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婉堯
(這是學員寫的第109篇文章)
不知不覺孩子們的暑假已經接近尾聲了,今天我和大家來分享我們今年平凡而又特別的暑假生活吧。
我是修心訓練營的婉堯同學,跟著老師修心馬上2年了,家有4寶。
自從前年娃們來外婆家過一次新年呆了20多天,孩子們就對外婆家的鄉村生活念念不忘。
他們經常問:
媽媽,我們什么時候還可以去外婆家呀?
而對于遠嫁的我對娘家也有著一份天然的掛念,因為那里有我的童年,有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孩子們還沒放暑假我們就計劃著暑假去外婆家住一段時間,爸爸媽媽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出入沒有那么自由,所以沒在家。
我也做好了一人帶四娃和爺爺一起生活的準備,因為老人家想孩子們,孩子們也想老人家。
偶然一次我和姑姑聊天,知道她也想趁暑假回去看看爺爺,所以暑假生活又多了一個姑姑。
然后又得知八月份輪到我家照顧外婆,所以又多了一個外婆。
所以,我們的暑假生活里有我的爺爺,我的外婆,我的姑姑,我以及四個孩子。
這人物關系是不是就有著不平凡的感覺呢?當然這也是一次讓孩子們學會和老人相處的好機會。
因為姑姑比我早來幾天,她說家里在做衛生間,我回去前可能剛做好。
我想著有衛生間挺方便,不管是對于孩子還是老人。
和以往回娘家不同的是,一進門家門到處一片狼藉,石灰啊瓷磚啊垃圾啊到處是,就連門口也是如此。
放下東西后我就找來抹布進行衛生大掃除。
姑姑在邊上說:
沒用的,到時還要施工,又會弄臟。
我笑笑說:
沒事的,我就隨便擦擦。
本以為衛生間幾天可以做好,用水啥的都方便,誰知貼了瓷磚后負責水電的人一直都沒來施工,一直到現在也還是那樣。
所以我們這么多人洗澡要曬水,二樓用水還得一樓廚房抽水才放得出來。
說實話,剛開始那兩天我挺不適應的,心里有了煩躁。
好在當時我就覺察到自己的這種情緒,趕緊問自己:
為什么會煩躁呢,是我自己鐵了心要來的,環境有些變化,那接下來一個月怎么辦呢?而且我這樣心態也會影響到所有人。
于是我的心里平靜了很多。
每天姑姑做飯,我就幫忙打下手,燒火,洗碗,這樣她就不會太累,畢竟夏天燒柴做飯又熱又辛苦。
早上因為起床的時間不統一,她每次還會留點給我們起來后再做,每次我都說:
不用這樣,娃們起來我再自己做。
但是姑姑還是一直每天都保持她的做法,我也就遵從她的選擇。
做飯時她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從不指手畫腳,菜她讓我怎么切我就怎么切。
有時爺爺或是她女兒說這菜咸了或是淡了,我也不吭聲,她問我我就說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
洗衣服或是家里沒水了我都積極提水,洗澡水我也是晚上用完了就把空桶提滿,這樣第二天一早姑姑就不用提了。
包括每天早上起來拖地,提尿桶倒尿洗桶等。
我非常感恩姑姑如同母親般對我們的付出,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內心沒有一絲內心戲。
記得之前和別人聊天或是看朋友圈,所有人都是炫在娘家怎么享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在我沒有跟著涔汐老師修心前,我也是這種想法。
因為覺得享受娘家人的付出,好像覺得自己比別人日子過得好一些。
現在感慨真是活得顛顛倒倒啊,其實多去感恩付出的那個人,才是最有福報的人,享受的人反而是消福的。
八月一號外婆接到了我們家,爺爺姑姑孩子們都沒和她相處過,現在舅舅們又說她有老年癡呆,我知道爺爺姑姑內心還是有壓力的。
爺爺之前就和我們說讓我們對她熱情點,多點關心陪伴,從這件事兒讓我感受到了爺爺的格局和智慧。
可能因為是我媽沒有在家的原因,老人老是說要回去,而且老是趁我們不注意就自己走,我和姑姑知道她這樣后就輪流陪著她。
早上如果她要早起去買菜,我就早點起床看著她,中午我要午休姑姑陪著她或是帶她去村里人多的地方坐坐。
我看到了姑姑對待老人特別有方法,很有耐心,而且不會和她較真。
平時讓她摘摘菜,掃掃地,剝剝蒜等,每次做完就可勁兒地夸她做得好,她就會很開心。
當她腦子糊涂發脾氣亂說話的時候,姑姑不和她較真,順著她說的點頭就是,很快她就會自動修復。
和外婆相處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晚年,所以當我內心有不耐煩有波動的時候,我就會想:
如果是我,我希望自己的兒女怎么對待我呢?
大家都知道在農村大家都特別喜歡張家長李家短的,以前我也會忍不住參與其中。
這次來娘家如果聽到他們談論,我一般也是聽聽就過,然后反思為啥不同的人會過得不一樣。
我家隔壁兩代都是老師,這次回來聽說她兒媳得了乳腺癌,才三十多歲。
回顧別人說的和自己看到的,他老公經常去釣魚捕魚捕蝦,甚至有偷雞摸狗的行為。
說實話,剛開始我充滿懷疑,畢竟家里基本都是老師,怎么也該有自己做人的底線啊。
真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啊。
我剛來幾天就有村里的奶奶拿菜給我們,有次她說我的頭發怎么這么黑,還這么順,她的頭發就特別干燥。
我說您可以用護發素試試,她說哪里有賣,我會不會去街上,幫她買一支,我說我出門不方便呢。
我心里想著就網上買了一支準備送給她。
姑姑去幫拿的快遞,問我這是啥,我知道姑姑不喜歡我隨便給東西別人,所以我說這是我買的洗發水,她說家里有好多啊。
我說我之前不知道。她說還沒拆,到時你就帶回去用,我說好的。
有次姑姑不在,那個奶奶來我家坐時給了她,并告訴她怎么用,她問我多少錢,我說沒多少,不用的,您經常拿菜給我們,看得出她很開心。
有一次隔壁鄰居給了我們幾條小魚,礙于面子,姑姑和爺爺都接受了,其實他們覺得這種小魚刺特別多不好吃,我就說:
如果不要就讓孩子們放到河里去。
老二帶著兩個小的去放了,我和老大說你到時不要和她家孫子說我們放走了,就當是我們吃掉了,他說為啥,我說怕人家有想法,畢竟人家也是好意。
沒想到那三個回來說剛那個給魚我們的奶奶恰好也在那里,我說我本來還想等你們回來再和你們說不要讓她知道我們放了。
第二天一大早那個奶奶碰到我姑姑就說給的魚怎么不吃還放掉呢,姑姑說我心善,不想吃就放掉了,其實姑姑都不知道我讓娃放了。
姑姑尷尬地和我說,這下肯定得去村里講了,我說:沒事啊,知道就知道了,最多就是以后不給我們吃的了唄,別人的嘴我們也管不住啊。
面對衣食住行我沒有了以前的索取心,貪圖享受的心。
面對老年癡呆的外婆我沒有嫌棄心,而是把她當作修心的資源。
面對別人談論的是是非非,我學會了止語。
面對他人的誤解我可以很快轉念,灑脫地放下。
面對自己的行為家人如果不喜歡,我會委婉地換個方式來處理。
我啰啰嗦嗦講了這么多小事兒,其實特別感恩涔汐老師,是我跟著涔汐老師學習了修心,才懂得面對曾經覺得很難堪很難受的事情,如何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處理。
這次來娘家,面對復雜的人物關系和一堆雜事,我時刻都保持覺察,告訴自己不能由著自己的習氣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這一切都源于我跟著涔汐老師的修心后對我的幫助,如果沒有修心,我可能會分分鐘破防,覺得哪里都不痛快,修心后我卻感覺到從未有過的輕松自在。
在家庭中,你所有的付出都不能帶有索取心,而且這一切都是你自己需要,并不是別人需要。
一切的發生都是來練就我們那顆如如不動的心。
感恩,祝福!
作者簡介:張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頭發雖長見識不短,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職場的認知大坑,歡迎關注@我是涔汐,公眾號(id:zhangcenxi99),一個讓你增值的地方,個人微信:zhangcenxi9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