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激贊過陳行甲的那本書《在峽江的轉彎處》。這里,還要再為新近讀到的陳行甲《別離歌》做個點贊。他做公益后一些主要的經歷,分章寫出,我看著最為沉痛、把自己看哭了的,是第一個阿亮的故事;令人欣慰的,或者說最讓人開心的,是小瑩的好結局,和為巴東鄉親促銷辣椒的故事;為武漢抗疫犧牲在一線的幾百位英雄身后未成年子女的“傳薪計劃”,也真屬可歌可泣,李文亮醫生的遺腹子生長到22歲的時候,將是這個功德項目的收官之日。
記曰:
陌上瘡痍民間疾苦,人生即是磨難途程離別之旅;悲天憫人永遠向上,世間應為修行專場自善惠他。
“隨時隨地準備死,千方百計爭取活”,為無垠宇宙星空下冥冥天意籠罩著的、畢竟值得熱愛的生活,和應該為之祈福的蒼生,唱一首歌吧!
專 家 簡 介
賈康,著名經濟學家,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三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始院長,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導。
1985 年開始在財政部科研所工作,歷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科研所副所長,于2001-2014年間任所長。在國民經濟、財政稅收、金融、公共事務等的理論、政策研究領域,有數十年的豐富工作經驗。
1988 年曾入選亨氏基金項目,赴美國匹茲堡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
1995 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7 年評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高層次學術帶頭人。
多次參加國家經濟政策制訂的研究工作和主持或參加國內外多項課題,撰寫和出版數十部專著和 數百篇論文、數千篇財經文稿、訪談。
2002 年6月24日受朱镕基總理之邀座談經濟工作。
2003 年后,多次受溫家寶總理之邀座談經濟工作。
2006-07 年,兩次受胡錦濤總書記之邀座談經濟工作(被媒體稱之為“中南海問策”)。
2013 年后,多次應李克強總理之邀座談、或按全國政協安排向李克強總理建言經濟工作。
孫冶方經濟學獎、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和中國軟科學大獎獲得者
2010 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財稅體制改革”專題的講解人之一。
參加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座談。
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 PPP 專家庫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財政學會原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上海、福建、安徽、西藏、廣西等多地人民政府特聘專家、顧問或咨詢委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多家高校特聘教授。
1995 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被評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高層次學術帶頭人。孫冶方經濟學獎、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和中國軟科學大獎獲得者。
2013 年,主編《新供給:經濟學理論的中國創新》,發起成立“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和“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任首任院長、首任秘書長),2015年-2016年與蘇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給經濟學》專著、《供給側改革:新供給簡明讀本》、以及《中國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獲評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和央視的“2016年度中國好書”)》,2016年出版的《供給側改革十講》被中組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國家圖書館評為全國精品教材。2021年與劉薇合著出版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又被評為年度“中國好書”和全國黨建精品教材。根據《中國社會科學評估》公布的2006~2015年我國哲學社會科學6268種學術期刊700余萬篇文獻的大數據統計分析,賈康先生的發文量(398篇),總被引頻次(4231次)和總下載頻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綜合指數3429,遙居第一,是經濟學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學者。
賈康學術平臺|版權屬賈康先生,轉載請注明“賈康學術平臺”,感謝關注與支持!
做學問的甘苦,如魚在水,冷暖自知,不足為外人道,但關于做學問的“指導思想”,我愿意在此一披襟懷:寫出一些論文或著作并不是目的,這是探索之途上的一小步,是爭取為人類的思想認識之海中加一滴水。我深信,一切人生的虛榮浮華都是過眼煙云,而真正的學術和真知灼見,才能垂諸久遠。
—— 賈 康
也歡迎關注“新供給經濟學論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