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涔汐
世界上很多工作都是接受過培訓才能上崗,唯獨做父母,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在不懂教育的時候,卻有了孩子。——涔汐
先說一個經典案例,上個周六我直播,有一個來自于新疆的媽媽跟我連麥求助。
求助的內容如下:
涔汐老師,我的兒子初一的時候因為被老師體罰,老師讓全班同學孤立孩子,孩子回家跟我們訴說此情況,我們勸告:老師為你好。
后來孩子越來越厭學,自閉,口口聲聲說要老師賠禮道歉,說要報復老師的孩子,老師傷害了自己,自此孩子輟學,后來經過我們陪伴孩子復學。
孩子到初三了,老師當面為自己的不當行為道歉,孩子現在上高中,但是說去學校太痛苦了,聽不懂老師講的課程,去了學校就趴著睡覺,不跟任何人交流,一直說媽媽我不想去學校太痛苦了。
后來,父母哄著讓孩子去學校讀書,怕孩子以后上不了大學,沒有學歷如何找工作。
以上是我簡單地描述了這個媽媽和孩子的情況。
以下是我給所有厭學、自閉、自卑,痛苦上學的孩子的媽媽們的建議,僅供參考。
希望你們把這篇價值無限的文章收藏起來。
當孩子不想上學的時候,一定要先找原因
這個孩子哭訴實在不想上學,太痛苦了,總覺得在學校多呆一秒都在經受煎熬。
而媽媽做了一個錯誤的動作,那就是逼迫孩子上學,逼著孩子做他覺得很痛苦的事情,哪怕孩子在學校每天睡大覺都可以,就是要去學校。
我告訴這個母親:
學習本來是反人性的一件事兒,因為它需要動腦,需要研究,需要專注力,需要消耗精氣神,人性是喜歡安逸的。
而你的兒子明顯是心理生病了,我們想象一下,如果我們身體有病,我們強行去干超過我們體能的工作,身體吃得消嗎?吃不消。
同樣,如果你的兒子內心沒有一點兒能量力量了,你逼著他去從事嚴重超過他內心承受力的事情,他干得了嗎?根本干不了啊。
我們身體和心靈是一模一樣的道理,他只有內心有力量,有動力,他才能一心一意搞學業。
你想想為什么你的兒子去學校自閉不跟任何人交流?
因為他曾經在學校被全班同學孤立,被老師體罰,他被傷害過,而你們作為父母沒有維護他的利益,導致他對全世界充滿了怨恨。
他不相信任何一個人,他覺得所有人都是壞人,所以哪怕他進入了新的環境,他也害怕別人傷害他。
你的兒子核心在于他不相信這個世界有好人,不相信有愛他的人,所以他討厭人群。
你想想他都討厭人了,怎么可能去融入人群,去學校搞學業呢?
這叫了解你的孩子,找不去學校原因。
有針對性打開孩子心門,滋養孩子內心
那父母接下來怎么辦呢?
首先是向孩子道歉:
對不起寶貝,因為父母的無知,在你被所有同學和老師拋棄,孤立的時候,媽媽因為不懂教育,不懂心靈療愈,忽略了你的感受,這是媽媽的無明。對于教育這個領域,媽媽其實也是一個學生,媽媽也有無知的時候,現在媽媽知道自己錯了,沒有保護好你,你能不能原諒媽媽。媽媽今后呵護你,保護你,請你一定要相信爸爸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
一定要先向孩子道歉,讓孩子把所有委屈都發泄出來,只有讓孩子把委屈怨氣發泄出來,這個心門才會慢慢打開了。
接下來用心陪伴孩子,陪伴孩子吃他愛吃的,陪他玩兒他愛玩兒,陪他去大自然走走,陪他做游戲。
這個陪伴孩子的過程,是父母跟孩子做心靈的鏈接,彌補對他缺失的愛,他才能相信父母真的愛他。
讀書成績全部靠邊,對于孩子身心健康來說,這些全部都是身外之物。
因為你只有讓孩子真正看到爸爸媽媽用心愛著他們,他們才會相信這個世界是有愛的。
為什么很多孩子抑郁自閉,其實核心在父母這里出問題了,一個孩子如果沒有真正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
他們會失去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動力,今后更不懂如何去愛別人。
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上帝,所有各位父母,千萬不要自以為是搞教育啊,你們是孩子的靈魂工程師啊。
給孩子內在驅動力和希望,打開孩子的格局
當孩子怨氣消散,感受到父母的愛了,接下來怎么辦?
解決根源問題,像那個孩子,父母找到老師道歉,這個確實重要。
但是父母的引導更重要,父母引導孩子:
老師其實跟我們一樣是凡夫,不是神,老師面對這么多的孩子,有時候會疲勞,會生氣,會做出一些失去分寸的事情,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老師道歉了,寶貝我們要學會寬容對吧。
父母學會引導孩子學會寬容,這樣孩子才不會遇到任何事情鉆牛角尖。
然后引導孩子去看傳奇人物傳記書籍,啟發孩子明白:
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被誤解,被孤立,被詆毀,但是那些人都走出來了,而且他們越來越強大,他們為人類做出了很多貢獻。
把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屠呦呦,還有革命先烈他們的故事都跟孩子講一遍,帶著他們去看相關電視劇,紀錄片,讓他明白:
世界上比他苦,比他累,比他委屈的人比比皆是,但是他們仍然熱愛生活,成為棟梁,由此打開孩子的格局。
如此這般,孩子就不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委屈的人了。
幫助孩子立大志,這是家庭教育的關鍵
為什么你們的孩子經常為了小事兒鉆牛角尖,為什么動不動就不學習了?為什么不愛吃苦?
因為父母從來沒有幫助孩子立大志!
很多父母把孩子要不當一個寵物養,全家六口大人寵著一個孩子,把孩子養成了紈绔子弟。
要不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自私自利。
這兩種孩子成了普遍現象,所以只要吃點兒學習的苦,孩子就撂挑子不干了,因為他們不懂得:為什么我要學習?
是為了父母虛榮心學習,為了找工作學習,為了老師學習。
唯獨從來沒有思考過我要做一個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人,去利益更多人去學習。
當年孩童時期的周總理的抱負是:為中華的崛起而讀書。
最后他成為一名偉大的領袖。
其實一個孩子從小的抱負、理想、志向,對他這一輩子影響超級大。
一個有大志向的孩子,他們對學習充滿了無限動力。
因為他們的志向、愿力和使命感會驅動他去克服重重困難,他們不在意別人的批評,因為他們盯著的是志向。
這就是將軍有劍不斬蒼蠅,一個胸懷大志之人,他們不會因為眼前小事兒而喪失學習的動力。
無論孩子成績如何,都要認可孩子
很多父母被媒體帶動百般焦慮。
雖然是同一個老師授課,但是每一個孩子的資質不同,只要你家孩子認真聽講了,努力學習了,不論他考了多少分,都值得鼓勵和認可。
我真的奉勸各位父母不要再打壓孩子了,你們溫暖的鼓勵1句勝過100句無理取鬧地打擊。
如果靠打罵吼無止境地批評,孩子就能成才,那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是教育家了。
孩子童年需要自信心的建立,來自于父母認可的孩子會自信很多。
當然涉及到做人的原則和品德問題,該批評就批評。
但是很多父母因為沒有智慧,該批評的時候不批評,不該批評的時候日日打罵吼。
不要對學歷有執念,挖掘孩子的天賦,條條大路通羅馬
連麥的媽媽口口聲聲的說希望孩子考大學,其實她的兒子上學百般煎熬到讓我都感到心疼,父母還要逼孩子上學。
我想告訴大家未來就業環境跟10年,20年前今非昔比。
人工智能橫空問世,說白了很多工種將會被替代。
覺醒的父母應該看到未來拼的不是學歷,而是創造力,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靈性和創造力,這個寶貴的能量,機器人是無法替代的。
我真的想給各位父母潑潑水,讓大家看看世界。
馬上都是2030年,但是很多父母認知停留在2000年。
現在就業環境,世界格局全變了。
我們正在經歷百年之大變局,九紫離火運已經到來了,未來文化、智慧、創意服務等等都會吃香的。
并不是你拿著一個大專或者本科學歷就能有一份兒好工作。
未來不是人與人的競爭,而是人工智能上崗,很多人失去了就業的機會。
所以我勸各位父母們,一定要去發現孩子的天賦,保護孩子的靈性和創意思維,培養孩子人工智能無法替代的能力,在未來才具備超強核心競爭力。
我認識的有些朋友學歷不高,但是人家是蛋糕師,人家是汽車維修師傅,照樣混得風生水起。
我沒有說不重視孩子去學校上學,我只是告訴父母們學會因材施教,孩子天賦的挖掘很重要。
保護好孩子的靈性,不要當坐井觀天的父母了,多走出去看看世界去學習。
以上因為一場直播連麥的機緣,涔汐苦口婆心把壓箱底的干貨和教育的方法分享給大家,每天看到這么多自閉、厭學的孩子我也很痛惜。
我希望我的聲音可以傳達到更遠的地方,去喚醒有緣的父母們,用科學的方法和智慧教育好你們的下一代。
教育是一個非常偉大而神圣的事業,因為這是社會未來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我希望祖國越來越昌盛,繁榮富強!
作者簡介:張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頭發雖長見識不短,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職場的認知大坑,歡迎關注@我是涔汐,公眾號(id:zhangcenxi99),一個讓你增值的地方,個人微信:zhangcenxi9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