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娃說
以前,喜歡踮起腳夠東西;現在,學會了彎腰撿或許更明智,留點富余空間,有備無患。
二娃寫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經看過很多很多了。那么今天,我們不妨來看一位讀者的文章!
是的,你沒聽錯,以下這篇文章不是二娃執筆,而是來自一位地產爆雷房企員工的投稿。
據他透露,2009年畢業就進入地產的他,現在已經35歲+了,他見證了公司的日益壯大,也目睹了公司的“轟然倒下”。
他說,這是一個魔幻的時代,值得他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記錄一下。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他從業地產的這15年,到底經歷了什么?以及公司爆雷后的他,此刻心態又有何變化?(PS:以下全文均為讀者投稿,沒做任何修改)。
我在08年金融危機的后一年即09年畢業,專業還是當年紅紅火火的建筑大類里面的專業,對于當年的坊間或者媒體上的說法,我們該屆畢業的學生也算是那幾年里面就業最困難的,但要是當年能知曉十幾年后的就業形勢,當時描述困難的措辭,現在看來更像是無病呻吟。
畢業之后我從入職一家施工企業起步,經過十幾年,伴隨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和房地產的繁花似錦,工作單位從乙方施工單位到甲方發展商,工資待遇也從當年的3000漲到最高的時候都有十數倍。歷史就是發生的時候,你不覺得是歷史,當年可能很多同行像我都會一樣,以為隨著自己在地產行業內的摸爬滾打的經歷提升,工資待遇也會不斷走高。
可能很多同行都記得,21年年中之前,我們每日的獵頭和地產hr電話數量大概跟現在貸款電話數量旗鼓相當,各大地產公司hr或者獵頭自報的工資福利待遇恍惚隔空選秀……
就在行業熱火朝天的氛圍下,很多事情就這樣發生了:出國旅游、高杠桿置業、停車場從日系車畫風轉換成BBA的世界。
我在18年入職當時剛進入廣東并且風風火火勢如破竹的閩系房企,我就細說當年我司的各種瞬間剪影:
每個季度區域公司是會組織全公司員工外出一晚開季度會議,地點遍布珠三角的各大風景名勝地以及豪華酒店。
每周都會有一天,行政會安排精致下午茶,從壽司刺身、西點零食、新鮮水果,內容足以填滿九宮格讓人艷羨朋友圈。
以前的二十四節氣和各種傳統節日都是各大地產公司在朋友圈提醒我的,每逢中秋端午等各種佳節,文創產品的創意程度也能夠跟故宮國博等媲美。
各種突破里程碑的紀念品層出不窮,如破千億的純金戒指、項目竣備的什么大寶劍(真的是發一把寶劍)。
各家年會逼格沖破天,熱熱鬧鬧,燈正亮,酒正香,滿室鬢影衣香,各種光怪陸離和花繁錦簇,抽獎屏幕快速滾動、臺下員工高聲尖叫恍如烈火烹油…………
如果這是一部電影,下一個鏡頭就是:聲音突然消失畫面一黑……然后字幕顯示“2021年”
后面的事情如各種蹭壞消息流量的公眾號所述了,大而不倒的說法成為過去,永無止境的裁員降薪,此起彼伏的財務暴雷……
但作為身在其中的個體,我反而有了一種返璞歸真的體驗,各種花里胡哨的的ppt少了,因為表演性質的匯報基本不需要了;羅里吧嗦的會議沒了,多輪裁員下來也沒幾個人了,有什么事大家微信拉個群,再不行騰訊會議,不碰面就把事情商量解決了;什么虛頭巴腦的內功外功大運營不說那么多了,該違約的債務也違約了,公司好像也有一種一身輕的感覺,不躺平但是整體工作節奏也徐徐慢下了,還什么大運營,有錢就干沒錢就停工等著政府解凍賬戶,監管賬戶也沒錢?這么宏大的社會問題是我等打工人考慮的嗎?各種工余時間的觥籌交錯幾乎歸零,你們沒留意珠城各大高檔酒樓紛紛推出各式窮鬼套餐嗎?茅臺股價三位數也近在咫尺觸手可及了。
至于好光景時候的各種優厚福利,潮水退卻后,留下給地產遺老遺少們的,就只有一顆永流傳的債務和生怕高油耗而停在車庫封塵的燃油BBA。
至于收入方面,我也感激我們老板,至今也在堅持保著一眾員工的基本工資收入,雖然我們21年年底就暴雷,但是公司對我們的工資是沒有拖欠過一天。
其實行外看官可能不清晰,總會以財務是否暴雷來評判地產公司財務狀況,錯倒是沒有大錯,但其實各家公司老板的取向其實大相徑庭的,支出有很多方面,十個鍋,五個蓋的情況下,如果老板保的是債務信用,那就只能犧牲員工和供應商;如果保的是一眾員工,那得罪的可能就是一眾金融機構。所以我,我很感激我們這位好老板,如果真的到了彈盡糧絕了,我想我們很多同事會選擇理解的。
可能大家會想到跳槽,其實機會即使對于35+的地產人來說還是有的,但確實有一部分不是家庭現金流緊缺(例如我本人),他們情愿就這么在暴雷房企貓著而不愿意投身各種同樣朝不保夕的所謂國央企。
就我自己來說,公司剛暴雷的時候其實完全沒想過走,當時想的就是跟公司共渡難關,跟各種供應商談工抵,各種化債保交付,當時的大家的想法也認為這是一個周期問題而已,甚至老板們也是對于公司的債務展期通常都會打上自身個人資產作為擔保。
然而隨著危機的深入,越來越多人相信這一輪的危機可能是一個時代的告別,而不是周期調整,很多同事找到國企央企的工作機會之后主動離職,但是當時跳槽的同事們,其實也沒想到,這個危機已經蔓延到國企,有些同事跳槽國企后反而遇到裁員降薪,即使茍延殘喘也是在內卷的龍潭虎穴中渡劫渡難。
到今年,整個行業機會都近乎枯竭了,朋友圈有的朋友從各大地產公司的紅底金字海報畫風一轉變為各種保險理賠收益演示,有的朋友圈轉變為文旅宣傳,各地山川湖泊異國風情,而有的朋友圈直接渺無音訊隱入煙塵。
總的來說,身處暴雷房企,工作量還在的,畢竟保交樓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工資是還有的,但是不能往太長遠的時間去想.
沒有了什么?
沒有了各種高周轉時代伴隨的各種含枚疾進,沒有了高檔寫字樓里面的長期挑燈夜戰,當然也沒有了那么一點點平臺帶來的虛榮之心。
每個人可能對時間的感知都不一樣,就算同一個人,對不同時間段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現在回想2021年年中,感覺好像已經是不同的年代了,上一個年代我們習慣的所信仰的,在這個年代崩塌得那么猝不及防。
現在人們都習慣將自身比喻為微塵,其實也是一種對未來的無力,畢竟不是每一個馬車司機都有能力學習應付冰冷的方向盤。但這三年,就算是作為一粒微塵,我也能總結經驗教訓,就是“保持呼吸,不要梭哈”。
僅以此共勉,面對美好或者不那么美好的未來。
二娃說
所以啊,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不確定,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擁抱確定性。
比如買房,以前,大部分人都是“不看現在,看未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一份PPT,一個規劃,就能吸引無數人去刷卡買單。
但現在呢,不只是你我沒錢,而是誰都沒錢。所以,規劃到兌現的時間就被無限延長了。
到底有多長呢?也許,比我的命還長......
為此,奉勸各位一句:現在買房,還是多看現在,少看未來吧!盡量少加杠桿,降低負債。
以前,喜歡踮起腳夠東西;現在,學會了彎腰撿或許更明智,留點富余空間,有備無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