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媽心里都認一個理兒:咱家孩子,聰明著呢!
為啥成績上不去?那肯定是“不用功”、“沒開竅”、“心思不在學習上”!
可您再瞅瞅那些考上頂尖大學的孩子,真就是老天爺賞飯吃,天生就比別人聰明一大截?
錯了!大錯特錯!
“聰明”,大概是教育中最具誤導性的標簽。
絕大多數學霸,真不是靠什么天分異稟,拼的是后天扎扎實實養出來的習慣和好方法!
因為真正的“學霸體質”,掌握的是學習的底層邏輯——把基礎打牢,把路走穩。
01
學霸為何不敷衍基礎題?
留心觀察那些成績穩步提升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們身上有個特別“不起眼”的共同點:老師布置的和當天新課配套的基礎練習題,他們從不糊弄!
為何如此重視?
因為他們懂一個硬道理:基礎題就是磨刀石!一遍遍練,就是在給大腦“開刃”,鍛造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可別小看這些“簡單重復”的練習。
正是在這一筆一劃、穩扎穩打的過程里,孩子腦中構建解決難題所需的“思維高速公路”悄然貫通,知識點間的連接得以快速、牢固地建立。
02
難題的真相
所謂難題,往往是基礎題的“組合升級版”。
很多孩子一看到大題、壓軸題就心里發怵,腦子發懵,導致大量失分。
我曾領著兒子分析過不少壓軸題,雖然題型各異,但結構多有共性:常由3個左右小題構成,難度遞增。基礎扎實的學生,通常能拿下前1-2題。
關鍵的是,難題的突破口往往就隱藏在前序小題中。
用一個形象的比喻,難題如同一座積木塔,由基礎題、中檔題、難題層層壘砌,只是步驟更多、路徑更迂回。
問題由此產生。
部分孩子心浮氣躁(眼高手低),覺得剛學的知識“太簡單”,作業龍飛鳳舞,基礎題草草了事,心思早已飄遠。
結果呢?該連的“線”沒連上,該通的“路”是斷的!腦中混沌一片,面對難題無從下手,連第一步都邁不出去!
一個真實對比:
小丁和小柏是同班同學。新課講完,老師布置了同步練習。
小丁一看題:“太簡單了,我都會!”于是字跡潦草,答案隨意一填,草草完事。
小柏則截然不同。他認真讀題,工整書寫步驟,力求清晰規范,即使題目看似“簡單”。
一周后小測,最后一道綜合題難倒眾人。
小丁咬著筆桿,眉頭緊鎖,腦中空白,焦急萬分。小柏則沉著冷靜,將難題像拆卸零件般,一步步分解分析。
結果如何?
他解題的關鍵思路,恰恰源自練習冊中一道不起眼的基礎題的變式!試卷發下,分數高下立判。
小丁的狀態,是現實中許多孩子的縮影。他們的困境,早在輕視基礎、不肯踏實下“笨功夫”的日子里,就已埋下伏筆!
他們并非輸在起跑線,而是輸在了那些因覺得“太簡單”而敷衍過去的每一天。
03
警惕標簽的殺傷力
“這孩子腦瓜子挺靈,就是不用功!” 這話表面似“夸”,實則對孩子傷害巨大。
它傳遞了一個危險的暗示:你的聰明是固定不變的,成績不好只因你懶、不努力!孩子接受的潛臺詞是:“你有能力,卻故意不用!”
這種標簽,看似是心理安慰,實則成了失敗的“萬能借口”,扼殺了孩子成長性思維的形成。
真正能點燃孩子心里那團火的,是啥?
關鍵在于:看見并大聲肯定那些具體、微小的努力!
例如:
“寶貝,今天這幾道基礎題的步驟寫得特別清晰完整!這種一步一個腳印的認真勁兒,真棒!”
“昨天那道錯題,你自己主動翻出來重做并弄懂了!這種‘不搞明白不罷休’的態度,爸爸/媽媽特別欣賞!”
這些話傳遞的核心信念是:
“你的能力不是天生固定的!它像小樹苗,能通過扎實的行動、正確的方法和持續的投入,不斷生長、枝繁葉茂!”
04
學習的真相是什么?
就是每一個踏實的腳印,都在丈量你通往未來的距離。
那些令人羨慕的“靈光一閃”、“思維敏捷”,往往是無數個夜晚燈下,一遍遍練習積累出的思維結晶。
當孩子開始對基礎題里的每一步都心懷敬畏,認真對待,那些看似嚇人的難題迷霧,終將在反復磨礪出的清晰思維面前,煙消云散。
分數差距的密碼,就藏在這日復一日、毫不起眼的作業本里。
我是諾媽,家有男娃,探討男娃的養育心得,記錄孩子的學習日常,分享學習干貨,一起共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