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謂之術,教而育之謂之道!聊身邊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有一個好消息,有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特崗教師的工資和退休人員養老金都上調了!
壞消息是,從2021年的工資調整到現在為止,一直沒有關于在職教師工資調整的消息。
一切都有跡可循,既然特崗教師工資和退休人員養老金都上調了,在職教師工資上調應該只是時間問題,有個時間點,很可能成為在職教師工資上調的節點。
特崗教師工資和退休人員養老金都上調了!
從2018年7月1日起,特崗教師年人均補助標準中部地區由3.16萬元提高到3.52萬元、西部地區由3.46萬元提高到3.82萬元。西部特崗教師的月工資應為3183元,中部為2933元。
這個標準已經實施超過5年時間了,前一段時間,相關部門發布了關于特崗教師工資標準提前的消息。
從2024年1月1日起,提高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標準,中部地區由年人均3.52萬元提高到3.88萬元,西部地區由3.82萬元提高到4.18萬元。西部特崗教師的月工資應為3483元,中部為3233元。
與之前的標準相比,中、西部地區特崗教師每個月的工資增漲300元。這個標準只限于目前仍為特崗教師身份的老師,如果服務期滿已經入編,并不適用于這一標準。這個規定才出來,所以因工資上調產生的增資部分應該會很快補發到位。
除了特崗教師外,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標準也進行了上調。
相關部門印發的《關于2024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24年1月1日起,為2023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全國總體調整水平為2023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3%。各省以全國調整比例為高限確定本省調整比例和水平。
這次調整采用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并實現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辦法統一。
所謂定額調整,是指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準一致;掛鉤調整是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和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
各地退休人員養老金的上調數額并不一致,假設調整水平為當地2023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3%,如果當地2023年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為5000元,意味著從2024年1月開始,每個人每有上漲150元,如果上一年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為4000元,每個月只能上漲120元。
增資數額雖然不多,但畢竟是上調了,有總比沒有強!
在職教師工資何時調整?
國家2015年發布的《關于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的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落實《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件》要求,建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正常調整機制,今后基本工資標準原則上每年或每兩年調整一次,近期每兩年調一次。
《方案》發布以后,教師群體基本工資標準已經進行了4次上調,每次上調的幅度在300元左右,最近一次上調時間為2021年10月1日,根據國家“近期每兩年調一次”的規定,2023年10月1日就到了工資調整的“窗口期”。
《方案》中所指的基本工資包括教師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這兩項標準全國統一,與中小學教師的職稱高低關系密切,每一次調整后,職稱越高增幅越大。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2023年10月1日,全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并沒有調整。按規定每年或每兩年調整一次基本工資標準,近期每兩年調整一次,既然到時間節點了,為什么調整可能會“擱淺”呢?
《方案》中有這樣一句話:如遇發生金融危機、重大自然災害等特殊情況,基本工資標準延后調整。
這兩年,全球經濟形勢都不好,雖然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但是相比之前,增速明顯放緩了。有老師在網絡發帖稱,自己近半年的績效工資一直沒發,原因竟是當地沒錢了!
對于在職教師來說,預測2024年10月1日很可能成為基本工資標準上調的時間節點,畢竟特崗教師工資和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已經上調了,在職教師基本工資調整應該也快要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