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大連莊河地區的海參養殖戶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據統計,這次受災的海參養殖面積約占養殖總面積90%,直接經濟損失近10億元!
“這批海參為春季投放的苗,大部分規格為10-20多頭,未達到成品規格。一般情況下,普通養殖戶可養1-2組(約520個網箱),每組養殖成本約50-60萬元(不包括設備投入),而中上規模的養殖戶更造成了超過上千萬元的巨大經濟損失。”
暴雨+泄洪
引起海域海水鹽度驟降
據了解,海參適宜生存的鹽度18-35‰,最適合海參生長的鹽度范圍是27-32‰,而目前莊河海參養殖區域的海水鹽度已經降到了8‰。
致使大連莊河網箱養殖海域海水鹽度驟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是連續的暴雨天氣,莊河海域海水鹽度下降了,因為暴雨不止是莊河,隔壁的丹東營口等地都有暴雨;
其次就是水庫泄洪,莊河英那河水庫、及鴨綠江上游水庫持續泄洪在7月底就開始了,大量淡水沖進海域里,導致海水鹽度下降。
鹽度大幅下降
引起海參大量傷亡
鹽度指標對海參的生長有著重要影響:一方面,當鹽度大幅降低后,滲透壓變化大,海參容易產生強應激,嚴重的會發生應激性死亡;
另一方面,鹽度降低之后,會導致海參出現原發的疾病,同時哪怕短時間海參不出問題,也會有一系列的繼發性細菌感染。高密度養殖場景下,鹽度等水質參數大幅下降,導致海參細胞生理代謝受到影響,使海參體質免疫力下降,從而帶來弧菌病等一系列繼發性病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