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想要購得一件稱心如意的服裝似乎越來越困難。
面對退貨率高企、爆款趨勢難以把握等問題,許多服裝品牌不得不關閉其電商渠道,甚至有人戲謔地告誡后來者:“如果你想快虧錢,就來做服裝電商吧”。
然而,在拼多多電商平臺上,服裝商家們卻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他們不僅積極擴張店鋪,有些品牌的單品銷量更是屢破百萬大關,業績穩步攀升;還有一些品牌趁勢“升級”,調整節奏轉而提供更有質價比的服裝產品。
本期顯微故事將走進網易嚴選、Kocotree、熊家社三家服裝品牌的世界。他們中既有國民級品牌,也有走過線下、線上15年風雨的老牌子,還有2022年才重點發力卻在2023年銷售額就過億的新銳品牌。
在他們講述的“如何讓消費者買到稱心如意服裝”的故事中,我們將目睹服裝行業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那個僅以“價格”作為唯一衡量標準的性價比時代,逐漸被以“質價比”為主導的新時代取代。
在這個過程中,電商平臺不再只是一個虛擬的交易空間,它們也必須投身于這場變革中,與商家和消費者一起,創造真正的價值。
時代潮水如洪流,洶涌向前,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以下是他們的真實故事。
文 | 楊佳
編輯 | 蔡玉
服裝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抱怨聲此起彼伏,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聲浪。
有人對貨品與描述不符的情況感到失望,他們感嘆:“永遠買不到主播身上那件”,稱實際收到的商品往往與宣傳圖片有著天壤之別:
有抱怨質量參差不齊的,即便是標注相同腰圍尺寸的褲子,實際尺碼卻可能天差地別。
哪怕是同一個品牌的產品,也會出現大小不一致的情況:
圖 | 三條腰圍均為76cm的褲子,到貨后的對比
還有人稱“照騙”,那些在模特身上看起來光鮮亮麗的衣服,一旦消費者拿到手、脫離濾鏡加持后,往往只能得到一句“難以評價”,最終成為退貨訂單的一部分。
一些消費者認為價格或許是問題所在,但很快他們發現,即使是價格昂貴的衣物,也未必能保證質量。
許多標價不菲的衣服,卻是100%聚酯纖維——聚酯纖維是合成纖維,是面料中相對廉價的材料。
消費者對服裝的不滿情緒正逐漸累積,一點即燃。
面對居高不下的退貨率,那些真心希望在服裝行業深耕的從業者不禁發出了內心深處的疑問:這一屆消費者,究竟在尋找什么樣的服飾?
一條社交媒體上的高贊評論或許給出了最好的答案:“我們消費者花錢想買的是好質量、性價比高、能穿出門的衣服”。
“消費者愿意花錢,但不愿意花冤枉錢,他們更在乎質價比了”,質價比即質量與價格的比值,90后服裝品牌“熊家社”的創始人郭洪凱介紹道。
這幾年,郭洪凱深刻地感覺到“服裝行業變了”。
2019年,郭洪凱剛轉型進入服裝行業時,整個市場強調的是“性價比”,只要價格足夠便宜,便不愁銷路——郭洪凱本人就是靠著一件標價19.9元的白牌產品肚圍,售出近萬件而賺到服裝行業的第一桶金。
“但現在價格不是唯一因素了,消費者們同樣關注質量”,郭洪凱解釋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為保證利潤,不少商家就犧牲質量,這導致許多用戶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改變。
提供高質價比的產品成了商家的出路。
在明白用戶需求的變化后,郭洪凱放棄了白牌路線,于2022年經營起了“熊家社”童裝品牌,并在將供應商抽檢環節升級為自建全檢團隊之后,開始通過品質打動消費者。
事實證明,郭洪凱的決策是正確的。2023年,郭洪凱的年成交量465萬單,其中“熊家社”品牌年成交量327萬單,退貨率也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最讓郭洪凱自豪的是,他在拼多多的4家店鋪中,出現的最多評論是“質量很好,很喜歡”。
圖 | 熊家社單品銷售的評論區
“對于消費者來說,服裝的‘顏價比’也同樣重要”,Kocotree的品牌運營總監朱林強說。
作為2009年成立的兒童品牌,Kocotree這幾年在拼多多的增幅超過100%,目前在拼多多開有6家店鋪,日均銷量約3萬單,月售商品超百萬件,是平臺上當之無愧的頭部商家。
其中品牌一頂定價49元的帽子因深受消費者的喜歡,賣出了百萬頂。
圖 | Kocotree里最受歡迎的防曬帽
這也引發了許多用戶的疑問,“為什么家長們會在Kocotree花49元給孩子買一頂夏天的帽子?”畢竟小孩子長得快,市面上還有如此多的產品可供選擇,花49元買一頂小帽子,實在不算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這是許多人還沒發現的,用戶的消費心態變化了”,朱林強介紹,團隊曾經專門做過一個調研,發現家長們并非負擔不起49元的帽子,而是很多時候兒童的東西以“實用”為主,大多款式樸素,乍一看上去都差不多,因此價格成了決定性因素,大家只能去“拼”價格。
90后和95后一代逐漸成為育兒的中堅力量,他們在育兒上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追求。
他們比前幾代人更喜歡記錄孩子的成長歷程、更渴望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孩子的成長點滴。他們也熱衷于將孩子打扮得既時尚又可愛,哪怕需要為此投入不菲的經濟成本。
覺察到這一變化后,Kocotree團隊改變了設計策略。為覆蓋更廣的人群,開始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增加了“戶外”、“防曬”等多產品類目,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在服裝設計上,除了用更柔和、抽象的圖案代替以前色彩艷麗的卡通圖案外,他們組建了專門的服裝團隊,對孩子的衣服進行設計。
“我們在用設計、服務構建護城河”,朱林強說。也正是如此,在服裝行業日新月異的當下,Kocotree品牌依舊在高速增長,價格區間也更寬廣了。
“拼多多上不缺有實力的買家”,這是郭洪凱和朱林強等商家的共識,也是拼多多電商的真實寫照。
盡管眾多商家已經認識到“質價比”和“顏價比”是服裝行業成功的關鍵,但這并不代表著商家面對的是“開卷”考試。
服裝行業作為典型的非標準化行業,面臨同質化嚴重和庫存壓力巨大的雙重挑戰。只有實現高周轉率,快速回籠資金,品牌才能進入良性循環。
這意味著,只有當商品暢銷,解決了生存壓力,商家們才能在產品質量和設計美感上投入更多精力。
許多商家都在探索“爆單”策略,但這又是最具挑戰性的——特別是對于中小品牌和新興品牌而言,他們缺乏足夠的資源、資金和時間來逐步構建品牌影響力和信任度。
缺乏“信任背書”的情況下,消費者和商家都處于“雙盲”狀態,只能在價格這一維度上進行隨機匹配。
以拼多多為代表的電商平臺,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通過多維度的嚴格考核,篩選出優質品牌并授予“黑標”認證;同時,通過諸如百億補貼等活動,幫助商家解決流量難題。
這種模式帶來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近三個月80%的銷量,都得益于百億補貼計劃,”朱林強解釋說,服裝行業的銷量和產品的曝光量直接掛鉤,在得到百億補貼的曝光后,品牌的銷量和店鋪權重也隨之增加,同時帶動店內其他的產品銷售,從而形成了正向循環。
郭洪凱也坦誠地表示,作為一個新興品牌,獲得平臺的“黑標”認證后,有了官方的信任背書,品牌的流量有了顯著增長。
考慮到許多商家在入駐拼多多時,還處于探索階段,團隊和人力資源相對有限,拼多多還為這些品牌提供了運營指導和支持。
例如,在郭洪凱的品牌“熊家社”經歷第一次爆單后,拼多多團隊立即提供了運營支持,幫助他們度過了人力最為緊張的時期。
圖 | 熊家社銷售的防曬衣
另一方面,由于時尚趨勢的多元化,服裝行業的“爆款”越來越難以預測。
通常,商家需要推出大量新款來增加“爆品”的幾率,這導致開品成本極高,商家不得不在其他環節壓縮支出。
為了縮減開發成本和周期,使商家能抽身在設計、面料、技術、消費者體驗等方面進行提升,平臺提供的前瞻性幫助至關重要。
網易嚴選表示,從2021年開始就實行“聚焦”戰略,將資源向那些更受用戶歡迎、好評率更高的商品傾斜,大膽舍棄口碑不佳、效能低的商品。
在服裝品類,為確保每一件商品都是經過精心打磨,網易嚴選的團隊會在每年春夏、秋冬兩次的上新前,與拼多多的運營團隊進行深入合作,利用平臺提供的數據進行產品設計、營銷布局。
今年在拼多多平臺“爆單”的網易嚴選“蠶絲T恤”就是雙方合作的成果:
當網易嚴選團隊發現“蠶絲”是今年流行趨勢后,他們帶著樣品與拼多多運營方共創,雙方在分析了消費者偏好后,將衣服設計為V領款式,并對顏色進行優化。
圖 | 網易嚴選和拼多多共創的“蠶絲T恤”
最終這款“蠶絲T恤”創造了百萬單的銷售額,成許多想購買蠶絲T恤消費者的首選。
這款上衣只是雙方共創的縮影之一?!昂推炊喽嗟墓矂摴澥×宋覀冄邪l成本和周期”,網易嚴選也將節省下來的資源,重新投入到產品創新上,這才有了消費者口中“越來越好的網易嚴選”。
換句話說,如今的服裝行業暗流涌動,不僅對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臺想做好這門生意,也必須拿出足夠的創新和誠意。
在消費者對服裝品牌 “吐槽”時,一個常見的抱怨是“不穩定”。許多消費者認為,一些品牌在取得成功后,似乎變得“飄飄然”,產品質量無法得到持續保證。
對于服裝行業而言,“不穩定”也是一個噩夢。爆單之后,廠家既擔心產能跟不上需求,也擔心產能過剩導致資源浪費,因此很多商家選擇通過代工模式來調節產能。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吃了不少虧,”郭洪凱回憶道。在進入服裝行業初期,他實現了爆單,為了確保順利發貨,他選擇了多家家庭式小工廠進行代工。
這些工廠由于訂單量不穩定,常常處于一種急于完成訂單的狀態,做完上一單迅速找下一單。加上每個工廠的生產能力有限,各廠的質量標準不一,為了趕工期,出現了偷工減料的情況。
例如,一些工廠在得知郭洪凱團隊僅進行抽檢后,通過調整貨品擺放順序來提高過檢率;或者在檢查時提供合格品,而在大批量貨物中摻雜次品。
這些“偷奸?;钡男袨?,最終導致了品牌退貨率的上升,消費者感到失望,而商家也未能從中獲利。
這只是服裝行業的一個縮影。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消費者和商家似乎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雙方都感到無奈和失去尊嚴。
幸運的是,現在這種情況逐漸改變。
得益于拼多多等平臺龐大的用戶基礎,任何消費需求都能找到對應的商品。商家只需專注于提供高質價比的產品,就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更多的積極變化也隨之而來。
“我們明顯感覺到消費者的需求在變化,”Kocotree的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個定位中高端的兒童品牌,Kocotree在擺脫價格戰后,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挖掘消費者需求和產品研發上。
去年,Kocotree自主研發了原紗系統,并將其應用于兒童防曬衣的生產,使得這些防曬衣不僅外觀時尚,防曬效果也超出市場平均水平。獲得市場好評的Kocotree則計劃擴張更多的服裝場景,去實現品牌“美學出行”的愿景。
作為消費者,每一分錢的花費也變得更有價值。
在拼多多平臺上,各類服飾商家在面料、設計、穿著體驗等方面不斷創新,推出了許多高質價比的產品,讓消費者能夠以同樣的價格購買到更好品質的商品。
“消費者花同樣的錢,能買的東西也更好了”,他們的反饋也越來越正向,這也意味著橫亙在消費者和商家之間名叫“不信任”的冰山,在融化。
此外,紡織服裝行業作為我國的重要支柱產業,關系到千萬從業者的生計,在電商平臺解決銷售難題的同時,上游產業鏈也發生了積極變化。
“以我們銷售的羽絨服為例,鵝絨和鴨絨原料來自安徽大別山、東北長白山、山東等不同產地”,網易嚴選相關人員介紹道。羽絨服在電商平臺上取得優異銷售成績,不僅讓消費者能穿上優質產品,也為原料產地的從業者帶來了更多收入。
而這樣互利的故事,在拼多多觸達的地方,從南到北,從一線城市到鄉村縣鎮,都頻繁地上演著。
歸根結底,商業的本質在于共贏。只有在電商平臺、商家和消費者的共同推動下,我們才能共同享受美好的生活。
(應采訪者要求,文中均采用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