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選擇是志愿填報中的重要一環,高考專業如何選?這是每屆高考生和家長關注的問題。選專業應該考慮哪些因素?學生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選專業因人而異,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標準,針對選專業的共性問題,建議考生從以下幾點出發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優選。
從國家戰略出發
未來充滿不確定,但在不確定中,國家戰略規劃目標照亮了前進方向,當個人的目標與國家戰略發展需要相結合,才會有更加長遠的發展。因此,對于高考專業的選擇,考生可將國家戰略規劃作為導航,把國家的需求作為奮斗的目標,先從國家政策中了解未來的就業和發展趨勢,匹配合適的行業、職業并以此為指引,結合高校學科專業設置情況,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2035年遠景目標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關鍵核心技術目標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綱要揭示了未來5至10年行業發展方向及趨勢,可以作為未來行業選擇的重要指引。
綱要把創新放在了具體任務的第一位,列出了許多值得關注的行業領域??萍记把仡I域: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
科技前沿領域攻關
新一代人工智能
前沿基礎理論突破,專用芯片研發,深度學習框架等開源算法平臺構建,學習推理與決策、圖像圖形、語音視頻、自然語言識別處理等領域創新。
量子信息
城域、城際、自由空間量子通信技術研發,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和實用化量子模擬機研制,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突破。
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設計工具、重點裝備和高純靶材等關鍵材料研發,集成電路先進工藝和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微機電系統( MEMS)等特色工藝突破,先進存儲技術升級,碳化硅、氮化鎵等寬禁帶半導體發展。
腦科學與類腦研究
腦認知原理解析,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繪制,腦重大疾病機理與干預研究,兒童青少年腦智發育,類腦計算與腦機融合技術研發。
基因與生物技術
基因組學研究應用,遺傳細胞和遺傳育種、合成生物、生物藥等技術創新,創新疫苗、體外診斷、抗體藥物等研發,農作物、畜禽水產、農業微生物等重大新品種創制,生物安全關鍵技術研究。
臨床醫學與健康
癌癥和心腦血管、呼吸、代謝性疾病等發病機制基礎研究,主動健康干預技術研發,再生醫學、微生物組、新型治療等前沿技術研發,重大傳染病、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關鍵技術研究。
深空深地深海和極地探測
宇宙起源與演化、透視地球等基礎科學研究,火星環繞、小行星巡視等星際探測,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和重復使用航天運輸系統、地球深部探測裝備、深海運維保障和裝備試驗船、極地立體觀監測平臺和重型破冰船等研制,探月工程四期、蛟龍探海二期、雪龍探極二期建設。
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另外,規劃綱要還將數字經濟部分單獨列為一篇,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統、人工智能關鍵算法、傳感器等關鍵領域,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
數字經濟重點產業
云計算
加快云操作系統迭代升級,推動超大規模分布式存儲、彈性計算、數據虛擬隔離等技術創新,提高云安全水平。以混合云為重點培育行業解決方案、系統集成、運維管理等云服務產業。
大數據
推動大數據采集、清洗、存儲、挖掘、分析、可視化算法等技術創新,培育數據采集、標注、存儲、傳輸、管理、應用等全生命周期產業體系,完善大數據標準體系。
物聯網
推動傳感器、網絡切片、高精度定位等技術創新,協同發展云服務與邊緣計算服務,培育車聯網、醫療物聯網、家居物聯網產業。
工業互聯網
打造自主可控的標識解析體系、標準體系、安全管理體系,加強工業軟件研發應用,培育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建設。
區塊鏈
推動智能合約、共識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統等區塊鏈技術創新,以聯盟鏈為重點發展區塊鏈服務平臺和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政務服務等領域應用方案,完善監管機制。
人工智能
建設重點行業人工智能數據集,發展算法推理訓練場景,推進智能醫療裝備、智能運載工具、智能識別系統等智能產品設計與制造,推動通用化和行業性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建設。
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
推動三維圖形生成、動態環境建模、實時動作捕捉、快速渲染處理等技術創新,發展虛擬現實整機、感知交互、內容采集制作等設備和開發工具軟件、行業解決方案。
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以上領域廣泛分布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行業、能源建筑、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等行業,涉及的諸多行業不再贅述,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2017年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查詢詳情。
掃描二維碼查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從區域人才缺口出發
高校開設專業與所在地區背后的文化底蘊、教育資源和地理環境也是高考填志愿選專業的重要考慮因素。初步了解國家未來發展規劃行業及產業后,還可以關注區域優勢產業以及發展趨勢。了解一個地區城市的產業結構和產業優勢,可以通過政府官方網站進行查詢,許多地方政府會在官方網站上發布關于當地經濟發展、產業政策、統計數據等信息。這些信息可以輔助了解城市的主導產業、產業布局和政策支持方向。還可以通過行業研究報告來獲取一個城市的產業結構與優勢。各類研究機構、經濟分析團隊和咨詢公司通常會編寫關于某個城市或地區的行業研究報告,這些報告深入分析了城市產業的布局、競爭力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另外,重點人才的引育用留是地區經濟發展的長久之計,高校開設的專業與當地產業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近幾年各地發布的緊缺人才目錄揭示了地區發展的重點主力行業,緊缺專業方向的人才需求詳情。考生和家長想了解各地的重點產業鏈、行業機遇,可以從各地最新發布的年度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入手,從而找到在各地面向就業且前景良好的重點培養專業。
如今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產業和技術的日益升級使得職業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大學專業與職業的關系度會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緊密。職業分類作為制定職業標準的依據,是開展職業教育培訓和人才評價的重要基礎。
據人社部公布的《國家職業分類大典(2022版)》,我國職業數達1639個。了解具體的職業對技能的要求,有助于明確職業興趣,對專業的學習也有指引作用。除了已收錄在國家職業大典的職業,還有一些未經認定的新職業正在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產生。在新職業背后關聯著就業,且往往伴隨著較大的人才需求和用人缺口??忌图议L可以關注新產業新業態,以及伴隨著新的社會需求而產生的新專業。在行動中自我提升,不斷的實踐了解行業、職業要求。有關職業與專業就業的內容,考生和家長還可以從這篇文章中具體查看。
向內求,從心出發
高考選專業因人而異,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標準。在進行專業選擇時,考生不妨先問自己讀大學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以內心的價值追求結合外部的經濟發展需要,個人的未來職業規劃是怎樣的?通往理想職業又需要哪些專業的學習?這些問題要求考生考慮自己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學科特長、個人需求、價值追求、職業理想、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對人生的希望等因素,分析自己到底適合哪些專業。
在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并存的社會下,自己的興趣、愛好與優勢特長是唯一相對確定的事情,因此,高考選專業盡量尊重自己“真正的興趣”。有時候我們自己覺得某個專業很好,覺得自己對專業面向的某個職業很有熱情,但是真實的環境可能跟你想象的大相徑庭。所以“真正的興趣”不是看到專業名稱后,似是而非地對專業聯系的職業路徑自我解讀,而產生的“表面興趣”,而是在了解了專業所通往的職業前景,并愿意為之持續投入精力、長久熱愛的的志趣。這就要求考生填報專業時全面了解專業的實際情況,并從專業就業時的能力要求倒推,分析自己是否適合這一專業。
其次,考生只有在充分考慮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對個人的職業生涯做出理性規劃,才能在人生道路上獲得更好的發展。各專業的就業前景并不是確定的,我們無法絕對化地定義哪個專業發展前景好、哪個專業發展前景差。能否獲得好的發展機會,與自身的綜合素質、專業學習等都有關聯。任何一個專業,哪怕是不被人們看好的專業,只要學有所成,也會有好的發展前景。因此,考生做職業生涯規劃實際上應是一個動態調整、持續優化、逐步聚焦的過程,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要通過不斷的實踐來提升個人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
最后,建議考生在選擇專業時不要過于受他人影響,不要完全把專業選擇和人生目標追求的問題推給家長或老師,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自我深思熟慮、權衡利弊,統籌考慮國家和社會需要、高校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和自身情況,將個人價值與國家社會需要相統一,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在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生涯中更加充實和有成就感。(作者:劉晶晶)
編輯:行歌
校對:豆豆
終審:大果子
本文版權歸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所有,轉發到朋友圈、分享給好友不需要授權,其他轉載請在本文內留言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