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息稱,沙特拒簽《石油美元協議》。
新聞的真假未知,但很多朋友會疑惑,這會引起美元霸權解體嗎?這會對人民幣有什么樣的影響?
如果想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顧視頻課程《認知世界的經濟學》第9章案例30的內容,美元是如何成為世界貨幣的?歷史是有相似性的,回顧歷史的規律,就能讓我們找到答案。
黃金源源不斷流入
在1944年之前,是不存在國際貨幣的。全世界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英國有英鎊,法國有法郎,德國有馬克。如果有誰敢說是國際貨幣,那就只有黃金了。
因為當年,各國在發行貨幣的時候,均是以黃金作為基準,對外宣布自己國家的貨幣和黃金之間是如何兌換的。
所以當年黃金才是世界貨幣,而各個國家要想維持自己本國紙幣的穩定,就必須要以黃金作為價值基礎。
然而很不幸的是,兩次世界大戰發生了,歐亞大陸上的主要國家全部被卷進了戰爭之中。
戰爭需要巨大的消耗,當自己本國的生產秩序被打亂之后,就只能從其他國家購買資源,買武器彈藥、買原油、買糧食。
兩次世界大戰之中,美國是大國中唯一一個本土沒被波及的國家,所以,靠著戰爭中不斷賣商品和武器,全世界的黃金就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
到了1944年,全世界80%的黃金都在美國手里。要知道,此時二戰還沒打完,二戰是45年結束的,但是當時已經能看到戰爭要結束,以及誰要打贏的趨勢了。
道理很簡單,全世界80%的黃金都到美國手里了,其他剩下的國家還有錢嗎?沒錢還打什么仗,彈藥又不是憑空變出來的。再繼續打,彈藥、飛機大炮都消耗空了,靠石頭木棍去打嗎?所以,一算經濟賬,就知道戰爭要結束了。
美國黃金儲備
在1944年時,美國已經獲得了全世界80%的黃金,你再算算1945年還繼續賺到的黃金,以及最后戰爭結束后的戰爭賠款,大概就能預計到,美國最終所能擁有的黃金絕對不止全世界的80%。
所以其他國家,想要繼續靠黃金來充當本國貨幣價值基礎,已經是不可能了。
正是因為兩次世界大戰把各個國家家底都打空了,各國開始不得不接受美國制定的戰后國際金融規則。
美元與黃金掛鉤
在1944年,幾個即將要打勝仗的巨頭偷偷跑到美國一個叫Bretton Woods的城市,提前開了一個關于戰后如何分贓的會議。
布雷頓森林體系
這個會議后形成了一系列的規則和秩序,這套規則就用開會的城市地名來命名,叫Bretton Woods體系,中文翻譯叫“布雷頓森林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
在這個體系下,最重要的規則,就是用美元代替黃金,成為世界貨幣。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由一個國家的貨幣來成為世界貨幣,所以大家一定要意識到,我們經歷的很多所謂的國際秩序都是怎么來的。都是講道理,以什么共識來建立的嗎?不是的,是戰勝國、強者的拳頭制定的規則。
請一定記住這句話:國際秩序是強者的拳頭制定的規則。
布雷頓森林體系主要有以下幾條:
- 一,美元與黃金掛鉤,每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這個條件你不接受也得接受,因為全世界的黃金基本都在美國手里了,人家說怎么兌就怎么兌。
- 二,其他各國的貨幣盯住美元。
- 三,建立外匯儲備制度,美國儲備黃金,而其他的國家儲備美元。
這樣一來,美元就替代了原有的黃金的地位,第一次正式成為國際貨幣。而其他國家的貨幣價值基礎不再以黃金為基準,而是依賴于美元。什么英鎊、法郎、馬克,就全都變成次于美元的地位了。
然而這套強行讓美元強行替代黃金的方式,是有天然BUG的。美國最初承諾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但黃金數量是有限的,所以美元也必須是有限的,才能讓這套體系穩定。
在1945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之初,設計這套體系的人也確實通過立法保障了美元和黃金的比值關系。在1945年的《貨幣法》中就要求,說印刷美元,必須要有相應的黃金做保障,黃金儲備不能低于25%。
在1949年的時候,美國持有價值230億美元的黃金儲備,但美聯儲只發行了410億美元的貨幣,黃金對美元的保障比例高達56%。那個時候美元的價值是很穩定的。
然而,在1950年美國發動朝鮮戰爭,60年代打越南戰爭,兩次戰爭要花錢,美國的黃金儲備大幅下降。
朝鮮戰爭
越南戰爭
與此同時,美國為了彌補軍費,開始不斷地超發貨幣,美國國內也發生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到1965年時,美國的黃金儲備已經下降到150億美元,但當時的美元有550億,比例下降到27%,已經快要達到1945年《貨幣法》中限定的25%比例了。
美國黃金儲備
為了不中斷繼續加印美元的路線,不斷加印美元,在1965年的時候,國會立即把1945年的《貨幣法》給廢除了。
我們可以推理一下,美元發行的越多,那么美元兌換黃金的比例就越會被稀釋,最終美元與黃金的比例,有可能不是35比1,有可能要40比1,50比1,60比1這樣貶值下去。
但是在當時,美國還強硬地維系著美元的匯率,等于可以用內在已經貶值的美元,用不貶值的價格去買其他國家的產品。
這就相當于,掏出去的一錠金子購買東西,結果金子是空心的。這對其他國家來說,就是一種盜竊。
所以我們回看歷史,會發現,這段歷史跟現在非常相似,歷史總在不斷地重復。
美元停止兌換黃金
在1965年時,法國有一位非常強力的總統,戴高樂,他就公開發表講話,說美國濫印美元,再用來到歐洲購買東西,就是一種盜竊行為。
戴高樂
國際上同戴高樂同樣判斷的國家還有很多,導致確實出現了開始不信任美元、選擇拋售美元,兌換黃金的趨勢。但敢像戴高樂這樣振臂一呼,敢直接說“皇帝沒穿衣服”這種話的,卻只有戴高樂一個。
敢說真話的后果是嚴重的,1968開始,美國開始對法國搞事情了。
手段一,是匯率戰。美國的銀行集體從法國銀行取出存款,集體拋售法郎,同時買入德國馬克,從而引起了法國的黃金儲備的擠兌。
手段二,貿易戰。限制法國對美國的出口,還要求美國公司從法國撤資,號召美國人不要再去法國旅游了,還要求其他國家跟進,尤其是要求德國跟進,給全世界一種暗示,暗示法國經濟要完了,人們對法國的政策沒有信心了。
手段三,在法國的一些大學里,也突然出現很多學生團體,開始搞學生運動。后來發現,在上街游行的學生群體中,就混入了很多CIA的身影。
法國學生運動
法國學生運動
三重手段一出,當年法國法郎貶值了12%,德國馬克升值了8%。
到1969年,戴高樂被逼得辭職。再補充一句,第二年,也就是1970年,戴高樂逝世了。
戴高樂辭職前一天
大家再回顧這段歷史,會發現何其相似啊。
但僅靠打擊其他國家,并不能根本地改變美元的頹勢,對美元的拋售和資產流出依然沒有停止。
到1971年的8月15日,尼克松總統突然宣布,美元停止兌換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
尼克松
持有美元的外國人一夜之間懵了,之前是承諾可以拿美元換黃金,別人才持有美元,結果一夜之間反悔,前面的承諾都不作數了,別人不是都被耍了嗎?
站在1971年的時間點上,世界進入到了一個轉折點,舊的貨幣秩序已瓦解,新的貨幣秩序還未建立起來。
其他國家和企業在歷史上獲得的美元儲備該怎么處理,還有用嗎?
如果美元不再是國際貨幣地位,那么美國的跨國銀行、金融資本的地位都將大打折扣,這些金融資本該怎么辦?
在已經沒有黃金作為保障之后,美元又該靠什么,才能再次充當國際貨幣呢?
很多的問題,都出現在了轉折點上。
新秩序下的美元霸權
我們繼續梳理時間線。
在1971年之后,先發生了糧食危機,1973年后,又發生了原油危機,之后又發生了對多個國家的金融危機……
細節內容太多,視頻長度有限,因為都在《認知世界的經濟學》第9章案例30,50分鐘長度的課程里詳細講過,所以在此略過,想要深入學習的朋友,可以點進我的主頁看一下這門課程。
視頻課程《認知世界的經濟學》
但由此產生的影響,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古代的人們應對天災靠儲備糧食,而到了現代,糧食儲備制度被歐美的經濟學所抨擊,自由市場讓人們相信,你有錢就能買到東西,所以原有的糧食儲備和原油儲備被轉換成了美元儲備,從而支撐起了各國對美元的龐大的需求。
同時,國家安全、金融穩定被掛鉤到了美元儲備規模的大小上,美元儲備太少就有人來做空,也逼著各國擴大美元儲備。
所以,在1971年這個時間點之后,很多事情永久性地改變了。
第一,是隨著一次次的能源危機、糧食危機、主權國家被做空的危機,各國對美元儲備的需求得到建立,美元再次被大幅接受,作為國際貨幣的生命從此得到延長了。背后的所有美元資本都在這場美元全球化的過程中,業務向全球延伸,大家都獲益了。
第二,是美元從此之后,開始走上了靠信用發行的階段,不再需要任何東西做擔保。
于是美元的增長速度遠遠快過正常的經濟增長所需要的貨幣量,于是包括房產、股票在內的各種資產價格,由此開始進入長期增長期,對富人群體來說,錢生錢開始成為可能。
第三,勞動群體的工資在二戰后,工資水平逐漸上升的趨勢,在1971年這個時間點之后,被徹底打破并扭轉了。長期看,工資的絕對數值是上升的,但上漲的速度要遠遠落后于經濟增長速度。
即便美國越來越發達了,但是美國勞動人民的壓力卻是越來越大的。曾經可以一個人工作,養一家三個孩子,養大房子兩臺車三條狗,后來漸漸地,開始需要兩個人工作才能養三個孩子,后來兩個孩子、一個孩子,最后變成只能一個人工作養一條狗。
從1971年開始的這個轉折,等我們的《認知世界的經濟學》課程講到第五模塊,講財富的分配時,還會更深入地講。已經購買課程的朋友,記得持續學習!
美元霸權何時瓦解?
而我們現在站在的這個時間點,就讓我感覺特別像站在1968年,美國已經因為濫發美元而受到質疑,很多國家開始直接簽訂貨幣互換,我國同俄國、沙特及若干個國家都簽訂了人民幣結算的協議。
就像曾經的戴高樂那樣站出來反對美元霸權,我們國家也受到了很多當年跟法國一樣的待遇,事情的發展就像是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前的1968年。
這幾天,更是又傳出了新消息,說沙特拒簽《石油美元協議》,這事是真的假的,又會有什么影響,會讓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就此衰落嗎,還是又像1971年那樣,妙手回春了呢?
還是那句話,國際秩序是由強者的拳頭制定的規則,讓美元成為世界貨幣的,不是當年沙特使用美元結算帶來的結果。所以,即便沙特真的拒簽《石油美元協議》之類的事件,我們不能說就會讓美元霸權瓦解。
但什么事才能呢?
當年,靠的是美國有能力制造一次又一次的危機,有能力向反對他的大國開啟各種匯率戰貿易戰及各種運動,有能力讓一國危機,有能力讓總統下臺。
如今,如果真有沙特拒簽《石油美元協議》這類的事件,事后,小薩勒曼還能政權穩定,人身安全,又不會受到像朝鮮地表最強80后一樣被圍堵制裁的待遇,該咋樣還咋樣,那么就要有后果了。
話說,你搞不定老中和大俄,說這都是大國不好輕舉妄動;你搞不到也門的拖鞋軍,人家打中航母之后,航母竟然掉頭就走,你也可以說人家不是正規軍,不好親自下場……
但當各種小國開始越來越不聽勸之后,帝國的拳頭到底還管不管用,就值得懷疑了。
當拳頭軟了,那么當年靠拳頭制定出的國際秩序,也就是時候瓦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