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謂之術,教而育之謂之道!聊身邊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暑假前的最后一道會議上,校長語重心長的對全體教職工說,大家辛苦了一年,可以利用暑假時間外出游玩,但是大家一定要記住,外出游玩可以,千萬別發朋友圈,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老師外出旅游,不能發朋友圈,主要是害怕引起其他行業“不適”!其他行業都在“熱火朝天”的工作,你們教師群體不干活,還有工資,外出旅游還發朋友圈,容易引起“仇師”情緒。
要求老師“低調旅游”背后,實際上反映了當下社會的一個大問題:不少人見不得老師好!這是一種病,得治!
一邊大喊“尊師重教”,一邊肆意踐踏教師群體尊嚴!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現在“尊師重教”也一直在喊,但是關于“尊師重教”這四個字,大家完成了50%:所有人都“重教”,很多人卻做不到“尊師”。大家去問問教師群體,有幾個人走出校園之后,愿意大方的承認自己是老師?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真心希望你越來越好,一種人是你的家人,另一種人是與你毫無血緣關系,但曾經陪伴你人生一程的老師。
很可悲的是,好像全社會形成了一種共識:指責老師!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再富不能富老師;
思想上要求你是圣人,工作上希望你是忙人,工資上要求你是窮人!
凡是網絡上出現教師漲工資的文章,大家去評論區看吧,一定有人說“老師工資不低了”,還總有不少人拿教師工資和農民工比,好像教師就應該是清貧的,老師們談工資是不道德的。
“窮酸、迂腐、精于算計”是很多人對教師群體的固有印象!有一種指責叫“躺槍”,它有一種標準句式:你還是人民教師,你竟然……;一直有人要求取消教師群體的寒暑假,他們認為老師們一年工作的時間太短了;也有不少人,恨不得把孩子生下來就送學校,18歲后再把孩子領回家。
有多少人天天嘴里喊著“尊重老師”,卻一邊在想方設法踐踏教師群體尊嚴!
個別老師私下辦輔導班,于是很多家長指責老師是唯利是圖的商人,眼里只有錢,毫無師德可言。凡是有老師體罰學生,家長舉報、媒體推波助瀾,教育局“痛下殺手”,整個社會人人喊打。于是老師變得佛性了,學生課堂上睡覺,不敢管了,只能輕聲細語提醒,結果這樣做又不對了,有人說老師講課沒有吸引力,如果老師講得精彩,孩子們怎么可能睡覺?
總之,老師們做什么 ,怎么做,都不對!
教師群體其實和其他任何群體都一樣,絕大多數老師們都是兢兢業業地工作著,但是也存在極個別的“害群之馬”,所有群體都有“害群之馬”,可為什么只要教師群體中出現一個“壞蛋”,大家就要妖魔化整個教師群體?是老師們好欺負嗎?
社會要求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高出一籌可以理解。但社會寄予教師“高位期待”的同時,不應把教師奉為不食人間煙火的圣人,讓教師失去正常人應該有的生活常態和喜怒哀樂。
見不得老師好,是病,得治!
人性最大的惡,是見不得別人好!
之前在書上看到過一種效應,名叫螃蟹效應:
在竹簍中放入一只螃蟹,必須要蓋上蓋子,不然它很快就會爬出來。但是,如果多放幾只放進去,就不用再蓋上蓋子,因為是不會有螃蟹爬出來的,這是為什么呢?
當有兩只以上的螃蟹在簍子里時,每只螃蟹都會爭先恐后地朝出口爬,只要有一只螃蟹爬到簍口時,其余的螃蟹就會用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把它拖到下層,另一只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再向上爬。如此循環往復,沒有一只螃蟹能夠成功爬出。
螃蟹的心理就是:如果我爬不上去,我就拉住別人,讓別人也爬不上去。
人其實,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見不得別人好,或許這是人的劣根性所致!但是不管如何,如果人人都見不得老師好,這個社會就病了!
老師們暑假外出旅游,卑微到連個朋友圈都不能發,這不是病是什么?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談何尊重老師?
當下見不得老師好的社會氛圍,不能吸引優秀人才加入教師隊伍! 優秀人才不愿當老師,受到影響的恰恰是那些平時經常指責老師的普通大眾。
有不少人叫囂著要取消教師編制,好像編制取消之后,所有人都能受益一樣。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若取消了編制,教師工作失去穩定性,誰還愿意到公辦學校任教?北大、清華等知名985高校的畢業生入職中小學校,變身中小學教師的事情經常出現,大家想一下,如果沒有國家的編制兜底,這些優秀畢業生會成為中小學教師嗎?如果這些人沒有變成中小學教師,估計很多學生一輩子也遇不到這樣的老師吧。有編制的公辦教師,是國家在為普通人兜底!如果老師們沒有了編制,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見不得老師好,是病!如果這個社會氛圍不改變,最終所有人都會受到反噬!如果有一天,老師們假期外出旅游,把相關圖片發朋友圈后,評論區一片羨慕之聲,沒有嫉妒與恨,那才是正常社會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