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體年齡的增長,心臟功能也會明顯下降,特別是對于年齡在55-65歲以上的群體,與心血管疾病打交道的幾率往往會大大增加。
從臨床角度出發,影響心臟健康狀況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常見的年齡、性別及心臟病家族史等,這些都是一些不可控因素,但與此同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養成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也同樣會加速心臟的衰老速度,比如吸煙、飲食結構不當。
心臟衰老大多會發生于中老年人身上,如果心臟開始衰老,就會對自身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一旦發現心臟功能有明顯的老化跡象,就一定要立即就醫接受治療,若因疏忽大意而促使病情惡化,那么就會釀成不可估量的“悲劇”。
那么,心臟衰老速度加快,其背后究竟有哪些隱藏原因呢?對于以下這幾種因素,希望大家引起足夠的重視。
1.感染
發生感染后,極有可能對患者的心臟造成傷害,或間接降低心臟功能的正常運轉。其中,呼吸道感染是促使老年人出現心力衰竭的最為常見的一大原因,多與發燒、心跳加速等一系列原因有關,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就會加重心臟的工作壓力。而且在頻繁咳嗽的過程中,患者還會出現短暫性的肺動脈高壓現象,進而加重右心室工作負荷。
2.活動過度
在活動過后若是出現了明顯的心慌、胸悶、乏力等癥狀,那么就可以被視為過度運動。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其發病誘因之一往往就包括了過度運動,因此,患者必須嚴格遵循醫生的指導,來進行相應的運動,切不可過度運動。
3.心律不齊
對于患有心臟疾病的患者來說,在平日里很容易感到心悸不適,并且會出現脈率間歇不均勻,或快或慢,在這種情況下,就可能會引起心力衰竭。
4.快速靜脈滴注
當這種情況出現時,往往會增加心臟的壓力,而這也是臨床上心力衰竭的主要誘因之一。
5.血脂過多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血脂水平升高現象,特別是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的增加,這會極大增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風險。
除此之外,動脈硬化可能會導致心肌缺血、缺氧,進而使患者出現心臟功能障礙。當血脂進一步升高時,脂質物質就會在血管壁上沉積,進而形成血栓,增加心肌梗死的發病幾率。
6.高血壓
高血壓這類疾病在生活中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隱形殺手”,很容易對心、腎、血管等重要器官造成嚴重影響。如果體內的血壓水平長期居高不下或波動幅度較大,那么就可能會造成心肌肥大,進而損傷整個血管,此時,就會增加冠心病、房顫的發病幾率,嚴重情況下,還會造成心力衰竭。
7.高血糖
持續高血糖會促進脂質物質在血管內沉積,久而久之會引起血管狹窄和堵塞,動脈粥樣硬化甚至是心肌缺血。
8.肥胖
對于肥胖者而言,其體內的脂肪堆積通常都是比較多的,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增加循環血量,并促使心臟負荷變大。除此之外,肥胖還會在一定程度上誘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加速心肌細胞內的脂肪沉積,進而導致心室壁慢慢增厚。
9.吸煙
香煙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質是比較多的,尤其是尼古丁,這類物質的大量吸入會促使心輸出量增加,進而導致血壓水平升高。香煙中所含有的一氧化碳成分,還會使血液中的含氧量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增加心肌梗塞的發病幾率。
【本圖文由“千金芳”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子一,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