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9月19日:很愉快。決定了,應當愛、應當勞動!就這樣?!?br/>1858年9月20日:很累。不想愛了,也不想勞動了。”
——列夫·托爾斯泰
曾經一度我差點以為自己工作的精神狀態有問題,直到看到托爾斯泰的這段話。
簡直是世另我,大文豪尚且如此,我等凡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原諒自己忽而奮起、忽而躺平,忽而大灑雞血、忽而垂頭喪氣的工作狀態。
不過話說回來,自從開始研究“提前退休”,我已經很久沒有過這種跌宕起伏的精神狀態,取而代之的是平和、佛系、看淡、love&peace...等中老年專屬情緒,
也有人管這叫:“精神退休”。
精神退休,身體在工位,靈魂已出竅
曾幾何時我也是個“卷王”,入司頭三年幾乎天天加班,通宵達旦是家常便飯,提著大箱子出差一天三個城市連氣兒都不帶喘的,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對工作漸漸失去了熱情,每到周一就開始周末倒計時,每到周六就開始遺憾周末過得太快。
到了現在,更是完全把自己當成了工作中的旁觀者,看著他們煞有介事,看著他們shi上雕花,看著他們螺螄殼里做道場,看著他們無風也要掀起三尺浪,
內心除了“呵呵”,竟還有一種看戲般的快感。
除了本職工作一概不理,讓我管我就管,不讓我管我就裝不知道,對上惟命是從,對下充分授權,
領導心情好夸幾句我就低眉順眼領導英明都是領導指導有方,領導心情不好無能咆哮我就靜靜地看著他表演,
好聽的不當真,商業夸夸互娛互樂,不好聽的左耳進右耳出,出了單位門誰認識你是誰,
只要不影響發到卡里的錢,又有什么值得計較。
精神退休,升職加薪都是浮云,內卷內耗通通滾蛋
以前認為升職加薪很重要,為了一個title使出吃奶的勁兒拼命卷,
現在覺得什么職位什么級別都是浮云,
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萬鐘于我何加焉,富貴于我如浮云,自由于我如命根,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不如還我清凈,做個閑人。
工作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
我不去卷誰,誰也別來卷我,我不需要誰提供情緒價值,也別想我給誰提供情緒價值,誰都不是誰的吉祥物。
多快好省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對得起公司給的薪水,就是生而為打工人,最大的貢獻。
精神退休,工作不是寄托,家庭、副業、愛好才是寄托
也曾視工作為生命的3/4,為了工作連婚假都只休了三天,后來發現自己自作多情了,誰都只是公司隨時可以被取代的一份子。
作為一個懂得擺正自己位置的有覺悟的打工人,我開始把重心轉移到對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陪伴家人,給孩子做一頓飯,帶她去游樂場痛痛快快玩一場,孩子高興得像個八爪魚黏在身上,抓著手臂蹭蹭“好媽媽”;
花式搞副業,也做得風生水起;
拾起愛好,開始寫文章、更新公眾號,沒想到無心插柳從此半只腳踏入自媒體圈...
所以你看,世界這么大,人生這么精彩,可以做的事情這么多,何必把自己困在辦公室那小小的一畝三分地,
還要像宮里的嬪妃在皇帝面前那樣,獻媚、爭寵、斗個你死我活。
人生短短幾十年都花在這些事情上了,多不值當。
自從進入“精神退休”狀態,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吃嘛嘛香,一口氣跑五公里,氣都不喘。
神奇的是,工作效率還提高了、人際關系也變好了,
因為不較真了、不較勁了嘛,與人為善,好好好是是是,你說的對按你的來,與同事、領導間的摩擦自然少了大半,
副業搞到了錢,還經常請大家吃飯、喝下午茶,與同事間的相處達到了前所未有之大和諧,簡直是多贏。
所以,歸根到底,人啊,活的就是一個心態,
不能改變環境,但咱也沒必要和自己過不去不是。
生活如此美好,何必庸人自擾,何必徒增煩惱。這樣不好、不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