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醫(yī)院心臟結構團隊在心血管內科副主任張慧平帶領下,成功為一名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同時合并腹主動脈瘤、升主動脈瘤、主動脈弓部潰瘍并有血栓的91歲高齡女性患者完成了應用Sapein3球擴瓣進行的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手術過程順利,老人恢復良好,術后第二日從CCU(心臟監(jiān)護病房)轉回普通病房,術后第五日出院。
患者為91歲高齡女性,病史復雜,合并冠心病、心房顫動,既往曾行先心病房缺封堵術、房顫消融術、子宮切除術、膽囊切除術等。本次因“間斷胸悶、心悸8年,加重伴氣短半年”入院,超聲心動圖診斷“重度主動脈瓣狹窄”。
對于有癥狀的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外科手術干預指征明確,但鑒于患者高齡、外科手術風險高、耐受性差,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是唯一可行的治療方案。
在術前評估中,北京醫(yī)院心臟結構團隊發(fā)現(xiàn),要行TAVR術也是困難重重,復雜性和風險性均很高,主要集中在器械入路上。因為TAVR作為介入手術,人工瓣膜等器械需要從外周血管途徑進入主動脈根部,主要途徑為經“股動脈-髂動脈-腹主動脈-胸主動脈-主動脈弓-升主動脈”,最終到達主動脈根部。
由于該患者雙側股髂動脈均重度鈣化,血管直徑偏小,且合并腹主動脈瘤,主動脈弓部小彎側也有主動脈瘤,局部有潰瘍和血栓(圖1),為器械的輸送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風險。雖由頸動脈入路,可規(guī)避上述問題,但對于91歲老人來說,圍術期腦缺血甚至卒中的風險也會顯著增加。這可怎么辦?
圖1 患者雙側股髂動脈鈣化迂曲、腹主動脈瘤樣擴張、升主動脈鈣化潰瘍
為了挽救生命必須迎難而上!心血管內科張慧平副主任、張聞多副主任會同心臟結構團隊各位成員進行全面而充分的討論后,擬采用可調彎的球擴式人工主動脈瓣,代替既往應用經驗更多的自膨式主動脈瓣。
一是如果使用20-22F大鞘的可回收自膨瓣,無論是瓣膜硬度、長度及系統(tǒng)的不可調彎性,都會大大增加手術入路并發(fā)癥的風險,一旦發(fā)生會出現(xiàn)災難性的后果;二是由于球擴瓣的入路僅需14F大鞘,Sapein3瓣膜的雙調彎設計可令過弓、跨瓣等操作更加安全順暢,適用于本例存在入路極度困難的患者;三是由于球擴瓣瓣架偏短,也降低了阻塞冠脈和對傳導束壓迫的風險,減少了TAVR術后冠脈閉塞和植入永久起搏器的幾率。但該瓣膜的操作需精確定位,術者與助手要實現(xiàn)精細配合,且瓣膜為一次釋放,無法回收。
圖2 瓣膜支架釋放后形態(tài)良好,冠脈未受影響,無明顯瓣周漏
圖3 術后即刻左室收縮壓141mmHg,主動脈根部收縮壓142mmHg,幾乎“0”壓力階差
謀定而動,行且堅毅。經過北京醫(yī)院心臟結構團隊縝密詳盡的術前討論和反復推演,患者手術進行的非常順利。術中器械過弓、跨瓣絲滑平順,瓣膜展開形態(tài)良好(圖2),即刻達到了幾乎“0”壓力階差的效果(圖3),股動脈鞘管置入部位也沒有血腫和出血。術畢即拔除氣管插管,第二天由CCU轉回普通病房并下地活動,術后第五天康復出院。
本例高難度高風險手術的成功實施,再一次體現(xiàn)了北京醫(yī)院心臟結構團隊迎難而上的為民初心和臻于至善的專業(yè)能力。近年來,北京醫(yī)院心臟結構團隊手術經驗不斷積累且日趨成熟,已與國內外最先進的主動脈瓣介入診療技術接軌并行,矢志為更多不同病情特點、高齡、復雜的主動脈瓣重度狹窄患者帶來更佳的診療服務,為廣大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撰稿:心血管內科 楊晨光
審校:心血管內科 張慧平 李康
醫(yī)務處 陳浩 吳鎖薇
宣傳處 孔競 賀鵬
主編:孔競 監(jiān)制:黃貴平
編輯制作:宣傳處 李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