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這個曾經是老年人「標配」的疾病,近些年患病率越來越高,且呈現年輕化趨勢。
根據《 2018 年中國成年居民高血壓患病與控制狀況研究》顯示:我國每 4 個成年人中,就有 1 人是高血壓!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數據發現:我國 18 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達 27.5%。
目前我國大約有 2.45 億高血壓病患者,而且發病率還呈繼續上升的趨勢。
高血壓,來臨的無聲無息
高血壓之所以有「沉默的殺手」之稱,是因為它往往缺乏特殊的臨床表現,容易導致診斷延遲。一般在測量血壓時,或出現了心臟、腦血管、腎臟的嚴重并發癥時才被發現。
因此,很多人不會主動求醫,也很難重視得起來。
調查數據顯示,中國 2 億多高血壓患者里頭,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會去治療,最終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夠控制好自己的血壓。其他大部分人,都處于無防護、任其發展的狀態。
更尷尬的是,無論是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還是控制率,都是 70-79 歲組的老人表現最好,最年輕的 18-29 歲組被遠遠甩在后面,三項指標全部墊底。80 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控制率好歹還有 13.4%,最年輕的這一組人,血壓控制率卻只有 1%。
歸根結底,大多數人的認知里,高血壓是老年病,跟青年人沒什么關系。
高血壓,盯上年輕人
高血壓比較常見的癥狀包括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等,也可能出現視力模糊,鼻出血等癥狀。
血管壁在高壓力之下很容易損傷,讓血液中的膽固醇有機會沉積在血管壁上,促進血管形成斑塊,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另外,為了對抗血液異常升高的壓力,血管壁會變厚,血管腔變窄,如果再合并斑塊,血管會過于狹窄或堵塞,導致一些器官營養和氧氣都長期供給不足,嚴重時會引發血栓、腦梗等嚴重并發癥。
固有觀念總認為高血壓是一種老年病,現實是高血壓已經逐漸年輕化。2020 年,我國一項涵蓋 89 萬名中青年人(35-49 歲)高血壓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當中有 26.2% 的人患有不同類型的高血壓。
因此年輕人對待高血壓,也不可以掉以輕心。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定期監測血壓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實現高血壓的早發現、早預防。
年輕人的高血壓,也要好好管理?
預防高血壓,不僅僅依賴于醫生的建議,更多的是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選擇和習慣。針對年輕群體高血壓發病的特點,應該采取以下有針對性的預防和管理措施。
1. 定期量血壓
定期測量血壓能夠及時發現血壓升高,進而早發現、早治療。
世界高血壓聯盟建議,即使是健康的成人也要定期測量血壓:35 歲以上每年需測 1 次血壓,高血壓患者應每周測量 1 次,血壓不穩定者需每天測量 1 - 2 次。
2. 培養好習慣
年輕人應該盡量避開抽煙、喝酒、高鹽高油飲食、熬夜等易引起血壓升高的「雷區」。平時保持低鹽飲食,每天攝入食鹽量不超 6 克。盡量少吃油炸或肥膩食物,多吃含鉀較多的蔬菜和水果。
同時也要增強體育運動,每日 30 分鐘,每周 3 - 5 次,外加作息規律,不熬夜、不透支身體。
3. 正確舒緩壓力
研究表明,壓力過大也是血壓升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年輕人也要學會正確減壓、合理釋放。
盡量多組「養生局」,不要把飲酒當成減壓的方法,否則只會「舉杯消酒愁更愁」。
4.發現及時就醫
如果第一次在家測量血壓發現平均值 ≥135/85mmHg,應考慮存在高血壓的可能,及時到醫院復診,確定治療方案規范治療。
如今,高血壓不僅僅是老年人的問題,隨著現代生活的壓力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受到了其威脅。呼吁所有年輕人重視高血壓問題,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好預防,守護我們的健康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