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知道微量元素這個名詞,
但具體的認知仍然很有限,
大家不妨來想象一下,
我們把身體當做是一個精密的機器,
而微量元素就像是保證機器正常運轉的
微小但至關重要的螺絲釘。
雖然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微乎其微,
但在維持我們身體健康方面
卻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人體中都存在哪些微量元素呢?
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有何關系?
下面就跟隨疾控小衛士來剖析一下吧~
人體中的微量元素及作用
在醫學領域,從人體的結構來看,占人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下者即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參與機體內的各種代謝,在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人體各組織器官中約有60余種化學元素,其中鉀、鈉、鈣、鎂、銅、鋅、鐵、錳、硒、鉬、鍶、鋰、鈷和某些過度元素等為必須微量元素,鎳、錫、釩、硼、鈹、鈦、鋇、鋁、砷、鎘、汞、鉛、鉈等為條件性必須微量元素和毒性元素。
人體中約有5000多種酶與微量元素最為密切,人體的新陳代謝依賴于各類酶的調控,而酶的活性與多種微量元素有關。其中一部分必須微量元素作為激活劑影響酶的活性。錳能刺激免疫器官的細胞增值,大大提高具有吞噬、殺菌、抑癌、溶瘤作用的巨噬細胞的生存率。鋅是直接參與免疫功能的重要生命元素,因其有免疫功能,故白血球中的鋅含量比紅血球高25倍。鍶、鉻可預防高血壓,防治糖尿病、高血脂膽石。碘能治甲狀腺腫、動脈硬化,提高智力和性功能。硒是免疫系統里抗癌的主要元素,可以直接殺傷腫瘤細胞。
研究發現機體內各種微量元素之間按一定比例存在,存在一定的平衡范圍,以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比例平衡被打破,人體就會出現各類疾病甚至危及生命。隨著微量元素與人體關系的研究進一步深入,已發現機體代謝疾病、心腦血管病、腫瘤、地方病和體內微量元素平衡失調有重要關系。
如何達到人體內微量元素的平衡?
其奧秘是什么?
人體微量元素的平衡法則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生理需求量,既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過多過少都不利于人體健康和長壽,組成人體的幾十種微量元素之間比例平衡才有益于健康。人體對各種微量元素吸收多少,是受神經內分泌的協同作用,形成自動調節的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使機體對外環境微量元素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當某微量元素攝入量減少或需要量增加時,機體調節提高該元素的吸收率,維持各微量元素在體內的相對平衡及適應生理需要。
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人體內微量元素的攝取方式一般為飲食、飲水和微量元素補充劑,但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硒在人體內無法自主合成,人體中所需的硒主要通過食物及補硒產品,而硒本身種類也對人體吸收利用率有影響,有機硒的吸收高于無機硒。
鈣和鎂都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兩者具有協同作用,鎂可以促進鈣的吸收,特別是當鈣鎂比例達到2:1時,鈣和鎂的吸收率最高、利用率最好。如果體內鎂含量不足,就會使得副甲狀腺分泌增加,鈣的吸收會被抑制,并促使骨鈣流失。飲用水中鈣和鎂吸收率較高,而食品中鎂的吸收率低于水,鈣鎂同補的效果要比單純補鈣效果更好。
人體內鍶過高而鈣過低,會引起兒童佝僂病,而鍶和鈣比例適當時,對于高尿酸血癥或高脂血癥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鐵和銅為協同關系,鐵的吸收需要銅的配合;有實驗資料報道鋅、錳、鉬聯合應用可有效阻斷氟在骨組織的沉積,并能拮抗氟的腎毒性作用和對血膽堿酯酶的激活作用。
●小總結
研究顯示90%以上疾病均與人體缺乏某些元素有關,維持人體內幾十種微量元素的平衡是人類健康長壽最關鍵的因素。因此微量元素對人體很重要,其平衡尤其重要,所以養成良好的健康飲食和飲水的習慣,科學補充微量元素補充劑,將有利于維持微量元素在人體中的平衡,促進人體健康和長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