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謂之術,教而育之謂之道!聊身邊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如果能做出來一個足夠大的蓋子,相信每個學校都會定做一個,在每年夏季來臨之前,把各個學校轄區內的江、河、湖、塘、坑用蓋子給蓋起來,等夏季過后,再把蓋子拿掉。
之所以這么做,原因還不是來自各級教育部門的防溺水壓力!
之前,就有地方規定,凡是暑期發生學生溺亡,學生所在班的班主任,不得評先評優、晉升職稱,并視情況追究學生校長責任。
為防止中小學生溺水事故發生,一些老師不得不巡河、巡塘,甚至一些老師被要求住在河里。
某地發布的防溺水安全工作提醒中稱,要通過公眾號、家長群等持續推送防溺水宣傳教育,對于高三、初三及小學六年級畢業生,納入原班級管理,對這些學生有家長的防溺水宣傳、提醒、教育制度不變,直至新學期。如畢業生發生溺亡事件,將追究原學校校領導、班主任責任。
大家想一下,高三、初三及小六畢業生的安全責任歸原學校承擔,其他年級的學生自然就更不用多說了。
學生假期溺水,追究學校領導及班主任責任,這不是“過度擔責”嗎?家校安全責任邊界模糊,產生的后果會反噬整個社會,難道發布這些要求的“領導”不知道嗎?
為什么總讓老師和學校承擔那么多?
學生體育課打籃球不小心骨折,學校有沒有責任?體育老師是否擔責?
初中生翻墻逃課,在校外騎電車摔傷,學校有沒有責任?
節假日期間,學生在校外打群架,老師有沒有責任?
當下的很多事,只要一涉及到學校,總要給學校攤點責任。中學生節假日校外打群架,被傳網絡,引發輿情之后,相關部門立即處理了相關學校領導及班主任老師,以平息輿情!這真的對嗎?
如果學生發生意外傷害,證明學校或老師監護不力,學校承擔相應責任倒也正常,但是很多時候,家長動不動采用極端方式“鬧訪”,再加上輿論偏向,相關部門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往往從重、從快、從嚴處理學校和老師,讓學校和老師承擔了過錯之外的責任。
就像防溺水一樣,當放假那一刻起,安全監護的接力棒已經交到了家長手里,因為家長監護不力,發生溺水事件,與老師有什么責任?
是誰讓家校安全責任邊界模糊?為什么家長一鬧,相關部門就要拿老師和學校“開刀”?是誰把“處理老師和學校”作為一種平息輿論的工具?這種思維定式的形成,讓本就脆弱的教育生態雪上加霜,到最后會反噬誰?
老師和校過度擔責,最終反噬了誰?
前一段時間,某小學六年級畢業生臨離校之際,發布的視頻中有一靈魂拷問:為什么課間不允許下樓?
這位小學生視頻中稱,老師普遍存在拖堂的現象,課間休息總共就10分鐘,老師拖堂幾分鐘,提前3分鐘打預備鈴,我們基本沒有完整的課間,不夸張地說,上廁所的時間都很緊張,所以在這6年的時間里,我很少在課間大解,除非真的忍不住,時間太緊張了,這一點真的是痛苦的記憶!
學校教學樓一共5層,可能是學校出于安全的考慮,規定不管教室在幾樓,都不允許課間的上下樓,只能在樓道里活動,操場也不允許去。所以課間操場上空無一人。
課間學校操場空無一人!這是個別現象嗎?
老師和學校在怕什么?為什么課間不讓下樓?難道大家不知道原因嗎?
一些學校體育課禁止進行球類運動,原因還不是怕有學生受傷擔責!
近兩年,學校不到規定時間不開大門,哪怕是下大雨,學校寧愿挨罵,讓家長和學生在大雨中等待,不到規定時間也不開門,難道大家不知道原因嗎?
值班老師未到位,如果學校提前開大門,學生在學校摔倒,你說家長會追究學校責任嗎?
凡是出現這樣的事,一些媒體總是指責學校“太死板”,難道這些媒體沒有好好想想,是誰造成了今天的局面?為什么全國各地類似的事情總在上演?
滂沱的大雨能澆醒學校大門等待的家長嗎?當無數家長陪著孩子在學校大門口等著開門的時候,為什么不想想問題出哪了?
但凡學生出事,學校就要擔責,讓學校教育束手束腳。為了減少擔責的可能,學校只能禁止一切可能會導致學生出現意外的活動,如取消課間活動、減少運動會項目、取消春秋游項目等等,又在教學樓、宿舍窗戶裝上了護欄,把學校變成了監獄。
以“學生的靜止”換取“學校的安寧”,看似皆大歡喜的結果,實則是對教育畸形引導,讓活潑的學生成了只會學習的機器,喪失了學生該有的活力,既是對學生未來的扼殺,也是對未來教育的傷害。
學校過度擔責,最終只能反噬到所有學生和家長身上!
你信不信,以后學校不到規定時間還不會開大門,可能造成傷害的體育運動還不會進行,大課間操場上仍然一片安靜……。
那些發生點什么事,就嚷嚷著追究老師和學校責任的人,你們反思過是誰造成今天的現狀嗎?那些助紂為虐的媒體,你們家里沒有孩子上學嗎?
別動不動就追究老師和學校責任了!脆弱的教育生態已經禁不起折騰了!學校過度擔責,已經反噬到學生和家長身上了,如果仍不改變,受影響的人會越來越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