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理學的獻禮
時隔九年,《頭腦特工隊2》終于上線了,上映不到兩周,《頭腦特工隊2》便已獲得不俗的成績。有的人說,《頭腦特工隊》這個系列,是心理學獻給世界的一份禮物。《頭腦特工隊》獨辟蹊徑,從人的大腦著手,用輕松可愛的動畫來表達情緒。通過動畫的描述,讓我們更深層地去了解我們的情緒,我們的大腦。
影片中,每一個畫面,都讓心理學人感到細節滿滿。比如青春期的大腦變化,進入青春期的萊利,大腦的控制臺一番大刀闊斧的裝修,且各種情緒的控制,波動更大。
到了青春期大腦杏仁核對于情緒加工的敏感性增強,但控制情緒的前額葉皮層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因而青少年情緒的調節能力相對較弱,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等問題。
比如情緒的變化,在原來的情緒(基本情緒)上,又出現了幾種新的情緒(復合情緒),而面對更復雜的生活和情形,情緒“焦焦”也逐漸占據了主控制臺。
(以下可能涉及劇透)
02
熟悉的青春
“樂樂”拋棄不愉快的記憶,為萊利塑造了一個“完美”的自我,即“我是個優秀的人”。萊利為了維持這個完美的自我,對自己不完美的一面無法接受,焦慮便登場了。
當“焦焦”一開始出現,就帶著一大堆行李時,我感到無比真實,好像我生活中,焦慮的人出門時,都會帶很多東西以防不時之需。
“焦焦”一開始的行動,的確是正面的,橙色的焦焦活力,有警報感,它動作靈敏,是所有情緒里最有行動力的,似乎為不可見的未來做好了一切準備。
但隨著面對的事情越來越多,主控控制臺的“焦焦”,忙得不可開交。一通操作后,推翻了之前的“完美自我”,重新塑造,卻塑造出“我不夠好(I'm not good enough)”的信念。
突然想到,青春期似乎就是如此。面臨青春期,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大腦,都在迅速成長。我們開始想我們是誰,我們開始意識到了“自己”,我們開始有了自我評價,我們有較強的自尊。我們開始學會去應對外界環境,我們開始焦慮。但當焦慮的事情變為現實,我們會受到加倍的傷害。我們產生 霍爾稱青春期為人生中的“疾風驟雨”時期,身體蘊藏極大的能量、情緒不穩定、易激動、煩躁不安,對外界及自身容易產生懷疑、不信任感。 當萊利被罰下場,她極度焦慮,看著甚至有點像“驚恐發作”,她非常緊繃,慌張,她被焦慮“奪舍”,有點“解離”現象,直到樂樂重新拉回她的注意力。 與我一起看電影的伙伴,在這一段,緊緊握住了我的手,她說,很真實。 她曾經也是一名有軀體化現象的焦慮癥患者,在期末的時候會焦慮到嘔吐,吃不下飯,有時會無法動彈。當驚恐發作時,人會心跳加速或狂跳,暈眩,頭昏眼花,身體發熱或發冷,出汗或發抖,惡心,呼吸困難,甚至有窒息感,有時還會有解離性體驗(感覺與思想或身體或周圍的環境脫節)。 預約咨詢:+V drmxinli 電話:400820262103
we love you just the way you are
后來“焦焦”崩潰倒地,說“我只是想保護你。”
所有的情緒都只是想保護你。
在那一刻,我朋友說,她想與自己的焦慮和解。
想到大學時,講到情緒時,我們的老師開玩笑說,人進化到現在,留下的情緒都是有用的,不然留著干嘛呢。我深以為然。
就如《你的敏感就是你的天賦》里寫的:“憤怒是在告訴你,有人越過了你的邊界;焦慮是在提醒你什么對你是重要的,并敦促你采取行動;悲傷幫助你卸下盔甲,讓你重新觸摸到自己溫柔的心。”
《頭腦特工隊1》告訴我們的是,情緒沒有好壞之分,即使是負面情緒也有其重要之處。而《頭腦特工隊2》在這基礎之上,更是告訴我們,要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進入青春期的萊利,開始了一項新的“任務”,自我同一性。
為了獲得自我同一性,她必須在某種程度上整合自我知覺的許多不同方面,使其成為一致的自我感。
“樂樂”無疑是成長的,“樂樂”跟“焦焦”說:“你沒有權力決定萊利是個什么樣的人”。
而萊利,也在不斷成長,她的自我意識從“我很好”到“我不夠好”到最后的“好不好都組成了我”。
她明白我被愛,并不是因為我是完美的,而是因為我是我。
你不需要完美也同樣值得被愛。
看完影片,我朋友跟我說,她突然釋懷了很多,她明白在所有崩潰、焦慮、痛苦,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時候,身體也在努力好好地愛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