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大家都很重視,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這一關,“卷”還是“不卷”很多家長都搖擺不定,“性子急”的家長已經開始自己在家教孩子學拼音、背古詩、識字了……有些家長無動于衷,想著到時候暑假報個幼小銜接班就好了。
還在糾結的家長不妨問問自己3個問題:
- 幼小銜接的目的是什么?
- 我的孩子只要學習好就可以了嗎?
- 孩子學習是為誰而學?
想清楚這3個問題,我的答案是:“他強任他強,學習還得孩子自己上。”
在我看來,幼小銜接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但并不是說孩子只要學習好就可以適應小學生活,自理能力,交友能力、情緒管理、時間管理等能力同樣很關鍵的,而且學習這件事情只有孩子自己上心才管用,家長逼迫只是一時,比起灌輸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習習慣更為重要,“被安排”的孩子是難有主動性。
如果你還是單純的覺得幼小銜接就是提前學小學知識,那就努力錯了方向,把本該孩子上學后的知識提前學了,把本該提前養成的習慣滯后了,事倍功半。
幼小銜接應當 從身心、生活、社會和學習4個方面全面進行,畢竟老師關注更多的是學習,而其他需要父母關注。在【幼兒園要不要提前學小學知識,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一文中,已經說過關于學習準備的2點:好奇好問和激發學習興趣,今天我們再來討論一下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01 幼小銜接階段,孩子應該具備哪些學習能力?
1、看圖說話的能力
孩子可以說出圖畫的主要情節,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這個可以鍛煉孩子的表達以及思考能力,對以后語文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作文。幼小銜接階段可以有意識去培養孩子看圖說話的能力,比如看繪本時,或者路邊的廣告欄等圖畫都可以。
2、能夠清楚講述一件事情
好的表達能力對于孩子適應小學生活很重要,可以每天睡前和孩子聊一聊,放學路上和孩子聊一聊,或者在家里請孩子傳達,一起討論繪本上的故事,幫助孩子學習按照一定的順序,完整的去進行講述。
3、在集體環境時可以認真聽
并且能聽懂別人說的話,有疑問的時候能主動提問,傾聽和提問是很重要的學習能力,尤其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不持久的孩子,家長在幼小銜接階段就要重點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這對上小學后的課堂學習質量很關鍵。
4、能分清上下、左右等方位
比如在畫畫時或者玩拼圖游戲時,幫助孩子認識上下、左右方位,可以和孩子玩“跳格子”、“給小動物找家”等游戲,幫助孩子認識田字格的結構。
5、能認識并寫出自己的名字
雖然不建議強迫孩子識字、寫字,但孩子有自發的識字敏感期和書寫行為時,我們給孩子示范正確的書寫姿勢,讓孩子養成從上至下,從左往右的運筆技巧,以激發和保護孩子興趣為主,不要過多評判孩子寫的好不好、快不快、對不對。
6、數學啟蒙
可以運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問題,比如進行排序,分類統計,數數等,讓孩子體會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樂趣。每天在班級進行點名,統計出勤人數,用數字計量體重的變化,用數字計量零花錢余額等。
01 幼小銜接階段,孩子應該養成哪些學習習慣?
1、專注力
《2023年兒童專注力白皮書》中指出 :“上課容易走神、寫作業時東張西望、考試粗心大意、反應慢……這些讓家長頭疼的問題其實都是兒童專注力欠缺的表現。”
《2023年兒童專注力白皮書》
而專注力并不是天生的,可以通過后天訓練提升,幼小銜接階段注意培養好孩子的視覺專注,聽覺專注,感統協調和抗干擾能力。
可以和孩子玩一下專注力訓練游戲,迷宮游戲、舒爾特方格等,同時注意多鼓勵孩子持續的完成一件事情,遇到困難不放棄,當孩子認真做事情的時候,不要頻繁的去打斷孩子。
2、獨立思考的能力
有一位校長說過:“學生求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掌握多少知識,而是學會怎樣去思考。”
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更好適應小學學習,更是孩子的終身競爭力。方法其實也不難,家長只要管住自己:
- 少包辦替代孩子成長,不要過分控制和干涉;
- 給孩子做決定的機會,可能是今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菜,生活中,有意識的讓孩子去做決定,而不是讓孩子一直處在“被安排”的角色,一旦孩子習慣了被父母安排,那么他們就會懶于思考,不會主動做事。
- 引導孩子自己去找尋問題的答案,而不是直接把解決辦法或者答案告訴孩子,關注問題解決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答案。
3、計劃性
經常聽到新上一年級的孩子家長吐槽,孩子回來書包亂七八糟,不是橡皮丟了,就是鉛筆不見了,甚至作業本都忘記帶去學校。如果孩子做事缺乏計劃和條理,進入小學后,丟三落四的情況就會相當頻繁,給學習帶來不少的麻煩。
學習計劃自己的時間,是孩子獨立和自主學習的開始,當別的孩子匆匆忙忙的去上廁所,有計劃的孩子可能已經準備好下堂課所需的書本和用具,更早的進入學習狀態。
幼小銜接培養孩子計劃性這樣做:
- 父母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事前計劃,思路清晰的示范;
- 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
- 讓孩子對事情進行輕重緩急排序
幼兒園孩子的學習方式是以游戲為依托,游戲就是孩子的學習方式,但孩子進入小學后,學習方式就需要進行轉變,需要預習、聽課、復習等,這種生活化到學科化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對孩子而言是挑戰。但當我們給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能力,這對孩子幼小銜接有幫助,對未來成長同樣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