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一屆歐洲議會選舉結果
6月9日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及其結果引起了全世界廣泛的關注。在當下俄烏戰爭戰至中場、世界兩種經濟體系的對決也戰至中場、瑞士和平峰會舉辦在即,世界面臨兩大陣營加快分邊站隊的情況下,作為世界第三極力量的歐盟未來會怎么走,更加引人注目。
選舉結果基本在預料之中,右派政黨可謂大獲全勝。選舉結果顯示,右派政黨至少在9個歐盟成員國得票率第一,并在另外9個國家名列第二或第三。在新一屆歐洲議會中,右派黨團共獲得319席,左派黨團只獲得223席,中間派獲得83席,未表明政治立場者95席。右派黨團成為歐洲議會第一大黨團。
對于歐洲議會的這次選舉結果,國內媒體和社交媒體中網友們的各種反應卻迥異。正式媒體的報道嚴肅、沉重且略帶憂慮。社交媒體中網友們的反應則兩極分化,有網友大聲喝彩“偉大的歐洲復興”“再不右轉就真的要被左派帶進坑了”,也有網友憂心忡忡“納粹正式回歸”“小胡子就是極右分子”。還有網友表示“歐洲西方的左其實是這邊的右。正相反但無本質區別”……一個新聞帖子下面跟帖的網友吵翻了天。
這種現象說明了國內民眾并不清晰了解現代政黨的左右之分,尤其是對右派、極右派政黨充滿了誤解。我翻遍了中文互聯網,幾乎找不到對現代政黨左右標準的正確解釋,甚至有號稱是XX主編寫的專業帖子也在有意無意誤導讀者。可以說國內民眾對于現代政黨左右之分的標準就是一片混沌。
2、現代政黨左右分野的底層邏輯
那么,該如何撥開政黨左右分野的重重迷霧,簡單、清晰、準確地把握左右分野的標準呢?這需要使用政治哲學的方法,穿透層層疊疊的政治現象,直達政治理念的本質,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穿透現象、直達本質的方法,是去探尋該理論的底層邏輯。因為根據科學哲學的觀點,任何一門學科、任何一種理論都需要符合兩個條件:第一,該學科或理論的所有知識體系都必須建立在若干條最精簡、最基本的公理性假設(即底層邏輯)之上,然后用演繹邏輯的方法再層層向上推理出各種命題和定理;第二,這些由最基本的公理性假設經演繹邏輯推理出的所有命題和定理,在邏輯上必須是自洽的,不能互相矛盾。
現代政黨左右分野的依據應該是各政黨的政治理念。各種政治理念都是一種理論體系,也都需要建立在最基本的公理性假設(即底層邏輯)之上。人類所有政治理念的底層邏輯都可以追溯到人類兩個最基本的元政治理想:“自由”和“平等”。其他所有政治理想都是這兩個元政治理想的變化衍生或相互作用的產物。
但很不幸的是,盡管“自由”和“平等”都是人類的美好愿望,但這兩個元政治理想卻是內生矛盾、互不兼容的。矛盾產生的原因在于,對于任何社會的任何時刻的任何地點的任何人群而言,人與人之間都是不一樣的,個體之間既有體力與智力等先天稟賦上的差異,也有原生家庭、物質條件、教育資源、自身努力等后天條件上的差異。如果要追求自由的社會理想,就必然要求尊重并鼓勵充分發揮這些個體差異;但如果尊重并鼓勵充分發揮個體差異,必然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導致個體之間不平等。如果要追求平等的社會理想,自然就要限制甚至消滅這些個體差異;但要想限制并消滅這些個體差異,就必然要去限制個體自由選擇和行動的權利。“自由”與“平等”,這才是真正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由于“自由”和“平等”這兩種元政治理想是內生矛盾的,用它們作為底層邏輯去構建政治理念時就不可兼得。也就是說,任何一種政治理念都必須且只能在二者之中,選擇一個作為自己的底層邏輯。再進一步說,任何一種政治理念都必須且只能在“自由比平等更重要”和“平等比自由更重要”這兩個命題中,選擇一個作為構建其理論大廈的最基本的公理性假設。
于是,“自由”和“平等”這兩個元政治理想就確定了政治理念左右分野的路標。凡是選擇了“平等比自由更重要”,更看重平等、為了平等可以犧牲自由的政治理念就是左派理念。犧牲自由的不同程度就構成了左派政治理念的譜線,如中偏左、左派和極左。中偏左只愿意犧牲個體最少的自由,而極左則為了實現平等可以犧牲掉個體全部的自由。凡是選擇了“自由比平等更重要”,更看重自由、為了自由可以容忍不平等的政治理念就是右派理念,容忍不平等的不同程度也構成了右派政治理念的譜線,如中偏右、右派和極右。中偏右只愿意容忍最小程度的社會不平等,而極右則為了保障自由可以接受所有的社會不平等。
3、左派政治理念的底層邏輯可演繹出的主張、行為和社會結果
了解了“自由”和“平等”這兩個元政治理想,是左右派政黨各自政治理念的底層邏輯(最基本的假設性公理)。現在用邏輯演繹的方法分析,左派的政治理念可以演繹出怎樣的政治主張、政治行為和社會結果。
左派政治理念的最底層的公理性假設是“平等比自由更重要”。
左派政黨追求平等的元政治理想首先會推導出剝奪的政治主張。對于任何社會的任何時刻的任何地點的任何人群而言,人與人之間都是不一樣的,個體之間既有體力與智力等先天稟賦上的差異,也有原生家庭、物質條件、教育資源等后天條件上的差異。這就必然導致個體之間起點條件的不平等和獲得結果的不平等。平等的理想,即包括起點條件的平等,也包括獲得結果的平等。于是,為實現平等的政治理想,首先需要消除個體起點條件的差異,即需要剝奪所有人原生家庭的私有財產,由第三者進行統一分配。還需要消除個體獲得結果的差異,即需要剝奪所有人的勞動成果,也由第三者進行統一分配。于是,平等的元政治理想首先推導出的政治主張就是剝奪。
為了實現剝奪的政治主張,左派政黨就需要建立一個強大的威權政府。物質資源是所有人生存和發展的最重要的保障,任何人都一定會全力保護自己擁有的物質資源。要想剝奪任何人的家庭私產和勞動成果均非易事,這需要建立一個暴力組織,并訴諸于暴力手段。左派要想實現剝奪這種政治主張,就必然需要通過暴力斗爭,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被剝奪者不甘于失敗,肯定會拼命抗爭。為了消滅被剝奪者的抗爭,這個國家就必須具有上不封頂的絕對權力。所以,左派政黨建立的國家必然是大政府,甚至是威權政府。因為威權政府的權力非常大,權力本身就必然成為全社會最熱門的爭奪物。如果威權政府的控制權被野心家們所竊取,左派就會變成極左,威權政府就會變成極權或毒菜政府。比如一戰后德國社會政治理念大幅度左轉,最終導致希特勒上臺。
左派國家實行基于平等的社會政策會導致經濟衰退、甚至崩潰。平等包括起點平等,過程平等和結果平等。追求起點平等,就意味著需要消除個人在體力、智力方面的先天稟賦差異,社會政策就會對所有人要求同樣的起點、規則和目標。追求過程平等,就意味著所有教育過程和生產過程必須在政府統一管理控制下進行。起點平等和過程平等的社會政策,就會導致個人無法充分發揮先天稟賦的獨特性和創造性。在受教育階段,會將所有孩童都塑造成差別不大的“社會之磚”。
在工作階段,也會大大限制個人發明創造能力的發揮。追求結果平等,則會導致干好干壞一樣,極大地打擊了個人工作的積極性。于是,基于平等的社會政策,一方面限制了個體聰明才智的發揮,另一方面又限制了個人的工作積極性。結果必然是社會經濟衰退、甚至崩潰。比如南非、津巴布韋、委內瑞拉,本來都是本地區最富裕的國家,但左派上臺后,經濟已經衰退到崩潰的邊緣。
左派國家不受限制的威權統治必然導致特權階層產生。左派國家往往具有不受限制的權力,而國家的實際管理者往往又無法排除自我私心、家庭、社會關系等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左派國家必然產生以官吏為核心的社會特權階層。比如巴西、阿根廷都曾經是左派長期執政,也都產生了龐大的特權階層,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痼疾。由于特權階層的存在,實際上左派國家往往是最不平等的國家。追求平等卻走向了平等的反面。
左派國家以暴力為手段組織國家,摧毀了社會道德存在的基礎。當左派政黨用剝奪他人家庭私產和勞動成果的方式追求平等理想的時候,他們就已經不受社會道德的約束了。加之,社會道德的底層邏輯是每個人為了社會合作而進行自我約束。道德的本質是自我約束,道德的目標是社會合作。而以暴力為手段建立并維持國家,就把原來基于自愿的社會合作方式變成基于強迫的合作方式。于是,每個人的自我約束,不再是基于內在的道德,而是基于外在的強制力。左派國家的社會運行不再需要社會道德的力量,社會道德也就因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而潰散。
左派國家為了保持統治必須統一人們的思想,于是豐富多彩的人文精神世界就坍塌了,拜金將成為社會潮流。左派國家為了追求平等的元社會理想,也為了保持政府統治的持續,就需要統一人們的思想。但人文精神世界的基礎是人們不受限制的想象,思想一旦統一,人文精神世界也就隨即坍塌。人們的精神生活就會變得蒼白空洞,沒有了精神生活,人們只好沉湎于吃喝玩樂的肉體享受,拜金就成為社會潮流的唯一選項。
左派政黨還會表現出對弱勢群體的偽善行為。由于平等的元社會理想的天然受眾是弱勢群體,所以左派政黨為了博得好名聲,會不問理由地同情一切弱勢群體,并從有利于宣傳的角度去采取幫扶行為,但從來不去過問這些弱勢群體真正的困難和需求。同時,由于左派政黨的官吏往往成為社會特權階層的核心,加之他們的日常行為并不受道德的約束,所以他們并不會拿自己的利益去幫扶弱勢群體,而是慷社會之慨、慷他人之慨去幫助哪些具有宣傳價值的弱勢群體。這就是西方媒體所說的白左的偽善行為。
左派政黨往往會對內殖民大開綠燈,給社會造成動亂之源。內殖民指從外國向本國移民。左派政黨由于存在對弱勢群體的偽善行為,就會表現出對難民、非法移民等弱勢群體的高度同情。同時,左派政黨追求平等的理念,力圖統一社會思想,就會蔑視不同種族的文化、習俗和價值觀在社會組織中的作用,并極力否認價值觀沖突的嚴重性。基于以上兩個原因,左派政黨往往會對難民、非法移民進入國內大開綠燈。但大量的內殖民必然帶來大量外來的文化、習俗和價值觀,從而破壞了文化觀念和社會價值觀的同一性和穩定性,必定給社會埋下了動蕩的禍根。
左派政黨對平等理念的追求,又被現代科學理性主義強化,使得左派政黨經常激進地推行各種社會變革,并自詡為“社會進步”。對平等理念的追求本來就是一種積極主動的行為。加之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能力,也產生了人類無所不能、人定勝天的錯誤認知。左派政黨認為既然人類可以用自然科學知識改造自然界,也可以用社會科學知識來改造人類社會。左派政黨有著強烈的在地球上建立人造天堂的夢想,經常會激進地推行各種人為的社會實驗。從紅色高棉對柬埔寨的農村化改造,到美國民主黨推動的LGBT平等法案,都是左派激進的社會變革實驗。
左派政黨在激進地推行社會變革失敗時,往往會發起暴力革命。暴力革命打破了社會各階層合作與協商的正常方式,引起了社會各階層之間的激烈對抗,既破壞了社會正常的生產生活活動,又會導致社會長時間的失序動蕩,并會導致無數生靈涂炭。
4、右派政治理念的底層邏輯可演繹出的主張、行為和社會結果
了解了“自由”和“平等”這兩個元政治理想,是左右派政黨各自政治理念的底層邏輯(最基本的假設性公理)。現在繼續用邏輯演繹的方法分析,右派的政治理念可以演繹出怎樣的政治主張、政治行為和社會結果。
右派政治理念的最底層的公理性假設是“自由比平等更重要”。
右派政黨追求自由的元政治理想首先會推導出法制社會的政治主張。真正的自由不是侵犯他人的自由,而是不被他人侵犯的自由。因為如果侵犯他人算是自由的話,那人人都可以侵犯他人,人人就都沒有自由可言。所以,自由的首要條件是保障個人自由不被他人侵犯。保障個人自由不被他人侵犯,就需要建立法制社會,人人都遵守法律。當然,這時候的法律是一種社會共識,而不是統治者的工具。
右派政黨追求自由的元政治理想還會推導出保護私有財產的政治主張。因為所有的自由都必須建立在生存的基礎上,而生存必須建立在物質資源的基礎上。所以,保護私有財產,不得隨意剝奪個人合法所得的財產,就成為保障個人自由的重要條件。所以右派政黨堅決反對對個人私有財產和合法勞動成果的剝奪。
右派政黨基于保護私有財產的主張,堅決反對財產公有制。右派政黨認為公有財產雖然名義上人人擁有,但實際上人人都不擁有。公有財產的控制權實際上是落到了管理者手中。某樣只有使用權而沒有產權的公有財產,一方面會導致該財產的利用效率極低,另一方面會讓管理者想辦法侵吞占有該財產。
右派政黨追求自由的元政治理想還會推導出憲政政府和小政府的政治主張。右派政黨最重視的就是社會法制建設,人人都要遵守法律,政府也不例外。并且政府是全社會唯一擁有合法暴力力量(軍隊、警察等)的組織,更加需要用法律來限制政府對個人自由權利的侵犯,所以右派政黨必然要求實施憲政,用法律限制政府的權力。同時,自由是一種狀態,右派國家要維持這種狀態并不需要多么強大的力量。而相反,平等是一種結果,左派國家只有具備非常強大的力量才能用暴力剝奪的方式實現平等。在右派政黨眼里,政府對個人自由來說總是一種潛在的侵犯力量。所以右派政黨的目標是建設小政府國家。極右派政黨認為民眾完全可以自發管理好,主張極端的無政府主義。
右派政黨小政府的政治主張可以推導出降低稅收的政策主張。右派政黨認為政府并不能為社會創造出新財富,政府通過稅收實現的開支都是對社會財富的消耗和浪費。所以,為了提高對社會財富資源的高效利用,在小政府的基礎上必須實行最低水平的稅率。所以西方右派政黨一上臺往往就會實行減稅政策。
右派國家不追求思想統一,人文精神領域和科學技術領域都會高度繁榮。因為思想自由本來就是個人自由的重要內容,右派國家絕對不會去限制。對思想的完全開放,必定會帶來人文精神領域的高度繁榮,社會民眾的精神生活也因此而豐富飽滿。因為思想的完全開放,人們對未知知識的探索欲望高漲,于是科學技術研究領域、發明創造領域也會高度活躍。這推動了科學技術的持續進步。
右派國家實行基于自由的社會政策會帶來市場經濟的繁榮。右派國家主張對人們進行最小程度的限制,人們可以充分、自由地發揮他們在體力智力上的先天稟賦和家庭財富、教育資源、后天努力等后天條件。于是每個人的優勢都會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每個人優勢的充分發揮又促成了互相之間豐富的交換和合作,這就形成了高度繁榮的市場。右派國家保護私有財產和人們合法所得,政府的稅率又較低,各種社會資源被最大程度用于財富創造,人們的工作積極性也得到了極大的鼓勵。于是,在繁榮的市場經濟之下,各種社會資源都得到了最合理的配置,社會生產系統以最高的效率運作,投入產出比實現最大化,同樣的資源消耗就可以創造出最大化的社會財富。
右派國家高度繁榮的市場經濟,會帶來了所有人收入水平的提高。首先高度繁榮的市場經濟實現了社會資源的最高效配置,創造出了最大化的社會財富。這種財富必然是先天稟賦能者據其多、后天條件好者據其多。但先天稟賦能者、后天條件好者也需要雇傭他人或與他人合作,或者消費他人為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務,這樣財富就會在社會上自然地進行二次轉移。水漲船高,所有人的收入水平都會提高。對于完全喪失勞動的人,右派國家再通過倡導慈善事業,引導富裕者通過自愿捐助的方式為社會成員提供兜底的幫助。
右派國家對弱勢群體的態度既不是左派的偽善,也不是完全不管,而是為他們提供最基本的兜底保障,比如最基本的食品保障、最基本的醫療保障、最基本的教育保障等。在最基本的兜底保障的基礎上,如果弱勢群體還希望得到更好的生活條件的話,就得靠自己的努力工作去爭取。所以右派政黨上臺后往往會削減社會福利。另外,右派國家認識到社會財富的來之不易和小政府能力的有限,認識到政府的所有開支都是對納稅人錢財的揮霍,認識到保護自己國民自由、幸福生活是政府的第一要務,所以右派國家一般對內殖民持排斥態度、對國際難民持謹慎支持態度、對非法移民持反對態度。
右派國家在經濟繁榮的同時還會發展出高水平的社會道德。右派政黨認識到對自由的最大保障不能來自國家的強制力,因為國家強制力本身就是對個人自由的一種侵犯。所以對自由的最大保障只能來自人們的自我約束,而自我約束的力量來自于道德。所以右派國家會在提高社會道德水平方面竭盡全力。同時,社會道德是人們在自愿合作中產生并強化的,而右派國家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自愿合作的機會,所以右派國家的社會道德水平也會隨著經濟的發展繁榮而逐步提高。
右派政黨拒絕進行激進的社會變革,而是尊重社會自發秩序的產生、維護和改良。右派政黨追求的自由理念只是一種狀態而不是某種目標,所以右派政黨不需要、也拒絕做理想社會設計。右派政黨反對濫用科學理性主義,認為人類無法僅憑某些人的想象就能設計出理想的完美社會。更徹底地說,由于人性的復雜,由于人性中的不可根除的動物性,由不完美的人類所組成的人類社會,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所謂的理想的、完美的社會目標。人類社會是人類數千年來不斷摸索的產物,人類社會制度的基礎是自發秩序的產生、維護和改良。而同時人類社會又及其脆弱,不能簡單地打碎重建。一旦社會失去秩序,就會導致災難性后果。所以右派政黨堅決反對革命,只同意進行穩步的改良。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大致厘清現代政治理念左右分野的依據,以及現代政黨呈現出來的各種主張、行為和社會結果。中間派就是在左右理念和主張之間騎墻和搖擺的政黨。由于中間派沒有自己的理念、主張和政策,所以其政策經常在左右之間搖擺,這導致中間派只能掩蓋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并且還會導致問題嚴重化。例如,法國馬克龍領導的政黨就是典型的中間派,其主政法國以來幾乎沒有解決法國的任何問題。
上述分析同時也清晰說明了,二戰時期的德國納粹和前蘇聯一樣,都是極左而不是極右。因為極左是極權主義,而極右是無政府主義。最早給德國納粹貼上極右標簽的人是丘吉爾。二戰前后的時期人人以左派為光榮,丘吉爾為了標榜自己是左派,就給德國納粹貼上了極右的標簽,這個做法又得到了斯大林的認同,隨后在全世界傳播開來,以訛傳訛至今。其實主張無政府主義的克魯泡特金才是極右,極右與德國納粹一毛錢關系都沒有。但丘吉爾此舉卻殊不知從此污名化了極右派。
所以,這次歐洲議會選舉右派大勝,甚至極右政黨席位大增,這完全不用擔心。因為現在歐洲的極右政黨與德國納粹完全是兩碼事,現代歐洲極右政黨不過是要求進一步削弱政府權力、降低稅收、削減福利、嚴格限制非法移民而已。
對于現代政治理念的左右分野問題,您有什么看法?您愿意生活在左派國家還是右派國家?歡迎您留言或點評。歡迎您關注、點贊、收藏和轉發。關注“朱華微課”,做一個智慧的現代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