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的網購成果有多驚悚,大概只有親歷過的人才能懂。
觀摩他們的網購開箱總會演變成一場密集驚嚇,你永遠想不到家里摞成小山的紙箱里能掏出什么東西。
貴州鎮茅臺、毫無收藏價值的十二生肖鋁制錢幣、大量一元錢秒殺的日用品、和寫著專治各種疑難雜癥的保健品。
中老年群體人到退休期,有錢有閑,正是容易網購上癮的年紀。
當網購成為中老年人的主要愛好,買大量的便宜廢物也可以變成一種生活方式。但如果深究每件單品到底多少錢,真正陷入徹底瘋狂的將只有你我。
剛從快遞站打包取走20個快遞,回頭一看后臺訂單還有更多還在路上。
看網購成癮的中老年群體已購列表需要一定的心理素質;
感覺到天旋地轉是正常現象,但也不敢真的暈倒。
畢竟你無法預測,他們會不會從快遞堆里掏出一個9.9拿下的“宮廷秘方·九轉還魂丹”當場給你內服外用。
各行各業對“銀發經濟”鉆研和預測多年,沒想到全都輸給了秒殺鏈接。
“中老年網購癮發作退款”,可稱當下互聯網最應該問世的功能。
建議有時間都去查查家里中老年群體的網購訂單,全互聯網最貴的垃圾,就有可能正向你家派送中。
銀發秒殺,唯快不破
很多中老年人兢兢業業節省一輩子,卻在學會網購后成了超前消費的先驅。
一個敢為直播間秒殺開“免密支付”的群體,多少都有點以身入局的魄力。
對他們來說,網購用得上幾十年積累下來的膽識、智慧和謀略,能讓他們在最復雜的環境中作出最正確的判斷。
也就是在最吵鬧的直播間,買最硬的狠貨。
他們有足夠的勇氣和執行力,敢買一切年輕人不敢買的東西。
光是中老年通過網購到手的藥酒,都可以被列為非常龐大的一個學科。
有的藥酒里五毒俱全,甚至能透過瓶身看見里面的蜈蚣和黑螞蟻。
有的產自貴州苗族的“苗王藥酒”不僅包含三種健康成年毒蛇,還有接近20種神奇功效。據說能喝下一口就渾身暖洋洋,但實際任何含酒精度38%vol的液體都有療效。
有些藥酒里除了添加幾款蛇蟲蜂蟻,還有包含清酒、昆布,起初只是看著有點眼熟,后來驚覺,原來抄了一半的關東煮配方。
中老年群體對理財升值的追求,通常能和養生畫上等號。
5、60歲迎來人生的知識大爆炸時期,一面在藥酒直播間汲取養生知識,一面在文玩玉石直播間學會看色澤、透度和紋理。
主播還會告訴你特殊渠道得來的的字畫,現在直播間秒殺價只要288,今天你買下,明天拿去拍賣會能換幾套房。
在直播間里,甚至還能花9999買到所謂的“圓明園馬首真跡”。
哪怕金價不斷上漲,但好在直播間有主播為家人爭取來的福利,買下金鐲、金幣、金元寶,將來都是子女傳家寶。
無論誰說“一眼假”都不起作用,他們只相信附贈的證書上標注的“足金999”。
針對銀發群體的帶貨主播有自成一套的蒙太奇話術,經營著一套用真相穿起來的謊言。
相信直播間主播論調的中老年人,當年也多很有可能著張悟本吃過“涼拌茄子皮”。
久而久之,中老年群體已經養成了一套新的價值體系,堅信你我買的大多商品都有品牌溢價。
原材料是最便宜的,于是他們開始在直播間買下大批量三無產品。
購買冠有一切“XX醫院/大學/研究室”、原產地深山老林、標注手工制作但沒有廠家配料表的吃喝用度。
比如“神農嘗百草”的蠶絲被,據傳里面每一根填充物,都來自從小吃藥草長大的蠶寶寶。
節約一輩子,但愛狂買三無化妝品套盒,實際山寨水乳加起來的錢夠買嬌蘭精華。
如果洞悉賣貨的底層邏輯,就會知道,那些主流電商平臺和社交媒體賣不掉的東西,最終都流向了哪里老人家里。
在家里老人沒沉迷購物之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視一些從來沒聽過的軟件和小程序還能買東西。
更無法預測,這些地方不竟然能吞下那么巨量的退休金。
作60、70后為主張務實的一代,他信品牌和效應只信那些介紹中拳拳到肉功效,哪怕這些商品在你我看來多少有點“急功近利”。
比如聲稱“一夜就變白”的護膚品、瘦身沐浴露、高維能量覺醒開悟網課、以及能消除日本核污染的玉石。
他們也總能買到整片互聯網里最離譜的商品:
秒殺買的面膜、紙抽只有指甲蓋大;
一分錢買蔬菜,到手一袋大蔥種子;
不夠洗兩根劉海的迷你洗發水;
擺在床頭像立了個痰盂的迷你梳妝臺。
他們永遠在秒殺,永遠在上當,哪怕有了經驗,但下一單已經免密支付,快遞再一次On the road。
家里像快遞的聚寶盆,每天都會出現一批新的紙箱。
而最有用的,也只有紙箱,紙箱尚可以換錢的,里面的東西那是又沒用又讓人破產。
網購,中老年群體的線上心理診室
中老年網購成癮,本質上沒有什么能立竿見影的治療方案。
很長時間里,大眾習慣把“子女應該多些陪伴”列為對癥下藥的榜首,但放在現實生活里,沉溺網購的中老年群體只會嫌兒女礙眼。
你說他們買的都是貴價垃圾,他們嫌你有眼無珠;
你說這是三無產品,他們告訴你是重某某研究院金研發項目,只是意識還沒滲透到你這層;
你說那些勸你在直播間里買保健品和假首飾的主播都是騙子,他們會自信并篤定地高呼“這個世界能騙我的人還沒出生”。
看中老年群體網購,時常有種錯把癲狂當成理智的混沌感。
像把電動輪椅開上機動車道,花200塊錢打車去賣廢品,把lv剪了給50塊錢棉襖補窟窿。
把他們網購的心路歷程倒推,就能發現:
中老年群體網購的發心,十有八九是為了省錢或發大財。
他們總覺得自己能夠劍走偏鋒,可以憑借幾十年的人生閱歷,花小錢買點尖貨。
知道人參靈芝鹿茸是好東西,卻從來沒對20塊錢一包的“人參靈芝松茸粉”產生過一絲懷疑。
也知道茅臺生肖酒的確有潛質,能夠當天轉手當天賺,同時也毫不懷疑自己花188買了6瓶的“茅臺鎮內供版”是假貨,甚至還時刻觀測著茅臺價格盼著升值。
中老年群體在買這些東西的時候從不猶豫,奔著給家里添置一件傳家寶的勁頭,日夜蹲守直播間。
永遠等待自己在直播間買下的假珠寶、假字畫和假古董升值,永遠期待掌握硬通貨理財的偏門。
那如果他們看的主播和店鋪屢次被禁被舉報,店主會含淚告訴大家自己是“因為同行看不慣咱家東西賣得太便宜,但我們不會讓壞人得逞的!”
這種“我做一切都是為了給家人們謀福利”的義憤填膺,讓無數中老年群體相信:著主播真能買到優于大路貨的東西。
哪怕這些商品的價值和功效聽起來有些過分離譜。
比如據傳很罕見的深山蘑菇,上一個吃這東西的是慈禧,第二批就是咱直播間的家人;
或者從宮里傳出來的古方膏藥貼,半身不遂貼半個月能下地大跳5分鐘。
一個普通消費者,要如何判定自己適不適合吃這些能延年益壽的仙丹?
答案很簡單,先吃試小半個看,觀察一會兒自己用不用進醫院。
年輕人在翻閱自家老人購物清單的同時,常會產生“我是不是富二代?”的恍惚。
否則,難推出他們能一個月在網購花出去5到6位數的合理性。
中老年群體或許不懂什么是消費主義陷阱,或者知道,但喜滋滋認為自己總能繞過。
卻沒想到,光顧著回頭竊喜沒看腳下,掉入了一個新的消費主義大坑中。
被某種營銷手段成功游說,買下成批自己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只能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陷阱。
很多人也突然驚覺,原來自己對他爹媽好和執念竟一無所知。
很多年輕人不懂,為什么家里不養花老爸要買二十幾個花盆,家里一共兩個人吃飯為什么要囤上6個電煮鍋,為什么總要撿便宜花一塊錢買沒有手指頭粗的紅薯。
為什么普及過無數次美白的基本的原理后,他們還是會為自己買下無數瓶“祛斑美白洗面奶”。
實際上,通過中老年群體狂購的商品,都能直擊他們的心理病灶。
比在他們的意識形態中,珠寶字畫古董是奔著“退休金自由”的發財美夢,前進五六十歲正是拿全部身家賭一把的好年紀。
狂買花盆是將來某一天“搭建個小花園”,便宜商品食品把家塞滿才能有安全感,;
偷買下祛好幾種斑洗面奶是,因為臉不久前上長了塊只有自己才能注意到的老年斑。
那些需要背著家人拆的快遞,很可能只有一瓶雜牌生發劑,里面藏著一個中老年男性無法宣之于口的容貌焦慮。
網購成癮的確是一種心理病癥,已購清單就是最直觀的病因。
但也并不是所有明確病癥都能對癥下藥。
我們目睹一切,常常覺得什么都做不了,但其實當一個稱職的晚輩,有時可以用點逆向思維。
比如可以趁家里老人不注意時,偷偷把他們手機里的所有軟件調至青少年模式。
定時鎖定,消費限額,看看現在誰才是一家之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