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中秋準備放空自己,只讀書喝茶陪家人,結果手欠打開后臺,發現大量讀者都在詢問一件事,“斷供房貸被冷處理”怎么看?而且越傳越離譜。
想想還是用一篇文章幫大家理清思路,講一下背后的邏輯和趨勢。
其實這件事我之前分享過,銀行的朋友透露,今年多家銀行正在想辦法積極解決爛賬問題,主張給欠債人更多的容錯空間,盡可能不法拍房子。
那時候有讀者聽了我的話,跟銀行協商,結果真的做了2年的延期還貸,還有在2年內只還利息不還本金的。當然也有人去找銀行協商,碰了一鼻子灰。
這玩意全國還沒形成統一,只是房貸爛賬比較多的銀行,先前一步做出了應急方案,相信慢慢會普及下來。
想想也很有意思。
銀行這種“天晴打傘,下雨收傘”的機構,過去基本不給容錯空間的,只要發現買房人斷供,立馬訴訟,查封房產拍賣,但現在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甚至還有主動給欠款人找工作的。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房價下跌。
有機構統計,近5年時間,全國房價無差別普跌了32.5%,也有機構統計房價跌回2016年,如果繼續下跌,2013-2014年那一批購房者也笑不出聲了。
這幾年買房的人,加上利息支出和裝修成本,基本虧損都在40%以上,可以說是腰斬式的財富崩盤。
很多人都不想還房貸了,寧可斷供被拉黑,這也導致全國法拍房數量飆漲,業內統計已經達到100多萬套,而今年上半年明顯加速,累計增加32.4萬套,漲速高達74%。
房價下跌,連帶法拍房市場也崩盤了,之前能按照房價的7折進行法拍,回籠資金,而現在,5折都沒人要。
這意味著只要法拍 ,銀行就會形成爛賬,而且法拍的越多,爛賬就越多,大規模積累必然會導致連鎖反應,很可能進一步引發系統風險。
銀行一想,不能這么干,還是先安撫情緒,幫助欠債人渡過難關,一旦欠債人現金流好轉,繼續還貸,那么爛賬就重新變回了優質資產。
之前欠債人是孫子,而現在,情急情況下,卻成了銀行的大爺。
沒辦法啊,誰也不愿意被法拍,可房價和收入雙重壓力下,誰還會在乎信譽和名譽,法拍房背后,其實反應的是當下多數人的無奈和困境。
我一直都在說,房價是經不住跌的。
當初既然選擇了土地財政這條路,選擇了用40年土地紅利走過別人200年的路,就意味著房價會跟國民財富深度綁定。
中國家庭70%的財富都沉淀在房地產中,就像美國家庭70%財富在股市一樣,美國無論任何時候,都在想方設法穩住股票,而我們卻是主動砸盤,讓房地產硬著陸。
那時候我記得有太多人唱空房價,想讓房價跌下來,然后好上車,但結果呢?現在房價跌下來了,他們可能還是不想買,也可能是連找工作都成了問題。
罵房價高的,都是買不起房卻想買的,而真正不買房的,絕不會浪費時間去罵房價高,這是一個思維閉環。
很多人以為我在袒護房價,支持高房價,這么想的就簡單了。我從不在乎房價高低,只在乎房價的合理性。
前些年房價過分炒作,我也非常反感,因為房價背后反應的是真實的購買力,是經濟的繁榮,是資源的價值,一旦跟大蒜、郁金香一樣,成為妄漲的炒作,結果一定會釀成更慘的悲劇。93年的日本,95年的海南都歷歷在目。
但如果房價超跌,同樣也是一場災難。因為全社會經濟發展都靠中產,而中產的主要財富就在房子里面,一旦超跌,悲觀預期加深,消費欲望減退,經濟就會陷入惡性循環,想輕易拔出來,非常之艱難。
一旦中產人群破產,那么窮人向上躍遷的通道徹底關閉,就會形成極其惡劣的內卷現象,當下這一幕正在發生,相信有些人已經深有感悟了。
想想是不是股市萎靡10年20年也不會影響社會消費,但是房價跌3年,中國消費就不行了。因為房價的漲價很影響廣大中產家庭的財務安全感,進而影響他們的消費信心。
所以說,解決經濟問題,就要解決房價預期問題,解決房價預期問題,就要解決經濟問題,兩者至少解決一個,才能形成向上的普遍共識。
但現在的問題是,一系列的事件之后,房價短期內已經不具備上漲預期,只能靠經濟,而經濟又只能靠放水,放水呢,又必須靠美聯儲的QE。
所以全社會經濟學界,無一例外都在關注9月18號美聯儲降息的事情,就連菜市場買菜的大媽,公園里打太極的大爺,都知道美聯儲降息了。
所以永遠不要有“贏麻了”想法,雖然我們在很多方面都很強大,但想上位全球第一經濟體,還需要時間,尤其在經濟博弈面前,不具備正面對抗的實力,只能通過“熬”,或者教員給的指示: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跑我追。
比如這兩年美國啟動潮汐收割,央媽除了強大的外匯儲備,其實明里暗里用了很多方法,外媒還傳出中國銀行在海外砸了1000億美元資金來做空美元,甚至悄悄進口黃金,拋售美債。
這才把匯率硬扛在7.3左右的水平,給今天的7.09創造了條件。
美聯儲降息已是必然趨勢,只是50個基點和25個基點的問題,那么意味著我國跟著全面大放水,這是不需要討論的話題。
首先全球貨幣貶值,人民幣也必須要跟著貶值,來提高出口競爭力,不然匯率太高,老外會找東南亞和印度買原材料和制造業產品,這對我們經濟的主要馬車進出口造成巨大的壓力。
其次歐美利率一路下跌,中國海外萬億資金結匯回國,換成人民幣,本身也是一種放水。
很多人討厭放水,認為這是拉大貧富差距的一種方式,富人可以通過抵押資產錢生錢,而窮人沒有資產可抵押,只能眼巴巴看著。
的確這是事實,但問題是,如果不放水膨脹蛋糕,那么意味著中下游人群可能徹底干涸致死。
首先放水可以制造通脹,可以稀釋國內很多領域的債務,現在無論是地方還是居民,債務杠桿都比較高,壓得喘不過氣,如果通脹到來,貨幣對內貶值,5年后的1萬,就是現在的1000,整體的債務全面下降。
其次放水可以給普通居民釋放更多的福利待遇,比如給銀行更多的支持,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減輕人們的月供負擔,也可以繼續放大“以舊換新”的力度,來提高消費能力。
前段時間,國家突然統籌了3000億補貼,用來以舊換新就是一個放水前的信號,補貼名單特別長,包括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等八大類家電,還擴大到了老年類服務和裝修和汽車補貼。
汽車以舊換新補貼2萬左右,而其他類目每類補貼2000塊錢,整體最高能補貼16000塊錢。北京和上海,一夜之間消費券都被搶完了。
有人說這點兒補貼不過是灑灑水,還不如之前發錢呢,但事實上,卻更像是一種大規模市場調查和資金投放的測試,讓消費者決定下一步該刺激哪些行業,找到真正的供需關系,為接下來真正開閘放水做好準備。
除了以舊換新測試有效需求之外,這一輪大放水跟之前不一樣的是,前段時間六部門發文停了大基建,我寫的這篇稿子雖然被刪了,但本質已經跟大家講清楚了:
這一輪大放水,不再是野蠻的,毫無目的的,更不是為了放水而放水,而是有意圖的針對有效需求的刺激,而且是由供給側刺激轉向為需求側刺激。
這種重大方向性的轉變,才是真正找到了病理所在。
預計美聯儲降息后,我國會進一步推出一系列的放水刺激計劃,隨著萬億資金回國,對被低估的資產會有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總之還是那句話,收起悲觀預期,要積極評估自己的資產屬性,如果所在的城市能級、產業價值,人口趨勢,都是正向流動的狀態下,那么房價兜兜轉轉還會漲回來。
在此基礎上,如果房子品質不錯,地段也不差,房齡也夠格,還捆綁城市優質資源,那么還有升值的空間。
千萬不要因為房價下跌,別人賣房自己拿不住,心慌慌也要賣房,“跟買跟賣”永遠是韭菜行為。
房價已經不可能繼續下跌了,如果在30%的基礎上繼續跌20%,意味著普通家庭被透支未來三十年的勞動力,憑空消失一半,后果會怎么樣?到時候,別說議論房價,大家只能坐看大型煙花秀。
而一旦正向預期回來,資金流入國內,你猜會去股市還是樓市。去股市的結果,只能是莊家解套拋盤,能跑一個是一個。
股市的融資屬性不除,莊家的邏輯不變,就不可能繼續往股市放錢,想想為什么國家隊為什么這段時間不托股市,放棄3000點,2800點的攻堅戰了?其實就是想大破大立,先改革后立市,而這又是1-2年完成不了的目標。
而樓市,經過大跌已經調整到位,讓房價回到正軌,又有助于提高居民家庭財富,提振消費預期,你猜會怎么做。
總歸普漲行情不再,這是人口紅利消失后,必然的結果,但優質資產的保值升值屬性,依然成立。這是所有國家共同的趨勢和結果。
最后想說的是,中國經濟好不容易挺到今天,熬到人口紅利即將消失的最后一個關口,打開了一系列卡脖子的枷鎖,等來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最重大的轉折。
時不可待,機不再來,越是關鍵時刻越要穩住,大放水一定會來,關鍵是怎樣不掉入日韓內卷至死的陷阱,不重蹈美國撕裂分化的覆轍。
從個人身家命運的轉折到民族國家的復興,決定億萬普通中國人命運走向的關鍵節點就在當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