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黎先生,患糖尿病10年,長期口服降糖藥,近期血糖控制欠佳(空腹血糖8-1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8.5%)。近半年出現雙足麻木、刺痛,夜間加重,伴有蟻行感,嚴重影響睡眠,來醫院檢查發現有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我給的方案是在優化降糖方案(聯用胰島素)的基礎上,加用依帕司他(50 mg/次,每日3次)。
治療3個月后,患者黎先生足部麻木感明顯減輕,夜間疼痛評分由6分降至2分(滿分10分);復查肌電圖顯示神經傳導速度有了改善。隨訪6個月,患者未出現新發神經癥狀,生活質量顯著提升。
1. 認識依帕司他
依帕司他正是目前被多國指南推薦的糖尿病神經病變治療藥物。
除了周圍神經病變,依帕司他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腎病也有潛在益處。
臨床證據表明,在神經或微血管病變早期使用依帕司他,可顯著延緩甚至逆轉病理改變,避免不可逆損傷。
2. 誰需要依帕司他?
①已確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②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尤其合并視網膜或腎臟病變高危因素),預防DPN發生發展;
③ 存在肢體麻木、疼痛等神經癥狀的糖尿病患者。
3. 如何使用依帕司他
① 需長期規律服用(通常療程≥3個月);
②聯合血糖管理(降糖藥、生活方式干預)效果更佳;
③ 用藥期間定期監測肝腎功能及神經電生理等指標。
目前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藥物還包括:
專家提醒:糖尿病并發癥的預防是一場“持久戰”,藥物治療是一把重要的“武器”,但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血糖監測和醫患合作仍是制勝關鍵!
作者:張美彪 三級主任醫師 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單位: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 海南省中部區域醫療中心 國家糖尿病標準化防控中心(DPCC)海南中部區域分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