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通化鐵路運輸法院受理一起多名村民訴柳河縣某村委會林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因村委會收了承包費預付款長達9年,在約定期限內始終未與村民簽訂合同,也未將林地交付給村民們經營,村民們多次找到村委會協商,但矛盾糾紛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邀請“鄉長”參與調解
為了源頭解紛,實現鄉村和諧穩定。通鐵法院分析矛盾糾紛產生的癥結,精準施策,來到某村委會所在的柳河縣柳南鄉人民政府,邀請柳南鄉人民政府鄉長加入到本案的調解中來。通過鄉長的居中調解,該村委會主任也認識到村里應承擔的責任,也承認確實欠付農民的承包款,最終同意通過調解方式化解此次糾紛。
采用“司法建議”推動案件實質解紛
在詳細了解該村同類型案件還有7戶涉及20余人的情況下,為了實現同類型糾紛源頭化解,真正體現人民至上,通鐵法院給該村委會發送了司法建議,詳細寫明村委會退還承包費預付款的法律依據,明確村委會在此類事務管理上存在的風險和責任,并建議村委會通過調解的方式妥善解決同類型案件,維護村鎮穩定,也減少村委會不必要的敗訴負擔。
上門調解,減輕當事人訴累
通過反復與村民、村委會溝通,最終確定了雙方一致的調解方案,2024年9月4日,通鐵法院民事審判團隊上門組織當事人進行調解并現場送達調解書。
“9年了,我們的錢被占用了9年,現在終于能給解決了!”村民高某對法院人員激動地說到。
“這件事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村里也想解決但是雙方一直沒有辦法達成一致意見,通過法院的司法建議我們也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也會盡快把錢給到村民?!贝逦瘯藛T誠懇的表示。
通鐵法院始終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努力提升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水平,積極探索多渠道、多維度、多領域的矛盾糾紛化解方法,以務實解決群眾所需為立足點,在具體案件中貫徹“以和為貴、息訴止訟”的司法理念,切實服務好鄉村振興,為吉林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助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