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很多消費者紛紛發現
多個知名連鎖餐飲品牌
都在降價
#太二酸菜魚客單價跌至7年前#
沖上微博熱搜榜第二位
除此之外
楠火鍋、呷哺呷哺等餐飲品牌
紛紛宣布菜品降價
希望以更低的價格
搶占市場
多家火鍋品牌集體降價
今年來,多家火鍋品牌集體降價:楠火鍋推出的3.0店型,有1.9元的素菜、9.9元的鮮牛肉、39.9元的鍋底,其創始人公開表示人均消費會降至70-80元。
記者在其小程序查詢到,有的店鋪已上38.9元鍋底和9.9元鮮牛肉。
就在7月20日,連鎖潮汕火鍋品牌陳記順和也宣布大規模降價,據悉,陳記順和廣州區域門店所有產品價格全線下調,一盤牛肉類產品降價4-10元,現售價基本為28元,蔬菜類產品則降價約4元。
5月15日,走小火鍋賽道的呷哺呷哺新菜單宣布價格“回歸舊時光”。呷哺呷哺公布的新菜單顯示,單人套餐及雙人套餐價格全面下調,單人餐均價58元,雙人餐均價130元,平均客單價不超過60元,套餐均價降幅超10%。
多個連鎖餐飲品牌
宣布降價
除了火鍋外,多個連鎖餐飲品牌也宣布降價。
6月18日,鄉村基發布產品降價通知,宣布其門店的“川式小煎雞飯”“宮保雞丁飯”“姜爆鴨絲飯”“香菇滑雞飯”四款產品降價,“價格回到2008年”。
從總體來看,此次“鄉村基”降價的幅度在3.01—4.01元。例如,川式小煎雞飯由16元調整成11.99元一份,降價4.01元。
對于降價原因,“鄉村基”強調,是基于多年來的供應鏈集采優勢。同時,“鄉村基”表示,降價產品僅限堂食。
6月21日,和府撈面宣布對其產品價格進行調整,部分產品價格下降約30%,主流產品價格區間下調至16—29元之間。
除了直接宣布降價外,一些品牌還通過“改頭換面”——調整業態及門店模型來降低客單價。例如,西貝旗下的“西貝小牛燜飯與拌面”正在北京市場陸續開店,有消費者反映,個別“西貝小牛燜飯與拌面”門店系西貝原旗下的“賈國龍小鍋牛肉”變更而來,“賈國龍小鍋牛肉”的客單價在70元左右,而新開設的“西貝小牛燜飯與拌面”客單價在40元左右,變得更便宜了。
中國烹飪協會分析稱,今年前5個月,“餐飲行業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原因就在于價格戰、同質化競爭和成本壓力的不斷加劇。
降價意味著壓縮利潤空間,商家不得不想辦法降本增效。
今年越來越多的川渝火鍋推出三味鍋、四味鍋、小份菜等,通過調整產品結構盡量保證利潤。
當然,一些操作在消費者看來,免不了“雖然降價,但分量也變小了”的嫌疑。
協會呼吁“停止價格戰”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還有更多餐企正在醞釀降價,有的品牌已形成內部討論方案,有的品牌仍在觀望,行業不乏對“降價潮”愈演愈烈的擔憂。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5月,全國餐飲收入4274億元,同比增長5%。
中國烹飪協會稱,5月全國餐飲收入增速、限額以上餐飲收入增速環比上漲0.6個、2.5個百分點,五一假期呈現餐飲消費的高峰,但餐飲行業出現了收入增長利潤卻不增長的現象。
對此,中國烹飪協會認為,“價格戰”、同質化競爭和成本壓力的不斷加劇是造成目前餐飲行業“增收不增利”現象的幾大因素。停止“價格戰”轉向良性競爭,發展“數字+餐飲”提升價值創造力,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提高餐飲業整體水平,加大政策支持激發餐飲消費潛能是破除“增收不增利”的關鍵要素。
目前,餐飲消費日益回歸大眾化,餐飲企業應轉變經營思路,抓準消費定位,積極了解政策動態,把握政策機遇,主動求變,不斷向新,為餐飲行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性價比的時代已經來了
網友:挺好的
有網友表示
這種競相降價的趨勢
對自己的錢包很友好
也有網友表示
雖然價格變便宜了
但是分量、質量都下降了
有不少網友認為
“2024年可能會迎來一個性價比的時代”
消費者追求的是
有競爭力的產品
而不是品牌本身
來源:綜合廣州日報、中國商報、新周刊
點亮支持合理降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