中國剛經歷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國內民生凋敝,百廢待興,中國需要一個穩定和平的國內環境來發展經濟,可惜事與愿違。
但是情況也正如朝鮮政府所說的那樣,中國如果不出兵,坐視北朝鮮被美國吞并,那就是唇亡齒寒,會影響到整個東北的局勢。
所以蘇聯篤定這場仗中國一定會打,而中國也必須要打。
這是自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之后,中國又一次有機會和西方列強進行正面戰場的角逐,是新中國成立之后第一次大規模作戰,是當之無愧的立國之戰,中國數十萬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在朝鮮半島爬冰臥雪英勇沖鋒,最終取得了這場抗美援朝的勝利。
而當人們謳歌這場戰役何等波瀾壯闊的時候,隱藏在戰場之下,大國之間的博弈卻被人忽視。
直到1992年,俄羅斯公開了一批前蘇聯官方存放的秘密信件,還將朝鮮戰爭開始之前,蘇聯,中國,朝鮮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和博弈展露出來。
舉報/反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