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銀保監會主席說“押注房價永遠不會下跌的人,最終會付出沉重代價”,請問還有多少人記得這句話?
這是在2021年的陸家嘴論壇上的講話,如今房價已經跌了三年了。
前兩天,2024年的陸家嘴論壇又開會了,大佬們又講了很多重磅的信息。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盤一盤,央行老大都說了些啥,事關外貿、匯率、物價、貸款等很多信息。
第一個重磅信息,目前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支占比已經達30%了。
所有對外貿易里,將近三分之一都是用人民幣結算的,這比例已經很高了。
在我記憶中,2010年之前可是連2%都不到。我們如果翻開2023年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會發現,2022年的這一數據才只有18.2%。
到現在一年半的時間還沒到,就已經增長到30%了,那么再過兩年,明年、后年該是多少?
所以做外貿的朋友們,強勢一點吧,無論你是做進口還是做出口,你都應該要提要求,說用人民幣付款了。
第二個重磅信息,5月份新發放貸款利率為3.67%,處于較低水平。
注意,3.67%,這代表的是當前合理的利率水平區間。
所以那些想理財的、想投資的、想買什么原始股、想拿各種收益的朋友,算算你想賺的收益率是多少吧。
利率高過這個數的,心里都畫個問號吧。為什么這些人放著3.67%的銀行貸款利率不去貸,還要搞5%,7% ,8%的各種集資?是為了送錢給你嗎?
別忘了,三年前郭主席還有另一句名言,叫“天上不會掉餡餅,宣揚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詐騙?!?/strong>這句話放到現在,也一樣合適。
第三個重磅,央行說,過去會對貨幣增速、對貸款增速設定一個目標。
這個因為當年有點靠增發貨幣來刺激經濟,但錢發多了,物價飚的也快,通脹會高。而老大又說了,保持幣值穩定是最終目標。
所以近年來,開始改變思路了,不是先設貨幣目標去帶動GDP,而是圍繞GDP增速,給予一個相匹配的貨幣數量。
這等于兩者的主動和被動的關系,完全對調了。
我們再回顧歷史,90年代大部分時間里,我國的M2都是超過20%的貨幣增速。甚至92-94年,貨幣每年增速百分之三十幾。
2000年后的十幾年里,貨幣增速也是嘎嘎高。
但央行老大這話一說完,我們就能預計得到了,以后基本告別貨幣高增速了,再也沒有了。
我們以前的經驗表明,只要貨幣一放水,房價啥的各種價格都得來波暴漲,你一看要搞幾萬億大放水了,得趕快買房。但以后,這種事再也遇不到了,歷史已經過去了。舊的歷史經驗,全都作廢。
第四個重磅信息。
以前我們說流通中的貨幣,M0、M1、M2,M0指的是大家手上的紙幣和硬幣,你會發現,現在基本沒人用這玩意,錢包都不用了,多少年沒摸著紙幣了,結果M0指標硬是給干廢了。
原來M1指的是紙幣加上活期存款,結果你看,移動支付出來以后,商家收款收到的錢還是活期存款嗎?
我們掃碼一支付,錢從我們的互聯網零錢賬戶上,轉移到商家的互聯網零錢賬戶上,根本沒銀行什么事。
央行老板就在反思,說M1指標統計的過程中,沒趕上社會發展進步,都失真了。
我們看數據也能感受到,從18年之后,M1已經沒法看了,基本上不增長,這是不可能的。
第五個重磅,信貸增速為什么也是負值呢?
央行老大說,以前房地產多占用資金啊,現在房地產已經過了那個歷史階段了,它的貸款量肯定大幅下降。別的行業,什么科技行業,占用資金不像房地產那么多,什么時候補完房地產貸款下降的坑,才能再有貸款增量。
這其實是在講道理。房地產下降呢,還想讓貸款正增長,這不是講鬼故事嘛。
我們把前面講的第三、第四、第五條合在一起,你會發現,很多網絡恐慌性謠言就不攻自破了。
比如,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微信里會收到這樣的恐慌信息,說貸款崩了,央行貨幣收緊,貨幣匯率總歸要崩一個,要完了,慘了等等,不講道理。
第六個重磅,金融業的KPI從規模法改成收入法了。這影響非常大。
比如以前,我每到季末的時候,都能接到銀行客戶經理的電話,幫他們沖點規模,會有返點。在31號存一個晚上,到1號就可以取走,對應的是給高額的補貼收入。
存一天的錢,根本不夠銀行拿出去貸款,所以這筆錢對銀行其實沒有任何作用,無法給銀行形成收入。相反,銀行還要為這筆錢給高額的補貼,就等于從正常收入里再掏一塊出來補貼給客戶,反而導致銀行的收入還大幅減少了。
再比如手工補息,我之前也講過(點擊查看《4月社融數據近20年來首次為負》),各大銀行為了沖貸款規模,對大企業搞了貸款優惠,貸款利率可以低到只有百分之二點幾,大企業拿到貸款后,轉頭再去辦理大額存款,存款的利率竟然可以有百分之三點多。
這些企業不就可以一邊貸款一邊存款,直接白賺利差。銀行呢,看起來存款規模也增長了,貸款規模也增長了,但是收入卻下降了。
現在金融業的KPI變了,以前考核規模,后面考核收入。大家會發現,銀行板塊的指標會有重大變化,銀行員工的工作目標也會有重大變化。
央行老大的講話里,重磅信息還有很多,比如,關于匯率……但是讓我再講下去,我就要吐槽匯率了。
更多的解讀,我寫成文章了,歡迎大家閱讀。
加入珍大戶的經濟圈,查看更多深度好文
要不要買黃金,如何看投資加盟,哪個行業有前景,城市發展怎么樣,怎么理解復雜的政策……你困惑的經濟難題,都能到經濟圈里找到答案。
珍大戶的經濟圈,每年持續輸出超百萬字精華內容。圈子里已經有超過3.5萬的朋友,分享行業見聞,共享知識顧問,在這里獲得需要的信息和靈感。
打破信息差,讓你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游刃有余。
最近經濟圈推薦閱讀:
【政策解讀24-12】 <陸家嘴論壇大佬們講了啥>
【帖子編號0825】<歐盟加關稅>
【帖子編號0822】<高考選什么專業>
【政策解讀24-11】<央企金融股權>
【帖子編號0813】<儲蓄概念股名單更新>
加入“珍大戶的經濟圈”,獲取更多深度好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