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真是個容易讓人沒有食欲的季節。熱浪一打、烈日一照,真是什么都吃不下去。在沒有空調的古代夏日,大家都吃些什么解暑呢?
《宋宴》一書專門介紹了宋朝人一年四季都吃些什么,我們從書中摘取了五道最適合夏天的小食,有酸甜口的水果菜肴、涼菜、糕點和飲品,讀來看來,暑意便能消小半,有些甚至可以效仿著做出來。穿越回宋朝暫時還沒有希望的話,那就先讓宋朝的食物穿越到我們眼前來吧。
下文摘選自《宋宴》經出版社授權推送。篇幅所限內容有所刪減。
壹
蜜煎櫻桃
爛櫻珠之煎蜜
櫻桃不以多少,挾去核,銀石器內,先以蜜半斤,慢火熬煎出水,控向筲箕中令干。再入蜜二斤,慢火煎,如琥珀色為度,放冷,以瓷器收貯之,為佳也。
——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
新鮮櫻桃去核,盛入琉璃大碗里,澆上似酸奶般濃稠的甜乳酪,拿匙一勺一勺舀著吃,再飲用一銀杯能解櫻桃“熱毒”的清甜蔗漿,這是唐朝人吃櫻桃的高級配置。這樣的甜點,連餐具搭配也頗講究,多用金甌、玉碗和琉璃碗,當時精美的琉璃器(即玻璃)幾乎全靠進口,晶瑩剔透的質地能提升櫻酪的品相,亦能彰顯主人的富有。
因上市月份較其他水果早,櫻桃含嘗鮮的意味,從上古周朝起,就被視為敬祭皇室宗廟的必備供品。到唐朝,櫻桃宴在上流社會風行,許多重要活動都有櫻桃的參與。一類櫻桃宴是由皇帝主持,群臣應邀到御苑櫻桃園中,在櫻桃樹下飲酒作樂,恣意享用剛摘下的櫻桃果,宴會結束還給每人賞賜兩籠朱櫻。話說,唐玄宗還曾命大臣們“口摘”櫻桃,即用嘴巴摘取枝頭的果子,然后細細品嘗,游戲感很強。另一類“進士櫻桃宴”,則是專屬于新科進士的盛會,因為皇榜發榜之日恰逢櫻桃成熟之時。一般情況下,櫻桃宴由全體進士繳納份子錢合辦,是聯絡彼此感情、結交朝中公卿的大好時機。
但也有例外,王定保在《唐摭言》中特意提到:唐乾符四年(877),宰相劉鄴的二兒子劉覃得中進士。重臣之家權錢兼備,與朝中公卿又熟絡,劉覃干脆撇開同門,單獨舉辦一場進士宴。當時櫻桃初熟,恐怕連達官貴人也吃不上,市面更是難得一見。好在劉覃派人四處花重金采辦,最終竟購得逾千公斤,堆起來像座小山。在吃之前,也會澆上糖和酪,每位嘉賓能分到好幾升這樣的櫻酪(唐朝一升約合600毫升,一瓶啤酒的容量),足可盡興享用。
櫻桃宴在唐朝如此輝煌,奇怪的是,隨后在宋朝進士那里卻受到冷遇。盡管提起櫻桃宴仍會心生向往,但并沒有誰大設此宴,取而代之的是御賜的瓊林宴,地點通常設在皇家花園瓊林苑,重要配角也非櫻桃果。櫻桃宴的潮流已退,但櫻桃加乳酪的吃法仍舊流行了一陣子。在品種方面,宋人常吃的櫻桃至少有四類:深紅色的朱櫻,淡黃色的蠟櫻,紫紅帶細黃點的紫櫻,珍珠般小巧而朱紅的櫻珠。除了鮮吃,櫻桃還會被制成可長期存放的小食: 櫻桃蜜煎。
蜜煎,加蜂蜜來煎制,相當于制作古代版蜜餞,此法主要用于料理各種水果,但偶爾也使用瓜蔬,比如姜、蓮藕、冬瓜、筍。蘇軾愛吃的“爛櫻珠之煎蜜”,即為蜜煎櫻桃。櫻桃去核,先加蜜,慢火煎熬, 使果肉析出較多水分,控干水;再次加蜜,煎至水分收干、果肉呈現琥珀色。這樣處理,果肉的水分幾乎被糖分取代,酸度大幅降低,也適合長期存放。
《櫻桃黃鸝圖》南宋 佚名 上海博物館藏
假如加鹽和香料(如花椒、甘草、白芷、豆蔻、官桂、橘皮等)進行炮制,則名“砌香櫻桃”,屬咸酸果子類。《山家清供》還提到 一款櫻桃餅——鮮櫻桃用梅子水煮軟,去核,果肉搗爛如泥,加蜜糖, 揉勻成團狀,再用模具壓成小餅。
梅子、橄欖、橙、櫻桃或金橘等制作的系列蜜煎咸酸果,謂之“下酒果子”,主要用來待客,有點像今人常擺的瓜子、花生、糖果。最夸張 的是清河郡王奉宴高宗,在進入禮飲環節前,先端上二十四碟這類果子開胃。
貳
肉生法
肉絲醬瓜糟蘿卜,食箸不停資大嚼
用精肉切細薄片子,醬油洗凈,入火燒紅鍋、爆炒,去血水,微白即好。取出,切成絲。再加醬瓜、糟蘿卜、大蒜、砂仁、草果、花椒、橘絲、香油拌炒肉絲。臨食加醋和勻,食之甚美。
——宋元·浦江吳氏《中饋錄》
家庭主婦在宋朝叫作“中饋”。據說《中饋錄》便是浙江浦江縣一位主婦吳氏所編著,這本食譜收錄時下各色小炒、涼拌、糕點、面食,以及腌魚、腌肉、腌咸瓜、醬瓜菜、曬筍干等系列腌臘醬漬,共約七十種食物,所用食材比較大眾化,烹調方式不花哨,都是實用的家常菜。
其中,“肉生法”屬涼拌菜:半熟的精肉絲,加細切的醬瓜、糟蘿卜,以及大蒜、砂仁、草果、花椒、橘絲、香油拌勻,臨上桌再加醋調足味。從原料到味道,清楚地透露出其家常菜屬性。腌缸里的醬瓜、糟蘿卜給肉絲提鮮,帶來重度的咸與爽脆,五種辛香料及食醋的加入,構成咸香酸味型,很適合配白飯吃,是杭州人俗稱“下飯”的佐餐小菜。
女子“主中饋”是當時的社會主流。然而跟固有印象中足不出戶的 “閨秀”不同,女性也會外出工作,比如經營茶樓飯館,到集市擺攤販賣茶水、魚羹、水果、點心,或出售親手紡織的布匹、刺繡的領抹、縫制的幞頭帽子等物,或在附近酒店幫忙倒酒、溫酒、剝洗食材,甚至以職業女性身份登場——買賣婢仆的中介人“女儈”、說媒的媒婆、接生的穩婆、占卜問卦的卦婆。
北宋首都開封是皇室、權臣與富商的聚居地,換句話說,集中了大量有錢人,因而帶動服務業的興盛。這竟左右了市井小民的生育觀:重女輕男。女兒被視為潛力股,百般呵護,仿佛掌上明珠,自幼年起便根據自身資質教以業藝。有的被調教成伎藝人,比如在北宋徽宗崇寧、大觀年間,汴京以“小唱”著稱的歌姬李師師、徐婆惜、封宜奴、孫三四,她們有機會接觸上流社會并結識權貴,許多富豪也喜歡蓄養些歌舞藝人。有的被士大夫收作身邊人(侍妾),或雇為專業女傭:本事人、供過人、針線人、堂前人、雜劇人、拆洗人、琴童、棋童、廚娘。上流社會還需要大批包攬粗活的婢女。
《雜劇〈打花鼓〉圖》南宋 佚名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廚娘的社會地位卑微,但收入并不低 ,尤其是具專業素養的京廚娘,唯有富豪才請得起。在宋人筆記《旸谷漫錄》(《江行雜錄》亦轉載)中,有一件關于京廚娘的故事:老郡守向來素儉,卻突然動了聘請一位京廚娘的念頭,他不計較價錢,托人多方物色,才找到合適人選。只見這位廚娘身著整潔的紅裙翠裳,行為端雅,懂筆墨書算,隨身攜帶的鍋銚盂勺等私人廚具,全由貴重的白金精制,更襯出了其不凡的氣質。
次日試廚宴會上,這位廚娘高超的烹飪水準,在“羊頭簽”和“蔥齏”兩道菜肴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所謂羊頭簽,是以羊頭肉為餡的油炸小卷;蔥齏,可理解為一碟經淡酒醋微漬的蔥段。
將這種普通食物,做到堪稱神品的境界,廚娘的秘訣在選料——每只羊頭,只剔用羊臉頰兩側最嫩滑的一小塊肉(南宋皇室做羊頭簽亦是如此);而蔥,則是把蔥葉層層剝掉,只取中心那根黃綠色的嫩蔥芯。也難怪,完成羊頭簽和蔥齏各五份,竟然耗費十只羊頭,五斤細蔥。再配合恰到好處的火候、調味,最終呈現“精馨脆美”的口感,在場賓客一致稱好。
但不久后,郡守卻借故將如此出色的廚娘辭退。原因是聘金太高,加上每次大宴后還要另外支付一筆“絹帛數匹或二三貫錢”的巨額賞金,郡守無奈感嘆“此等廚娘,不宜常用”。
叁
蓮房魚包
問魚何事得相容,涌身既入蓮房去
將蓮花中嫩房去須,截底,剜穰留其孔, 以酒、 醬 、香料加活鱖魚塊實其內,仍以底坐甑內蒸熟。或中外涂以蜜, 出碟 ,用漁父三鮮供之。三鮮, 蓮 、 菊 、菱湯齏也。 向在李春坊席上,曾受此供,得詩云:錦瓣金蓑織幾重,問魚何事得相容。涌李大身既入蓮房去,好度華池獨化龍。喜 ,送端研一枚,龍墨五笏。
——南宋·林洪 《山家清供》
家宴是宋朝上流社會比較熱衷的社交活動,在推杯交盞間,便加深了與他人的情誼。北宋司馬光頗懷念父輩請客的輕松感:酒水可以從酒肆沽買,別怕不夠喝,客人只飲三五行,最多也不過七行酒;下酒果子就用本地產的普通貨,像梨、栗、棗或柿等,再擺上幾盤肉脯(肉干)、 醢(肉醬)和菜羹,已然足夠。就連餐具也無需特意準備,直接端出瓷漆質地的日常碗盞,就像是在布置一桌家常晚餐。
到司馬光這一輩,宴會標準已發生巨變,競相鋪張成為主流,這使請客一方備感壓力,擔心會因酒食粗陋而被人譏笑,故而投入大量財力,暗自籌備幾個月才有遞出請帖的底氣。想象一下,從果盤、冷盤、熱菜、羹湯,到主食、酒水,各色美饌鋪滿整張餐桌,甚至撤換幾輪,少則二三十,多則上百個品種。
過分家常的東西都不好意思端出來,酒水首選宮廷御釀,果肴最好是少見的外地特產和公認的山珍海味:西域的紫駝峰(駱駝的肉峰)、沿海的江珧貝和鰒魚、雪天臘制的野味牛尾貍(果子貍),一出場絕對驚艷四座。
這般置宴,其實也有比拼的意味。除了炫耀珍饈,還會顯擺美器, 有人拿出一套鏨刻精美的金銀勸酒杯來震撼賓客,有人則請到當下著名的歌伎舞伶出場助興。
飯后同賞主人新近入手的收藏品——奇花異鳥、怪石修竹、鐘鼎古玩、名人書畫,也是一種風潮,炫富方式是如此的多。 據見慣大場面的《武林舊事》作者周密回憶,盛世年間,在富豪們的家宴上,曾流行一道令人印象深刻的江珧柱刺身。每粒大江珧,由度身定制的精美小碟盛裝——烏銀造,呈半扇江珧貝殼狀,并逼真地仿刻出殼面的天然紋路——餐具細節也兼顧到位,堪稱華筵的典范。
標榜創意也是一大亮點。 李春坊的家宴,就憑一道創意菜而被銘記。 大概是在夏季,猜測宴席就擺在荷塘邊的水榭旁,因為壓軸主菜的靈感和食材均來自荷塘。蓮房魚包,顧名思義是用是以蓮蓬為外皮的魚肉包。 將蓮蓬切底,然后挖空內瓤,填入鱖魚肉,據說也可在蓮蓬中及外部都涂上蜂蜜,然后蒸熟即成。
舊時宴席有成對出菜的習俗,即每次上兩盤菜,或一菜一湯,蓮房魚包上桌時,則配了一道名為“漁父三鮮”的羮湯。林洪解釋道:三鮮,是用蓮(疑為蓮子或蓮花)、菊(疑為菊花瓣或嫩菊葉)和菱(菱角),切碎后烹煮的鮮湯。
說實話,蓮蓬殼微微發苦纖維,也韌,嚼起來跟荷葉一個味道,并 不能吃;而這道菜品制作起來不但費時費力,味道也無甚特別之處,只 不過看起來足夠賞心悅目,散發著一種文人式的清雅氣質,這正是主人 家所在意的吧。
在文人宴會上,通常穿插一些助興節目。比如,主客分別圍繞主題 臨場作詩,相互酬唱,活躍氣氛。為刻意奉承,林洪就“蓮房魚包”吟詩一首,點出魚入蓮房是為了“好度華池獨化龍”,暗喻李春坊日后必定會“魚躍龍門”(金榜題名,讀書人的終極夢想)。李春坊大喜,贈送林洪一枚端硯和五塊龍墨致謝,這一場主客雙歡,就在餐桌上欣然達成。
肆
大耐糕
既知大耐為家學,看取清名自此高
向云杭公 <袞> 夏日命飲,作大耐糕。意必粉面為之。及出,乃用大李子。生者去皮剜核,以白梅、甘草湯焯。用蜜和松子、欖仁、去皮核桃肉、去皮瓜仁劃碎,填之滿,入小甑蒸熟,謂“耐糕”也。非熟,則損脾。且取先公“大耐官職”之意,以此見向者有意于文簡之衣缽也。耐夫天下之士,茍知“耐”之一字,以節義自守,豈患事業之不遠到哉!因賦 之曰:“既知大耐為家學,看取清名自此高。”《云谷類編》乃謂大耐本李沆事,或恐未然。
——南宋·林洪《山家清供》
某年夏天,林洪在向云杭公府上飲宴,向公命仆人制作“大耐糕”以奉客。這道私房點心的設計靈感,出自祖上向敏中“大耐官職”的掌故。
所謂大耐官職,專指人品可靠、處理政事能力特別強,且對待升賞寵辱不驚的模范官員,享有此榮譽稱號的人屈指可數。作為歷經了北宋朝第二任皇帝太宗、第三任真宗兩朝的元老,向敏中在正史里的履歷頗為優秀:進士出身,以清正廉潔、沉穩多謀著稱,政績斐然,比如成功平定了西部邊境的亂況。他的從政道路比較順暢,尤其得真宗賞識。
關于向敏中榮獲“大耐官職”稱號的經過,在《宋史》里有生動的記錄。宋真宗自即位以來,從未任命仆射一職,基于用賢任能的考慮,決定提拔向敏中為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并負責監修國史,相當于宰相的級別。頒詔日,真宗很想知道向敏中的反應,于是派翰林學士李宗諤到向府察看究竟。正常情況下,官職升遷總是伴隨著大擺筵席,用美酒佳肴招待前來道賀的同僚和親友。皇帝猜想,今日向府的場景,肯定是賓客盈門,餐桌上酒食豐盛,人們推杯換盞,笑語喧闐。
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李宗諤到達向府,見門庭并無車馬,氣氛出奇的冷清,走進廳堂,里面同樣寂靜得過分。原來向敏中打算閉門謝客。李宗諤不動聲色,先是向這位僚友熱情地表示祝賀,接著大贊對方既功勛卓著又德高望重,說盡好話的同時暗地觀察向敏中的神色。
但無論李宗諤如何吹捧,向敏中總是表現得很淡然,問答間僅禮貌地點頭稱是,并不多說一句,臉上也看不出些許喜悅情緒的流露,讓人難以判斷其真實想法。最后,李宗諤又派手下到廚房察看,詢問廚師今晚是否開酒宴,對方答,根本沒有請客。不出意料,第二日皇帝在聽完匯報后,極為滿意,笑稱向敏中為“大耐官職”。在這次事件中,向敏中將謹言慎行的一面表現得淋漓盡致,他以驚人的自我克制彰顯不為榮辱所動的態度,實在是聰明的行為,因為這會為其收獲良好的聲望,進一步提升政治資本。
《果熟來禽圖》 宋 林椿
對向云杭而言,向敏中是家族榮譽的代表,據此事而研制的大耐糕,亦富有紀念意義。 和常 見糕點很不同, 大耐糕雖名為“糕”,但其實并沒有用到制糕的基本原料米粉或面粉,取而代之充當主體的是大柰李(或大柰子)。
大李子削皮,挖去果核,將研碎的松子、核桃肉、欖仁和瓜仁加蜂蜜拌勻成餡料,釀入李內,蒸熟吃。 蒸的原因, 是古人認為吃生李子容易引起積痰,傷及脾胃,蒸過才會降低對身體 的傷害。 經加熱的李子酸度會升高,而蜂蜜甜餡正好帶來糖分,中和 口感,吃進嘴里,酸、甜、果仁的甘香同時呈現,是一道開胃而別致 的點心。
伍
雪泡縮脾飲
縮脾飲用清暑氣,吐瀉煩渴溫脾胃
“伏熱,除煩渴,消暑毒,止吐利,霍亂之后服熱藥太多致煩躁者,并宜服之。縮砂仁、烏梅肉(凈)、草果(煨,去皮)、甘草(炙),各四兩;干葛(銼)、白扁豆(去皮,炒),各二兩。右?咀。每服四錢,水一大碗,煎八分,去滓。以水沉冷服,以解煩。或欲熱、欲溫,任意服。代熟水飲,極妙。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一部北宋官方編撰的大眾藥劑手冊。書中 “縮脾飲”的配方,包含烏梅、甘草、縮砂仁、草果、葛根、白扁豆六種藥材,被認為具有清暑滲濕、清熱止渴、健脾和中等溫和的功效。其中,烏梅和甘草是酸梅湯的主料,烏梅帶來濃郁的酸味,甘草突出甘甜,共同構成縮脾飲的味覺基調。
所以縮脾飲喝起來像是帶樟香和些許橘香味的酸梅湯,很易入口。熱飲溫啜皆可,放涼再經冰鎮就是宋人所說的 “雪泡縮脾飲”,清涼感倍增。作為對付暑濕氣躁的傳統暑藥,縮脾飲歷來是常售的街頭飲子。
后世藥典中的縮脾飲方,大都以上述方子為基礎。在此基礎上加香薷,即為“香薷縮脾飲”,而添加了附子的“增損縮脾飲”適合老年人飲用。
——來源“鳳凰讀書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