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哭笑不得的事上了熱搜。一個家長給老師打電話,兩人都是女聲。家長稱將禮品送達老師小區的水果店,告訴她自取。老師稱“你這么客氣,我都不好意思了?!比缓蠹议L拍到,一神秘男子將禮物取走了。
這件事誰是誰非,估計會爭得不可開交。
比如,家長這樣設局,太缺德了,這不是給老師故意挖坑嗎?這是說家長有錯在前。
再比如,老師當然不能收,這是嚴格禁止的事。這是說不問設局與否,錯在老師。
這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一個可以說,沒有行賄,哪來受賄?另一個可以反駁說,你堅決不收,誰拿你有什么辦法?
有明確規定,不得利用職務便利,收受可能影響公務的禮品。這一點沒有疑義,但是本案就復雜了,家長一沒有告訴老師是什么東西,二沒有見面亮出五糧液,而是放在水果店讓老師自取,如果老師以為只是一些水果,傻傻地派人去了,結果中招了,這怎么斷案?
一籃子蘋果,這是日常人情往來,還是影響公務的禮品?
這是《潛伏》外加《碟中諜》的情節,什么時候現實社會也如此懸疑了?
魯迅看到了“吃人”,我看不到那么深,我看出了“缺德”。
我記得小時候學過一篇課文,是講資本家錢百萬到工人階級的我家送來一筐蘋果,被上小學的我嚴厲斥責,資本家狼狽逃竄。課文不是表揚“我”小小年紀清廉自守,而是告訴年幼的“我”,警惕資產階級的糖衣炮彈。
對比這個例子,這位家長還不如那個腐蝕我的“資本家”,“資本家”讓我看了,就是蘋果,給小朋友甜嘴兒的。那對“我”是絕大考驗,結果我經受住了考驗,真自豪!要知道,那時候“我”才七八歲。
可這位家長呢,讓老師誤以為是勞動人民的水果,日常往來,老師您辛苦了,這是來自勞動人民的慰問,教師節快樂!她這一大堆嘴甜的說辭,然后勾引老師上鉤,這可真是裹著糖衣的炮彈了,一炮下去,老師搞不好灰飛煙滅!
現在想想,小時候那課文實在太假了,無權無勢的我家,錢百萬會來送禮嗎?范進中舉,張鄉紳就來送了一包銀子;他沒中舉前,老娘都快餓死了,有誰登門?
范進面對白花花的銀子,假模假式地推辭一番,收下了,然后順手排出六兩大銀,給老丈人張屠戶,張屠戶也假模假式地推辭一番,把銀子揣起來了。
《范進中舉》還原了一個真實的社會,無論是有錢有勢的張鄉紳,還是即將有錢有勢的范進,直到最底層的張屠戶,他們都卷在這個磁場之中,無法動彈。
范進已經是官老爺了,他此后泰然自若地收;可憐本文中的主角小老師,在教師節那天,因為自己意志不堅,被人挖坑,自己跳進去,給埋了。
如果這也能行,那么必定是一個人人自危的社會。
一個老師,最多教孩子六年。你可以看到,老師在家長群里說一句話,無數家長趕緊跟上回應,那馬屁拍的,比拍單位領導還甚,拍自己領導還得委婉些,太直白讓大家看見不好,家長群無所謂,大家都不認識,說話不用臉紅。還有,為了孩子,啥臉不臉的?
可是老師畢竟只是個孩子王,家長如果看老師不順眼,有的是辦法收拾老師。
挖坑抓現行,對孩子風險大,想想吧,這孩子將來哪個老師敢往跟前湊?
這家長腦袋還不行,她應該每年拿糖衣炮彈去喂,每次都留下證據,然后等孩子畢業,把證據拍成小視頻上傳到網絡,來個秋后算賬。讓送出去的全都回流,孩子呢,已經順利進入了一流大學,豈不美哉?
我只是懷疑,這樣耍鬼心眼,那孩子能考上好大學嗎?
這個不管了,總之三十六計全都可以用到老師身上,推而廣之,上至拿手術刀的醫生,下至拿扳手的修車行,沒有行業能幸免。
于是人們必定經受一個缺德社會。范進那個公然納賄的社會是缺德的,可是耍陰謀詭計的社會,一樣是缺德的!
通過挖坑的方式,能夠正風肅紀?能夠迎來風清氣正的大好局面?開玩笑!只能是更加敗壞社會風氣,人人都在刀尖上行走。
前幾年就有過,家長找老師給孩子補課,然后舉報老師,課補了,錢又拿回來了,白賺,可是人呢,也臭了場子了!
斷官司是教育局的事,我說的是缺德,如此缺德,還說什么誠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