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固醇糖尿病(SDM ):是指患者既往無糖尿病史,在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過程中出現血糖升高, 同時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即可診斷為類固醇性糖尿病,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糖尿病。
由于糖皮質激素具有對抗胰島素的作用,促進肝糖分的產生,導致血糖升高。糖皮質激素致高血糖可發生于原來血糖正常者。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的人群糖尿病發生率約為10%~20%。是引發糖尿病的一種高危因素,嚴重影響原發疾病的治療和患者的生存質量。
類固醇糖尿病特點:
(1)起病較快,既往無糖尿病史的人群在糖皮質激素治療后平均2~3周內可出現糖耐量異常。
(2)病情相對較輕,很多患者并沒有典型“三多一少”癥狀,多數是經血糖篩查發現,并發酮癥酸中毒的比例低。
(3)腎臟排糖閾值降低,血糖值和尿糖值不成比例。
(4)血糖升高的特點:糖皮質激素所致的高血糖,常以午餐后至睡前血糖升高為主,空腹血糖常輕度升高或正常。
(5)對胰島素治療反應不一,部分患者有拮抗現象,需要較大劑量的胰島素方可有效控制血糖。
(6)血糖升高具有可逆性,對于既往糖代謝正常的患者,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后停藥,可使血糖逐漸恢復至正常;糖代謝異常的患者在停藥后的血糖亦可逐漸恢復至激素使用前水平。但也有部分患者無法恢復正常,這往往提示病情不可逆轉。
糖皮質激素是人體極其重要的生理激素,臨床被用來治療多種疾病。但糖皮質激素又是一把雙刃劍,同樣存在許多副作用,長期大劑量應用,會引起血糖明顯升高,甚至出現類固醇糖尿病。
如何預防類固醇糖尿病
預防激素不良反應發生的最佳方式是盡可能小的劑量與少的時間應用糖皮質激素。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合理選擇激素的種類和給藥方式。堅決杜絕濫用激素的現象,在大劑量應用激素期間,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血糖的變化情況。
2、嚴格遵從醫囑用藥,不可隨意更改服藥劑量和時間,定期與醫生聯系并到醫院復查血糖。曾有過糖皮質激素服用史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應每年接受一次血糖篩查。
3、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者,應定期檢查以下項目:血糖、尿糖或糖耐量試驗。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定時鍛煉、注意保證營養和適當的休息。
最后,一旦確診為類固醇糖尿?。⊿DM),應該根據原發病的需要,考慮激素能否停用或者減量;同時,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降血糖藥物,目前所有類型的口服降糖藥都可以用于SDM患者,對于空腹血糖≥11.1mmol/L患者,胰島素通常是首選藥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