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脹、胃疼、反酸、燒心……
胃部不適常伴隨著現代人的生活
好好的胃,怎么就病了?
其實很可能是沾染了
一種叫幽門螺桿菌的細菌
幽門螺桿菌感染后的胃
會變成什么樣?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幽門螺桿菌人群感染率近 50%!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等單位發布《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白皮書指出,我國居民幽門螺桿菌人群感染率近 50%,意味著約有 7 億人胃中藏有幽門螺旋桿菌,而 70% 的胃癌都和幽門螺旋桿菌有關。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幽門螺桿菌收錄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一項基于內鏡診斷的研究顯示:我國慢性胃炎患病率接近 90%。
之所以患上慢性胃炎,除了藥物、飲酒、膽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因素之外,幽門螺桿菌是主要元兇。不夸張地說,只要感染幽門螺桿菌,幾乎都存在慢性胃炎。
幽門螺桿菌不僅僅和慢性胃炎有關。還可能導致多種其他胃疾病的發生,比如胃潰瘍、胃淋巴瘤、十二指腸潰瘍等,甚至增加胃癌的患病風險。
一項來自 13 個國家的國際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胃癌危險性較非感染者高 6 倍,根除幽門螺桿菌后胃癌風險降低 34%。
因此,根據《中國幽門螺旋桿菌根除與胃癌防控的專家共識意見》,建議對所有發現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患者進行治療,以預防潛在的風險。
哪些人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
是否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取決于兩方面的因素:
1. 與傳染源接觸程度,總體來說,長期密切接觸者更容易感染。
2. 患者的身體狀態,身強力壯的人接觸少量的細菌可通過自身免疫清除外來致病菌,老年人、免疫力差、基礎疾病多、有較多不良生活習慣的人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
如何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后多引起慢性胃炎,不一定有明顯癥狀,或者只有很輕微的癥狀,容易被忽視。
出現這些癥狀的人尤其警惕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①口臭
②腹脹和腹痛
③非特異性的消化不良癥狀,如反酸、噯氣、食欲減退、易飽腹感等
如果胃出現以上癥狀,建議去醫院檢測幽門螺桿菌。
健康的成年人,無論男女,也可以將幽門螺桿菌的監測作為體檢項目進行常規篩查。
篩查方法很多,尿素呼氣試驗是最簡捷高效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吹口氣,半小時后即可查得結果。
當胃里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時,呼出的氣體會帶有碳標記的二氧化碳,從而診斷患者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呼氣試驗是一種無創性檢查方法,相比電子胃鏡檢查,具有無創性、無需口腔插管的優勢,患者舒適度較高,因此更容易被接受。所以,一般更推薦做呼氣試驗來篩查。
幽門螺桿菌到底要不要「殺」?
要。
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不經治療很難自行清除。
幽門螺桿菌長期在人體內寄生、繁殖、破壞,胃黏膜細胞可能會發生一系列變化:正常胃黏膜→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
《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指出: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慢性胃炎,無論有無癥狀和并發癥,都應該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除非有抗衡因素存在(比如 75 歲以上高齡老人、14 歲以下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嚴重慢性疾病等)。
一旦檢測出感染,一定要積極進行治療。
生活中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密切相關。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還要做好這些事:
1、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重餐飲衛生,飯前便后勤洗手,增強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識,提倡分餐制,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和飲用受污染的水;
2、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食物,多吃新鮮食品;
3、避免過于粗糙、濃烈、辛辣食物及大量長期飲酒;
4、增強健康理念,定期體檢。
希望每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有個健康的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