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多倫多時車開得非常辛苦,這個城市的擁堵程度真的不是吹的,讓在華盛頓、紐約、波士頓開車都不打怵的我,都忍不住時不時地吐臟話了,而且這一天開車的人并不是我,讓人frustrating的程度可以想象,唯一的好處是讓我有機會隔著GLC的天窗,最后拍下CN Tower的美麗影像。
再見了,多倫多。
出了城區(qū),車開得就順當多了,而且離城市越遠,開車的人越守規(guī)矩,時時讓我忍不住想起在德國開車的日子,超車的人會自動開左道,超越后馬上回到右道,而不是像在美國,經(jīng)常遇到老爺一般慢慢開在左道擋住后面一長溜車的TMD深井冰司機……
我又吐臟話了。
多倫多到渥太華的一路,我常常感嘆:難道這就是加拿大的高速?因為快到渥太華了,車依舊很少,比起美國的洲際高速,不知要輕松好開多少倍。
只是開了四個小時多點,進入渥太華市區(qū)時,再度重啟堵車模式……
唉,嘆氣,城市的交通啊。
租的Airbnb據(jù)稱離市中心很近,沒想到的是,開到附近社區(qū)卻發(fā)現(xiàn)周圍其貌不揚,第一印象可以說很差,市容一般不說,和世界最干凈的城市之一的傳說似乎完全不匹配嘛。
只是,我已經(jīng)去過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了,并不會因為城市的第一印象而急于做結(jié)論。
不過讓我驚訝的是,開車經(jīng)過的每個路口都有無家可歸的人向紅燈前停下的車輛行乞,走到超市一路上也遇到不少,但只要你說沒有現(xiàn)金(不是假話),他們會很友好送一句「祝你有個美好的晚上」后閃開放行,讓我開始的戒心和恐懼瞬間無形。
也是生存的一種方式對吧,這世界本就多種多樣,不是每個人都愿意像我們這樣被物質(zhì)所累的。
沒想到第二天看到的一切,卻徹底顛覆了我對這個城市的印象。
從租房走到Notre Dame Cathedral只要十分鐘,展現(xiàn)在我眼前的一切,瞬間變成了大都市的華麗和厚重,正好趕上大教堂開門,走進去瞬間被震撼……
這里不要門票,但趕緊還是捐了20美元,只覺得這是right thing to do。
渥太華有128外國領(lǐng)事館,美國領(lǐng)館居然這么大,只是這建筑怎么看怎么有點滑稽,現(xiàn)代的窗戶,不倫不類的舊頂,不知是什么風格,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是背面,正面依舊毫無特色,只是看起來正常了不少,依舊乏善可陳。
美國大使館背面
科威特使館
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前的大蜘蛛雕塑
議會山莊和衛(wèi)兵換崗表演
運河閘門和船游
作為加拿大的聯(lián)邦首都,渥太華位于安大略省東南部,渥太華河南岸,多倫多以東400公里,蒙特利爾以西190公里,為加拿大第四大城市,市區(qū)人口是934,243人,首都圈地區(qū)是1,323,783人(根據(jù)2016年人口普查),面積2,779平方公里。1826年9月26日渥太華以「Bytown」之名建立,其最著名的市場至今用Baytown Market命名,1850年1月1日這里合并為一個城鎮(zhèn),1855年1月1日以「渥太華」之名取代,并不斷發(fā)展成為加拿大的政治和工業(yè)技術(shù)中心。根據(jù)美世咨詢的排名,渥太華是北美生活品質(zhì)第一的城市,同時也是加拿大第二干凈的城市和全球第三干凈的城市(這里值得注腳的是,我真不覺得這里有多干凈,也許最中心地帶不錯),渥太華連續(xù)被聯(lián)合國評為10個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ByMarket,有來自世界各地很多風格的食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